講戲、鏟戲、片戲

月份: 2009 年 11 月 Page 5 of 9

票房預測比賽(十一月十九日)

Picture

由「講。鏟。片」推出的「票房預測比賽」已來到第八個星期,希望大家繼續捧場。

概況

關於票房預測比賽概況,請參閱下列文章: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949338

預測項目

參加者需對2009年11月19日新開畫電影票房作出預測,若認為該片不入十大以「不入十大」填寫,若認為能入十大者,需提供電影於該日的票房數字,各位需要預測的電影共有六部。

預測的數字不包括該日的午夜場收入。

2009年11月19日需預測票房的電影如下:

《魔幻聖誕頌》
《奉公守法》
《骨肉同謀》
《變種侵略》
《旺角監獄》

參與方法

回覆本文,以如下列方式提供預測:

《魔幻聖誔頌》:XX萬
《奉公守法》:XX萬
《骨肉同謀》:XX萬
《變種侵略》:XX萬
《旺角監獄》:XX萬

結果將待資料來源網站提供數字後公佈,分數則以預測票房與實際票房誤差率為基準計算。

留言時可以說明預測根據,但請以上述格式先提供預測,以方便處理。

是次票房預測於該2009年11月18日23:59截止,時間以香港新浪網的伺服器作準。

參賽者每周最多可提供兩次預測,以最接近比賽截止前之預測為準。若發現預測多於兩次,第三次及其後之預測將被取消。

有問題的暱稱之預測將被取消。請使用適當之名稱參賽,否則預測可能被取消。比賽期間不得更改名稱。

敬請各位踴躍參與。

《旺角監獄》:演員本色主宰劇情

Picture

王晶與鍾少雄繼《黑白戰場》後再度聯手合導的新作《旺角監獄》,演員找齊了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四位主配演員獎項得主,而海報上更宣稱這是「王晶從影以來第一部話題 Cult片」;實際上,這部電影未算得上是一部「Cult片」,但仍屬於王晶較為認真、穩穩陣陣的製作。

《旺角監獄》描述的以陳志輝(張家輝)為中心,描述當年他因替社團辦事結果入獄,早時其精神上出現問題,在議員嫻姐(陳麗雲)的協助下,終於在入獄近三十年後獲得假釋。面對著全目全非的旺角,陪伴著他的除了內心的細輝(鄧德保)外,要面對的就是社團兩派的鬥爭、昔日拘捕他的警察槍王余(廖啟智)、患上老人痴呆的母親七家(鮑起靜),還碰上了在旺角當性工作者的大鳳(莫小奇飾)及其弱智妹妹細鳳(孟瑤)。因為輝內心處有著無形的「旺角監獄」,令他難以面對各類情況。

觀畢《旺角監獄》,絕對不會感覺這電影有甚麼「Cult」的感覺。雖然此片宣傳賣點之一是「四大金像得主,演技交鋒」,但事實卻並非每人之間均有對手戲來。故此,這兩個宣傳賣點,其實不太對位。

然而,電影其實有著極為豐富的的路線與元素,今到全片的九十五分鐘算是節奏明快。電影起初的部份跟鍾少雄前作《黑勢力》感覺相似,也許是一種再創造的處理手法;而片中以花痕錄像表達過去、不同色調的運用等,雖然沒有像預期添上大量的玩味,但不失其感覺。

電影雖然以張家輝飾演的輝作主導,可是該角色的少年時期找來鄧德保去演繹,令張家輝的實際戲份並不如想像般多。從劇情來看,其實電影有著黑幫、大細鳳及家庭三組共八個人物,慶幸的是各人於形象明顯,故此亦算是清晰。各線沒有十分詳細的描述,當中部份的情感設計略嫌過於急促,故此部份劇情上有些臨急就章。倘若電影有多約十分鐘的舖排,相信感覺更佳。

雖然賣點是四名演員,實際上卻是八名演員各有發揮的機會。先來看看配角方面,譚耀文的奸角雖然保持水準,可是效果上卻沒多突破,仿如回到《龍在邊緣》的款式。韋家雄的箭豬,那份狐假虎威的感覺不差,當中那份恐懼的效果較演其他場景更具感染力。向來被王晶安排當花瓶主角的孟瑤,今回改演智障的小鳳,雖然發揮情況不多,可是效果上卻算討好,也許因為角色其實要求不算高所致。莫小奇演的大鳳來得夠放,而能發揮戲份以早段為主,不過中後段隨著劇情推進空間不大。

幾位金像級角色方面,廖啟智的款式似曾相識,但不能否認他的演繹準繩,將威風背後的遺憾流露得恰到好處。憑《天水圍的日與夜》才為不少觀眾認識的陳麗雲演繹議員一角,能發揮空間其實比廖啟智更少,不過觀其演繹,難免令人對號入座為某位前議員。鮑起靜的七姐化起老裝的造型,驟眼看起來還以為是羅蘭。可喜的是,雖然角色不算是為鮑姐度身訂造,但她仍能以自然的方法演繹出來。

至於主線人物張家輝,劇本上安排他來個精神分裂的角色,明顯地是希望衝著獎項而來。張家輝近年演技成熟,在片中演出兩極的角色算是徹底表露,內歛與外露俱備,不過款式卻跟去年同樣需作不同層次演繹的《証人》不同。雖然張氏看起來造型較角色的年齡略為年青,但演繹是盡力的。其實說穿了,上述一眾角色,所獲的演繹其實也許跟過往他們的作品有點相似,王晶可以說是真的「因材施戲」,這種方法雖然難為演員們帶來太大突破,但至少不易失手,達到四平八穩的地步。

電影除了拍上黑社會的故事外,某程度上也反映了王晶對香港電影的一份情懷。從午夜場、戲院甚至現在的香港電影市道也有放入演員對白。場景方面,電影算是有著大量的旺角實景拍攝,在講求實景算合格有餘。

縱觀而言,《旺角監獄》雖然以金像獎演員交鋒及「Cult片」作賣點,實質作卻是兩者皆非。王晶與鍾少雄帶來的,就是按著演員提供類似款式來發揮、四平八穩的片子。也許這類電影不會獲得極高的評價,但是整體製作上總算是真材實料,沒有欺場。

嘉禾荃新天地開幕有期

位於荃灣荃新天地二期的嘉禾荃新天地電影城,雖然較早前曾聲稱於今年第四季開幕,不過一直仍未正式公佈開幕日期。

直到今天,一則來自報章的廣告,卻露出玄機來。

Picture

上圖所見,便是報章刊登關於電影《風雲II》的宣傳活動,當中看起來像是該電影於本周日在荃新天地舉行宣傳活動。

Picture

可是,細心一看廣告的其中一行,寫著由11月23日起,Citywalk Card會員憑300積分,可換取於12月8日下午5時30分於「嘉禾荃新天地電影城」《風雲II》優先場,也意味著該戲院不會遲於12月8日開始播放電影。

另一方面,《風雲II》主角鄭伊健與郭富城將於12月8日在該處出席「天地風雲」開幕儀式,也許意味著嘉禾已打算借《風雲II》為該新戲院開幕造勢。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橙天嘉禾已用回「四塊磚」的標誌,可是戲院方面卻用著「GH」商標,不知是否跟其業務不同有關呢?

周末票房:《2012末日預言》四天近千六萬

Picture

周日票房的大勢可以說是是周四相若,新開畫荷里活電影《2012末日預言》繼續於票房上橫掃,推高全日票房達五百多萬。

隨著開畫日《2012》票房高開近270萬,該片也獲院商於場次上影院上支持,在周末更接近佔去上映場次過半的情況,周日全日於116院映達505場,結果全日錄得逾四萬每院平均,也令電影在上映四日後逼近千六萬,打破近期悶局。不少多銀幕戲院更不斷加場,如AMC又一城的七個影廳便安排六個播放《2012》。即使是周末午夜場於旺角百老匯也出現排隨人龍,令該晚各院午夜場共收逾四十萬。觀乎來周情況,電影仍有望以三千萬作目標。

在《2012》於票房棋掃下,幾乎所有電影於周末都出現縮場現象,當中同屬新力發行的《Michael Jackson’s This Is It》周日於27院映87場下,錄得二千多入場人次,令電影在上映18天後衝破860萬大關。觀乎電影還有一周多的映期,相信要衝破九百萬仍有希望。

其他近開畫電影方面,李察基爾主演的《艾美麗雅:伴妳啟航》周日雖然仍於15院上映,但縮場至66場下,錄得約20的每場人次水平,令電影累積四天僅過22萬,恐怕霍士發行今回面對強勁對手下變成炮灰。至於戰況更為慘烈的,還有七院開畫泛亞發行的《感染列島》,周日映廿八場但每場人次卻不足十人,令電影在上映四天竟不足五萬。相比之下,只有兩院上映的《斷背孕記》雖雖周日票房跟《感》片不相佰仲,但也許憑著較佳口碑及對準目標觀眾,累積票房上較《感》片高出一成。影藝戲獨家上映的《道歉》周日映五場錄得廿多人次,累積三千多元,相信也難逃無聲無息落畫的格局。

上周意外成為開畫新片最佳成績的《賭博默示錄》,周日縮場近三分一後於13院映31場,錄得約千二人次,累積11天則衝破百五萬大關,觀乎該片改編題材在港算是冷門來說已有交代。一元發行的《我女友係零零7》周日雖同樣放映31場,可是票房僅達《賭》片四成,累積則貼近百五萬大關。安樂發行韓片《饑渴誘罪》於周日縮場三分一下僅映廿場,獲得逾五百觀眾,累積則為116萬,走勢並不理想。同日開畫的《關人7事》周日雖映32場,但每場人次不足15,累積距離百萬還有四萬多距離,且看能否衝破百萬大關。

《旺角監獄》神秘特價優先場?

Picture

王晶與鍾少雄執導,張家輝主演的《旺角監獄》雖然要到十一月十九日才正式公映,不過「講。鏟。片」情報人員今年在觀看售票網站時,卻發現該片今晚有優先場次,而且還以「優惠價」發售門票。

從UA院線購票網站「購票通」所見,《旺角監獄》於今晚九時五十分在UA朗豪坊1院播放,並設公開售票,而且票價只是五十元,較該戲院平日正場票價六十五元為低。到底孰真孰假?

Picture

當觀看該戲院的售票情況,便發現各位可以購買的座位,僅為最前三排及兩側最側兩個位置,雖然正價門票只需五十元,不過並不設長者與學生票價惠。中央的位置已一早被預留。

其實說穿了,電影《旺角監獄》今晚將於UA朗豪坊舉行首映,觀乎座位預留情況,也許是有關方面只預留大半間戲院的座位,於是將其餘的位置公開發售,以增加一點票房收入來,也許部份觀眾有先睹為快的機會。不過用這種「神秘」方式售票,到底即場又能否將這些公開售票的座位全部售出呢?

亞洲電影大獎新增報名方法

由香港國際電影節主辦的「亞洲電影大獎」,至今已舉辦三年,雖然成績如何實在難說,但這個活動畢竟還是要辦下去,而今年在影片報名上加上新的方式,也揭示了一直如何評定入圍電影。

要在亞洲地區頒發電影獎項實在不易,一個地區一年少則數部、多則數百部,合共的影片數目可達四位數字,要評審去觀畢所有影片並不可能。結果,過去兩年選擇了由十二個認可機構及評審們各自提供入圍電影。這個制度對於行政來說也許有效,但難免令人感到有小圈子選舉的味道。

Picture

來自亞洲電影大獎除了沿用上述兩個方法外,還容許電影公司自行報名參加比賽,有關公司可在表格為各獎項類別作出提名。然而,用這個方法報名,電影公司要繳交報名費。

Picture

從表格資格一項所見,參賽電影需於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需要在本地公映及在至少一個非本地地區發行,或是曾於國際電影節首映,又或是今年奪得該地區獎項,至於格式則可以是35mm菲林或是能於商營數碼戲院放映的數碼版本。這個門檻也許令不少電影不合資格。然而,電影報名期於十一月三十日截止,年底的電影又能否真的如期上映,也許又會是另一回事。

從「亞洲電影大獎」公開接受片商報名,也許大家更能了解該大獎的準則,且看來年又會有甚麼提名出來好了。

砵蘭街戲院:文華戲院

Picture

八、九十年代,旺角至太子一帶戲院為數不少,稍後希望可以慢慢介紹,各位不用擔心。等不切者歡迎投稿,絕對萬分感激。

上回談過位於旺角豉油街與砵蘭街交界的南華戲院,今回談談同樣位於砵蘭街的文華戲院。

要談文華戲院要數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該戲院成了邵氏院線的龍頭戲院之一,與翡翠、黃金及寶聲齊名。八五年德寶院線成立,順利轉該院線旗下院線,九十年代初先後成為永高及新一代院線,及至九五年隨著黃百鳴旗下的東方院線成立,成了東方院線的一員,直到九六年結業為止。

文華戲院設有堂座960位、超等392位,以現今標準來說絕對是大戲院格局,可是九十年代隨著旺角區戲院重心轉移至豉油街旺角百老匯一帶,加上港片低潮,令文華戲院風光不再。可是,在東方院線的年代,也曾安排彭丹主演的《狼吻夜驚魂》的優先午夜場獨家在文華戲院放映,至少仍反映該戲院在該院線的地位。

千禧過後,文華戲院變身成為商場「MPM」,可是論人流,與對面擁有戲院的UA朗豪坊還差一大截。

《旺角監獄》新款宣傳曝光

Picture

由王晶與鍾少雄執導,張家輝主演的《旺角監獄》將於十一月十九日在港上映。繼日前出現仿如電影《機場客運站》款式的海報外,近日該片也出現新一輪的大型紙板宣傳。

上圖所見,便是《旺角監獄》的宣傳紙板,觀乎款式其實也許似曾相識,就是犯人拍照的情況,不過今次張家輝手持的卻是片名的名片。至於其他角色則呈「V」字形出現,左方有鮑起靜及廖啟智,右方則有莫小奇、孟瑤及陳麗雲。

紙板宣傳重點之一是「四大金像得主演技交鋒擦出新火花」,不過從海報排陣所見,鮑起靜與陳麗雲只是放在角落位置,比起莫小奇及孟瑤的位置還要少,也許反映了兩人的角色戲不多,而雖然聲稱是「演技交鋒」,不過據「講。鏟。片」情報人員指出,電影裡並不如想像中四大主角均會全部有互相交鋒的情況。

《旺角監獄》的兩款宣傳品的重心全部放在張家輝身上,到底他又能否可以繼《証人》後為觀眾帶來驚喜呢?

《風雲II》開始造勢

Picture

聖誕檔期臨近,各聖誕檔期電影均陸續開始加強宣傳,正當各部電影均提供了新一版預告片段時,當中彭氏兄弟執導、鄭伊健與郭富城主演的《風雲II》則開始在戲院展開宣傳來。

上圖所見,便是「講。鏟。片」情報人員日前於嘉禾旺角戲院所見,可見牆身的款式已換上《風雲II》的宣傳來。

Picture

與此同時,嘉禾旺角的售票大堂的背景亦換上了《風雲II》的款式,宣傳款式隨了在電影海報已出現的鄭伊健與郭富城外,還有其他主角和任達華及蔡卓妍等。

《風雲II》是九九年暑期檔期《風雲》後作品,故此宣傳句語寫著「蟄伏10年 風雲再現」與「最強陣容列陣 特技氣勢磅礴無兩」兩句,據悉電影其實早於去年拍畢,過去多月則是忙於後期工作。

彭發與彭順今年分別拍下以青春演員主導的《關人7事》與《愛情故事》,可是兩片於票房上均未如理想,到底《風雲II》又能否為他們收復失地呢?

發行商辦蚊形影展的策略

不知是否近年來影展漸漸由文化活動變成商業活動兼有利可圖的關係,不少發行公司也來嘗試一下以自己的模式舉一些片目不多同屬自家發行公司的「蚊形」影展來。

可是,這類影的成效又未必如市場所料的好,但又何以會做呢?

就以日前飛昇國際於嘉禾旺角舉行的「台灣電影節」為例,雖然選映了三部電影《一席之地》、《艾草》及《陽陽》,可是電影在銷情上並不理想,三部上映一周後,合共票房僅能過萬。至於今文堂本周於嘉禾旺角舉行播放日本電影的「映畫青春察」,首天播放《應援少女啦啦啦》、《築地接班人》及《熊貓媽咪日記》三片共五場,合共票房不足一千二百元。

發行商辦影展,從上述兩個例子看來,其實在票房上可以說是得個蝕字。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有著另一個作用。

搞個影展過來,其實對於發行商來說,成本不會太高,至於選映的電影,也許會是一些原沒打算在港正式於戲院公映的電影。以這個形式播放,倘若票房出奇地好的話,便可拿著該片正式公映。即使票房不佳的話,也可以當機立斷直出音像產品便算,推出時至少有著較多一點的知名度。

不過話雖如此,但發行公司總希望自家辦的主題播放有著不差的票房,不用在戲院「齋蝕」吧。

Page 5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