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香港網誌年會剛於十一月七日順利舉行,首先感謝籌辦單位及各工作人員在籌辦這個活動的努力。雖然,大部份的環節都可以說是十分適量,可是卻有一個環節,其冗長程度可以說是將整個資訊傳播的目的大受影響。
也許,日後有機會當公關發言或擔任嘉賓的朋友,可趁這個機會來一個反面教材。
今年香港網誌年會的晚上環節,共分為四個部份,當中其中一個部份,便是一個網誌配合其他功能的入門網站代表提供演說。結果有關的演說連同答問環節長約一小時,可是該個環節,卻給了飯後出席的朋友一個不太好受的經歷。
該個環節由有關代表以英語發言,並且由另一名網誌年會有關人員代為翻譯。整個環節雖然為時半小時,可是卻「功力十足」,頓時令在場不少人士由上一名嘉賓袁彌明的精采表現跌到深淵一樣。
好了,到底問題在哪?
問題之一,在於演說者在資料準備上沒有適應的剪裁。以英語演說,加上翻譯,其實即時會同一說話會被重覆內容兩次。故此內容上必需要更為精采,以吸引觀眾來看以為語言上影響事倍功半的表現。可是,有關的講者卻背道而馳,將已經冗長的演說配合極度超出分量的例子。人家舉一反三,他竟可以幾乎是舉一反三十。其作用其實不下於近期某部「2010第一期待」電影或是去年農曆年期間內地「恆源祥」式的「洗腦」感覺。
問題之二,就是演說者沒有對於聽眾作出應有的關懷。一個演說,一般不能「依書直說」。在場所見,當講者在演說十分鐘後,觀眾看到其沉悶兼重覆例子的演講已經不太耐煩,可是台上的講者卻自得其樂,還要滔滔不絕,結果不少觀眾也被這滔滔不絕的口水趕走。留下的觀眾,則遇溺於講者的口水當中。
其實,在場的工作人員,已經察覺到觀眾的反應不佳,不斷地提供提示將環節完結。不過,看來講者或翻譯的士仿如視而不見,沒有作出反應,結果,這個令在場觀眾折磨的環節無限地延長。
結果,演講完畢後,一眾在場聽眾大都心不在焉。
作為演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將訊息有效傳達,故此演員需剪裁適量,並且要留意在場的反應隨機應變。不然的話,像上述的例子,觀眾只會抗拒而不會接受。
Charles Mok
多謝意見,翻譯是臨場決定,因為有位講者臨時不能到場,真對不起!會吸取經驗!
UncleRay
u r so “fast hand” 😉
saki
今晚個blogfest.asia 我都有出席
果個”仲在生”的確悶到呢, 我幾乎訓著同有市離開的衝動……………
悟樂
你出文都幾快wu~~
哈哈~~~
好多O野都係第一次~~~
要慢慢先會做得順的了~~~~~
TinTin
作為一個翻譯/傳譯,我認為與會者可以在演講開始前先問觀眾當中有沒有聽不明白英語的人,如果沒有的話,就不需要提供翻譯;如果人數較少,只有一兩個,可以找人從旁協助,耳邊傳譯。
TinTin
手誤,係主辦單位不是與會者
Cebi
唉,我後悔無帶部notebook去……處理下公事都好……
shtmanhk
「2010第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