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電影票房時,每每都會出現以年結又或是一個檔期完結作為單位去作比賽。可是,不同的人對於如何截數便有著不同的理解,繼而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到底,怎樣去理解不同的截數模式?
簡單地拿每年年結的票房作例子,到底該是以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數,還是等到全部電影均落畫後才埋單清算?
從一個角度去看,以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為一刀切的方法,所持理由是該些收入才是該年內的收入,故此即使是跨年作品,也最多只能分佈於兩年甚至不去計算。方法好處是易於計算,只需待年尾票房推出便可即時比較。
至於另一個方法,便是待電影整個首輪映期完結後才去計算票房,所持理由便是電影票房該是將每片票房比較,比較的是電影的完整映期的票房數字。在這個基礎之上,對於跨年的的電影票房處理上,又會分為年度電影計算以開畫日期或落畫日期計算之分。以開畫日計算的話,全年票房需待所在於該年度開畫電影於翌年首輪映期完結後方能得出票房數字。至於以落畫日計算的話,在上一年度上映但映期延至今年度的電影則會被納入其中。
問題來了,到底該採用哪一種票房模式計算才較理想?
基本上,上述的問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意見下,會有不同的理解方法。不過,從最基本的票房分析與比較作為原則,用上述的三個模式其實未必最為符合實際情況。以一刀計算,易於忽略跨年度或檔期以後繼後成績的後勁,數字沒反映了整體票房走勢情況。拿九七年的票房作例子,當年《鐵達尼號》於十二月十八日開畫,截至年底票房僅為2,685萬,但最終票房過億。若果就將九七年票房冠軍寫上《迷失世界─侏羅紀公園》而非同年年底的《鐵達尼號》,又是否真的反映到票房情況呢?大家也許可想一下。
可是,若要等於《鐵》片落畫才去分析的話,雖然理論上方法該方法較為精確反映全個首輪映期情況,但該片於翌年六月底才落畫,等到該時段分析,其時限性大大減低,到時才去分析也許太遲。
既是如此,那麼該何時截數才去計算呢?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可言。
較為捷充的方法,就是不會以一刀切方法單以原訂日子截數,而是在截數日後再觀察檔期內各片繼後票房走勢,待各片大局已定後才去分析,一般而言這個等候期一般只需一至三星期。以該時候分析一來保留了足夠的時限性,二來分析起來掌握了大局情況,雖然未至到最終票房,但至少各片強勢已反映過來。
雖然票房是一堆數字,可是票房分析會因應不同解讀模式,有著不同效果。每個人也許有不同理解,不過其他人又會否認同,則是另一回事。
一
其實都係視乎點用
如果係戲院當然係越快越好
最好日日都cut off黎睇
但係如果係電影公司
可能要睇中期約2﹣3個星期的數去捉巿場走勢
而做文化study例如分析文化取向
就可能要去到落畫先睇到
因為例如執輸行頭的心態,或者因為特發事件等等都係當地文化取態,可成為study的對像
35mm
如果是電影業在某個時期之間作比較,以日期為限。例:2009電影業全年和2008電影業全年作比較,那麼所有戲都會以12月31日截數
如果是影片之間作較量,會以整套影片票房作比較。其中會再分2個方法。這兩個方法都有不同的國家/地區取用。
1) 以開畫日為準。那麼你要選出2008年的十大,所有2008年開畫的戲都會計算至落畫日為止,縱使電影落畫日是在2009年,2009那部份的票房是要包括在內的。
2) 以落畫日為準。那麼你要選出2008年的十大,就不用包括在08開畫但在09落畫的影片,但就要包括07開畫而在08落畫的影片。而2007那部份的票房是要包括在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