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香港政府去年成立的電影發展基金主要目的之一是投資港片,但諷刺的是這類拍攝完成的「港片」,每每於內地的映期較香港還要早。繼馬偉豪跟火火的《愛得起》後,熊欣欣首部導演作品《戰無雙》也屬這類例子。
由馬偉豪及陳樹幟監製、陳詠燊(《新紮師妹》系列)編劇、熊欣欣執導的《戰‧無雙》,以九七年香港回歸為背景,講述了成長於武術世家的少女聶依依(蔣璐霞),經過青梅竹馬好友鍾天(李燦琛)的遊說下來到香港為隱形富豪賀坤(張兆輝)當保鑣,繼而捲進連場地下格鬥及佈局。
於去年六月開拍的《戰‧無雙》雖然同樣獲得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可是當內地已鎖定映期為五月十五日之時,香港映期仍未有任何公佈。這個情況一而再的出現,也許反映了兩個層次上的問題。
層次之一,就是到底政府在投資電影的同時,也沒有好好地考慮過該類電影在香港應有的市場,會否基金有份投資的電影因為本地找不到合適的發行安排而遲遲不能在港上映?
另一個層次,則是關乎政府在審批申請時的準則。依目前的情況來看,成功申請的既要具成本效益,而且還要在獲得政府最高三成資助前能找到其餘的全數資金。在這個規限下,難免令不少的申請自一開始便以潛力看來較大的內地市場為目標。
若長此下去,到底電影發展基金是否真的能扶助港片呢?實在難免令人懷疑。
Ryan
ken:請問責任在哪呢?
Ryan
囧:這種的電影發展真係……
Ryan
ken: 基本上,要談是香港電影業放棄香港觀眾還是香港觀眾放棄電影業,可以有排講,今天暫且不談。
要說政府扶助行業,到底是否值得想想是該拍些有香港風味的電影,還是拿錢給人拍些連基本市場也不以香港為主的電影呢?拿香港納稅人的錢拍些既沒有香港風味又不看香港市場的電影,也跟香港政府投資外地電影又有份分別?恐怕只是保住製作人的飯碗而已。
ken
我想….在 大陸上的 香港電影,
也是 香港電影吧?
再者,香港 觀眾也不免 有些責任 吧.
為什麼 在香港 不賣錢的香港電影, 可以在大陸找到 票房呢?
囧
因為市場大到無輪,但觀眾因政府審查接觸好片的機會少,所以這些拿香港政府資助去拍的合拍爛片就賣囉.
上次《愛得起》爛到割凳,如果齣戲係好,就算冇票房都有口碑,唔係淨係講大陸收千萬,今次睇格局都知又割凳.
ken
我想….香港人也不尊重 自己地方的電影,
看看 Hollywood 與 香港的票房 差距何其大.
人家質問為何就話 “香港爛片多!”
天水圍的日與夜 有口碑了吧, 敢問看過的人又有多少呢?
很多人都讚 鮑姐 實至名歸感動 等等,看都未看過 如何 知道呢?
香港做電影的,可能真的感到 心淡.
既找不到錢,又要俾人鬧.
政府出手幫業界,又是狠狠 批評一番, 支持政府幫助的, 敢問有幾多呢?
不是說 每一部 香港電影都 具質素,
但也不用這樣 祟洋愛 Hollywood 吧?
香港對電影人 鼓勵少,批評多,
走到內地 拍拍 爛片 吸取 經驗 也是不差的.
至少可以收回成本,下一部 還可以嘗試吧…..
所以,
香港觀眾對香港電影 真的沒有責任 嗎???
ken
看都未看,又怎知 這些電影 沒有香港特色呢?
親密 是 城市人的故事, 不見得沒有香港特色.
愛得起 確是 沒有 香港特色.
那 戰無雙 都未上映, 怎麼知道呢?
難保 期後的導演 拍了一些 富香港特色, 但香港又無 票房 support的(如天水圍一類),在中國大陸上映呢?
即便 這些合資電影 真的毫無 香港特色, 那又如何?
這些電影 也可以是 香港導演一個好好的發展機會,
如王家衛的 每一部電影 都有香港特色嗎?
李小龍 每部電影 都在香港拍的 嗎?
但這些 世界知名的人才 大家都知道 come from 香港.
所以, 冒犯說句,
我認為 這裡 很是執著, 缺乏了一點 正能量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