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香港電影近年的弱勢其實不只限於本地市場佔有率的下降,還有於外國影展的選片數目。

以近四月份開幕的亞洲兩個地區影展而言,今年港片幾乎是得個桔。

四月份除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延續外,較重要的影展還有新加坡和韓國全州兩個國際電影節。前者的跟香港相若屬大眾類型影展,後者則主打數碼電影。

過往數年,總會有一、兩部港片於這兩個影展參展,可是今年,新加坡影展僅得一部舊片《第一誡》勉強有香港成分的電影參展,至於全州國際電影節更是交出白卷來。

外地影展對一個地區選片的多寡,某程度上反映了該地區電影的強勢,以上述兩個地區的影展為例,雖然香港電影得個桔,可是台灣及內地卻有數部電影參展,當中台灣導演李奇的首部作品《歧路天堂》更成為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也許,今年康城或會有杜琪峰或鄭保瑞,可是若果其他地區影展選片也是得個桔,恐怕很難說是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