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融合」這個概念雖然講了很多年,然而於電影行業上卻是另一回事。近年雖然的確是多年內地與香港合作的「合拍片」,可是內地電影在香港的市場,其實比起九七回歸前更為狹窄。近期馮小剛於香港電影New Action的論壇上,便憤然爆粗直斥香港觀眾覺得內地太土,並對大陸片爆起粗來。
馮小剛的一句話雖然也許正確,不過其實香港觀眾對內地電影抗拒,也許源自以往的發行模式。
其實,香港觀眾對於內地電影有一份老土的感覺,主因就是過去在香港上映的內地電影,大都由一、兩家發行公司為主,當中選擇播放的內地電影都離不開這一個方向來。雖然間中有個別電影獲其他院線發行,可是主力發行的南方影業卻有著不少政治味道甚濃的電影推出,令香港觀眾難以接受。非政治類型的,不少呈觀內地卻是較落後的一面,難免給人一種老土的味道。
可是,現在的中國電影,卻是另一回事。
只要北上深圳看看該地的戲院,其實播放的內地電影,大部份都不是昔日那份老土的味道,極為商業的作品比比皆是,而水準不俗的小品也有不少,比起很多香港電影還要佳。也許觀眾會認為文化差異難以明瞭,可是這個情況在全球各地電影也會出現同樣問題,故此文化差異因素該不應影響。
可是,因為過往的發行問題,香港觀眾不少對於內地電影存在抗拒。而自從影藝戲院結業以來,香港能上映的內地電影,主力以大製作為主,雖然個別的小品也或會在港上映,可是卻上得無聲無色。
正當近年講求內地與香港互相交流之時,內地戲院除了上映港片外,更於廣東省播放粵語版本電影,可是內地電影非大製作電影不是無法在港上映便是缺乏適當的發行情況,可算是十分諷刺。
jovi
我倒覺得香港觀眾是歧視大陸電影的,卻是選擇性地歧視,就是選擇不歧視大製作;
這正如香港人仍然歧視大陸人,卻是選擇性地不歧視有錢的大陸人!
tim
** 120% Agree!!**
BTW, “非誠勿擾” is very good, 中哂我地呢D老餅既經歴,見聞,同心理.
另外,舒淇唔駛夾硬好似係同劉華個套片道扮白痴妹,感覺好好多!!
維達
香港人依然愛看本土大卡士電影
非誠勿擾在港的宣傳與包裝上可能未能吸引香港尤其中產觀眾
的確內地一些小品,例如在上海取景的愛情小品或喜劇,有些質素的確不錯, 也不覺得老土
如關之琳的”做頭”
近期在衛視電影台播的”女人我最大”..雖然劇情實在不行..但至少演員與景也毫不老土
ManU
Agree. “非誠勿擾” I think is the best movie I saw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Though I think it’s more suitable for more mature audience (those in their 30 or above)
Paul ng
除了大陸電影, 香港觀眾對大陸廣告亦十分歧視. (看霸王廣告所引起的網上反應便知一二)
唯一分別…. 好多香港男人覺得大陸女人好過香港女人. (《天水圍的夜與霧》對這種心態作出了諷刺)
thierry
如有留意香港內地片發行,應該會留意到南方近年在發行上己趨向內地小品電影,如上學路上,代課老師等. 一些大的內地製作多與外資或香港電影集團合作.所以現時在港能看的內地片,一是大製作,一是小品.但香港人始終對內地片帶著歧視,除非是大製作,否則很難引起觀眾的觀看意慾.
戲迷
也許來自於不了解與看得太少,但在香港,又幾難有很多機會看到其他大陸的作品,我們所接觸到的,就是大制作之類。不只說大陸電影在香港播的機會不多,除了荷李活外、其他地區的電影在本地也沒有多大機會播放,我們慢慢變成”好唔悶得”、”好冇耐性”、題材深入少少便叫”好深懊”,不過,也不全所有人都是這樣,但能接觸的機會就得靠自己去找來看了。
shtmanhk
(轉貼) 馮小剛沒有說錯!
馮小剛是內地最賣座的導演,《非誠勿擾》有3.4億元人民幣的成績,13億人口的市場征服了,卻無法討好香港這700萬人的小市場。
《非誠勿擾》在香港僅收150萬元,馮小剛一語中的,指香港觀眾嫌內地電影老土。
他講出了事實,也證明他很在意這事實。
在商言商的話,13億的大市場已是他的囊中物,何必在乎香港這一小批觀眾。
但電影人就是電影人,明知不可能討好全世界,就算被極少數的人嫌棄,也會耿耿於懷。
香港觀眾比內地觀眾難討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13億人口的大市場,即使觀眾口味有變化,相對來說也比小市場穩定。
在內地,也分北方和南方兩大市場,馮小剛的票房,主要來自北方。
香港觀眾嫌棄內地片,主要是時裝片,古裝相對來說會好一點。
我們把常進戲院的觀眾分成四大類來看:一類是青少年觀眾,二是女上班族,三是男性觀眾,四是一家大小的家庭觀眾。
馮小剛的愛情時裝片非家庭觀眾及男性觀眾喜愛的品種。
青少年會捧愛情小品場,但會嫌《非誠勿擾》主角不夠年輕,內容也太成熟,對白雖好,但難起共鳴。
本來女上班族是這類片的主力觀眾,《色慾都市》電影版也收千多萬,《穿Prada的惡魔》成績更好,但香港女觀眾看愛情片要有靚人靚衫靚景。
《非誠勿擾》靚景有,遠赴北海道取景,比一般內地時裝片講究,服裝也合理。至於靚人,舒淇沒問題,葛優不是靚仔,很難令她們看得投入。
《游龍戲鳳》同一個舒淇,換上了劉德華,在香港收千多萬,就是這麼簡單。
郭繾澂
http://ol.mingpao.com/cfm/star5.cfm?File=20090328/saa02/mee1.txt
shtmanhk
更正文中之錯:《色慾都市》電影版票房比《穿Prada的惡魔》更好,:《色慾都市》電影版 千五萬,穿Prada的惡魔 千二萬
Norm
一句講晒, 香港的普羅大眾係鍾意睇啲有Gimmick嘅電影
大卡士大製作就固然唔洗講啦
話之你係Local片大陸片定荷李活片
呢條公式就緊嫁喇
小品可以跑出嘅唔係冇, 少啲囉
攞過吓大獎嘅戲會好啲, 機會大啲
但真係大爆嘅唔多
馮導, 你放開啲啦
你部戲都收咗成三億幾啦
仲咁介意香港呢個豆潤之地嘅票房
歧視嘅問題就一定存在嫁喇
斷唔會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
你擺對NIke同對李寧牌係度
睇吓我會揀邊對?
Paul ng
文中也有另一誤解: 其實無靚仔未必唔得-“戲王之王”票房也接近一千萬.
Paul ng
因為一個明星/導演/影視產品在香港受歡迎, 比在大陸和台灣受歡迎更能增加賣埠本錢 – 始終香港可能是資訊最流通的華語地區. (歐美電影網頁明顯較多報導香港電影, 亦較常在香港網頁搵料)
所以羅嘉良, 陳鍵峰等演員在內地勁賺錢, 間中亦返黎以低薪演無線劇 – 演內地劇是能賺錢, 但始終也是演香港劇較能賺名氣.
JJ
除了香港觀眾對中國大陸的電影普遍興趣不大外,一般較地道的香港人對接觸中國大陸資訊的興趣都不大,除了跟自身有切身利益關係或工作關係例外.
馮小剛對香港觀眾嫌中國電影老土而激動,其中一個很大責任是發行方面的問題.
本人曾在此blog寫過多次,現再在這裡大慨寫一次.記得Paul兄曾有提到,港產片宣傳和包裝的問題.應包裝得更高檔.
“非誠勿擾”在香港的宣傳與包裝上出現大問題,發行商太不重視香港這個市場和太小看香港市場的票房潛力.
由電影宣傳的poster開始,poster實在太”行貨”,無花心思去sell香港觀眾,完全吸引不到廣大香港的觀眾群,直至本人從報章看到一幅”非誠勿擾”參加歐洲影展的poster,設計完全不同,是重新拍攝sell international market的,此poster吸引得多,全白色底,男女主角穿上西式結婚禮服,舒淇坐在地上露出雙腿略顯性感,手拿著結婚紅色花球,紅線的盡頭則由男主角拿著.全英文文字.
Poster是一部電影最早跟觀眾接觸的印象和媒介,因此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現在若在香港發行中國大陸時裝電影,一定要把電影的”大陸feel”盡量減低,發行商可拍一個全英文旁白的trailer(以前例子有”臥虎藏龍”和”夕陽天使”),印刷全英文的poster(“大腕”正是).簡單一句,當香港是其中一個international market去sell. (最近此blog各人也忙於去filmart和影視娛樂博覽,應常見到一些包裝較出色的poster和trailer).
現在可以做的正是在發行上下功夫,把發行和宣傳包裝工作做得適當很重要,好過不斷盲目谷宣傳.
kameyou
點可以咁講?
華仔套戲在大陸贏過八千萬添,
係香港贏好少喇, 完全畀吳君如古天樂《家有喜事》KO。但《家有喜事》在大陸只有四千萬。
無錯, 要分析市場.
《遊龍戲鳳》擺明搶大陸市場, 以香港人來看, 戲名都老土過人。
拍戲自然睇明星, 香港睇, 大陸更加睇.
馮小剛太年輕啦, 根本睇唔開.
香港市場其實唔大, 唔算得係乜.
但香港市場代表面子, 贏香港係贏面. 電影人要面only。
PK
從來好電影不等於好票房,難道美國大賣兼口碑甚佳的奇連伊士活又要發脾四鬧美國之外的票房低嗎? 中國電影大部份都不對港人胃口,這是既定的且難改變的看法,就算偶有佳作,港人亦不會無端端知道,自動送上50多大元欣賞。好電影但票房低迷的例子一街都係,為什麼要為”非誠勿擾”動氣?
艾雲
其實香港的觀眾崇外的心態是根深柢固的,大抵是過去的觀看電影的口味有關係,日本,韓國和台灣電影也有一定的觀眾客源,也是一點一滴累積返黎,如果國內的片要在香港有市場的話,包裝是一個重要的法門,現今在香港上影的國內電影太土氣,沒有什麼包裝,很難打動香港人掏腰包進場的,情侶是入戲院最多最頻密的一群,而女觀眾的選擇直接影響了男觀眾的最後決定,如何吸引香港女觀眾(港女)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馮小剛動氣的原因相信是和自信心有關係,他能成功俘虜國內三億的票房,但香港這是小小的地方卻比不上港產爛片,哪是什麼道理呀?但香港人的想法卻是牢不可破,相信要等到國內與香港完全融合過後,可能是二十年後,才可以打破以上的局面
觀眾
仲難過收3億呀
PK
馮小剛+葛優 已擺到明係大陸片,點包都冇用。
小剛迷
香港人睇得太多垃圾港產片,所以睇唔慣咁多高質素的內地電影,只可以講句香港人天生鍾意睇垃圾
港人
好老實 馮小剛導演為何要爆粗對香港觀眾 始終你有你文化 我地有我地嘅特色 要求 而家嘅港片已經
為咗中國内地巳經失哂方寸 仲要我地硬受大陸嘢
以前係植民地政府還會爭扎一下 好有火咁去反映社會 回歸後嘅港片更加身份迷失 (好似套家有喜事 一開始都幾好呀 但一入大陸部份就成套戲死哂 唉!
moviestar
香港人對於d港產片有時踩得仲盡啦
有好多都一百萬票房就ko左
JJ
“非誠勿擾”本身並不是一套老土的電影,而且相當有時代觸覺,有靚人靚景,對白幽默絕核,劇情合理.問題主要在如何包裝推出市場.
並不是每部中國大陸電影適當包裝宣傳就會賣座,但”非誠勿擾”有在香港收得更好的條件.可以用過往經驗和理論去分析:
“非誠勿擾”本身主要是給30多歲以上的中產觀眾看,男和女觀眾都適合,當中以男性觀眾更受打動(在上面第二個留言的tim兄已有所解釋).其實同樣亦hit中女性觀眾,女主角陷入苦戀成第三者,港女觀眾其實不少有同感,找尋愛情的突破位.
從實際入場觀影看,三次在戲院看”非誠勿擾”當中,主要很多情侶看,30多至40多歲較多,單身40多歲女觀眾也不少,有些40歲以上女觀眾三人一組去看.
還有一個更實際的理據,電影由於初期宣傳做得不理想,連帶開畫首2周票房累積也很低,由於口碑好,至第三周打後才開始在僅餘的不多的戲院續映,其中在bc和ua太古城票房較理想,bc更出現多場全滿.這個現象只有時常留意票房才會觀察得到.這反映出這部電影在香港絕對大有市場,而且主要的觀眾群是一群消費能力相當大的一群.宣傳包裝若能討好這群觀眾絕對有能力多收數百萬.
PK
絕對不是歧視,而是內地電影對香港人來說,真的很土 – 美學上的土, 意識形態上的土, 造形上的土, 宣傳上的土, 盲目愛國的土, 暴發的土, 忘本的土(忘了香港幫助大陸現代化的事實,忘了香港電影對華語片的影響,忘了香港電影人對大陸片的貢獻,依靠配額制度和劇本審查令大陸片殺低港片之餘,還封自己為大佬,老實說,如果大陸可以讓港人自由創作劇本,大陸片真係冇定企) 而且這些土是結構性的, 戲就算很好看,但依然很土。想要趕時髦的港人欣賞帶”土”味的美,絕對不容易,事十部工半。所以大陸片要在港賣錢,香港元素一定要多,英雄有梁朝偉張曼玉李連傑,赤壁有吳宇森金城武梁朝偉,仲要係古裝片,減少意識形態上的土,時裝片兼香港元素甚低的”非誠勿擾”,最香港的是片房毒素極高的舒琪,真係輸得有理。
JJ
個人覺得今日能拍得出”非誠勿擾”質素和類型的電影的香港導演不多,陳可辛應ok,但陳可辛現在去了拍大片.
PK
ps “依靠配額制度和劇本審查令大陸片殺低港片之餘”指在大陸
PK
這裡的土,是”老土”,不是”鄉土”
PK
PS 知道”非誠勿擾”好看的人好多好多好鬼多,數量和知道後依然提不起勁去看的人差不多,原因就是那份令人卻步的土味
JJ
所以咪要包裝囉!!!這是發行和marketing的工作.我前面已講了很多.
這部電影不是叫”非誠勿擾”,是 If You are the one
PK
請問那套沒有賣點的垃圾片在香港是有高票房的?
垃圾如有賣點都有可能有好票房,那是觀眾給騙了,不是喜歡。
好片沒有賣點,四圍都有,仲超過8成得百多萬片房,睇下奧斯卡片就知,冇奬冇提名的就聽天由命,事關冇發行會花大錢宣傳,發行商其實是做生意的,不是搞藝術的。”非誠勿擾”就是這類電影。
PK
PK
PK
sorry 真係要 post 多次:
前面說過,再講都嫌自己多口水,呢部野由頭土到尾,並唔係咁易包裝,否則全世界的好片揾marketing包吓就話要大賣,電影公司就無需咁冒險拍大製作啦。
咁 If You Are The One 中文名叫乜呀請問?
obi-den
中晒!如果馮小剛拍《非誠勿擾》換上了劉德華當男主角,相信票房必會過百五萬,而馮生亦明白香港觀中並唔係嫌內地電影老土。
Paul ng
馮生就是明白香港觀眾嫌內地電影老土。
from apple: 馮 小 剛 氣 難 平 之 餘 , 又 忍 不 住 拿 魏 德 聖 執 導 的 台 灣 片 《 海 角 七 號 》 相 提 並 論 , 責 香 港 觀 眾 睇 低 內 地 電 影 , 他 說 : 「 你 在 大 陸 賣 了 3.5 億 人 民 幣 有 甚 麼 用 ? 人 家 就 是 不 知 道 你 , 但 魏 德 聖 賣 了 一 億 多 人 民 幣 , 香 港 觀 眾 都 知 道 他 , 因 為 在 他 們 心 裏 , 台 灣 電 影 要 比 大 陸 電 影 牛 ( 意 指 厲 害 ) 。 」
馮 小 剛 憤 然 說 : 「 我 的 電 影 在 內 地 票 房 一 天 有 2,000 萬 , 在 香 港 一 個 月 才 200 萬 。 我 在 大 陸 都 賣 了 10 年 片 子 了 , 還 沒 有 魏 德 聖 去 年 一 年 的 名 氣 大 。 不 是 林 老 闆 ( 指 林 建 岳 ) 不 宣 傳 我 , 而 是 香 港 觀 眾 根 本 不 關 心 我 們 , 他 們 覺 得 內 地 太 土 了 , 他 們 就 知 道 對 着 大 陸 片 說 × ( 廣 東 話 粗 口 ) , 香 港 觀 眾 憑 啥 嫌 我 土 ? 美 國 人 對 我 們 的 態 度 也 是 一 樣 的 , 那 為 甚 麼 要 去 追 那 個 市 場 呢 ? 」 馮 小 剛 爆 粗 後 旋 即 考 慮 到 台 下 觀 眾 多 是 香 港 人 , 又 補 充 說 : 「 我 的 話 很 直 , 如 果 傷 害 了 在 座 的 香 港 觀 眾 , 對 不 起 , 我 沒 辦 法 , 我 要 說 真 話 , 我 對 香 港 觀 眾 有 意 見 。 」
obi-den
等第日連香港都全面用埋人民幣嗰陣,就唔會再覺得大陸片老土架喇!
PK
用劉華,就是增加香港元素,減少大陸片的土味。有劉華,海報才有香港的賣點,宣傳才有香港的特色,發行才肯落本賣廣告。《非誠勿擾》大陸土味這麼重,戲雖好票房都係冇得救,香港發行亦不會願意花錢去救。
Paul ng
而且由馮小剛導演, 劉德華主演的《天下無賊》香港票房不足550萬, 可能是近數年來香港票房最低的劉德華主演的電影.
shtmanhk
馮小剛全段講話:
『我的電影在香港一直被認為是文藝片,但實際上內地電影,商業最成功的是我。』
『臺灣的魏德聖拍了一部賣座電影,媒體大肆報導,香港大部分人都知道,可我的片子在內地賣座了10年,我在香港卻沒人知道。香港對內地不關心,在香港人心裡,臺灣要比內地牛逼。香港觀眾看不起我們,他們覺得內地太土了,他們會說「丟」(該詞在粵語中是粗口),香港觀眾憑啥嫌我土?』
『美國人對我們的態度,也是一樣的。那為什麼要腆著臉去追那個市場呢?』
『我說的話如果傷害了香港觀眾,對不起,我不願意說假話。我對香港觀眾有意見。』
『2009年1月中國內地票房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增長速度可以讓全世界驚訝。現在我們有4000塊銀幕,單片可以賣過3億。如果單片票房能做到1億美元,那麼投資2000萬美元拍片就有很多錢賺。』
『目前來說,中國電影出口有困難。首先中文不是國際主流語言。只有當中國本土市場做得非常大,能影響日本韓國甚至全亞洲時,才能在世界範圍有話語權。』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326/1536774.html
『大陸導演對於臺灣和香港都是陌生的,《非誠勿擾》在內地就三億五千萬元,在香港卻只賣了一百多萬元──就真那麼糟嗎?梁朝偉和劉嘉玲看過以後給我發了一個短信,說他們看過後,度過了一個浪漫的黃昏(全場狂笑);再看魏德聖,全香港都知道《海角七號》賣了1億多,我在中國大陸都賣了10年的錢了(這點票房在我眼裡算得了啥?),但是我就沒有魏德聖的名氣大。(敢情還在這裡較勁呢!)因為在香港觀眾心裡,臺灣要比大陸牛X,香港觀眾看不起我們,一聽說大陸導演,立刻就是「丟」(注:香港粗口)。』
『大陸導演在香港觀眾里的感覺,就跟中國導演在好萊塢觀眾那一樣,我們為什麼要腆著臉去追著好萊塢呢?把中國大陸市場做好就可以啦!』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326/1536476.html
PK
馮小剛居然要跟”海角”比,還真不知道大陸片土在那裡。”海角”故事雖然發生在台灣鄉土之地,但一開始就操台北,馮小剛你可以操北京嗎?政府在劇本審查時就操你娘了,說不定以後連拍片的機會都沒有了。”海角”說台灣本地女子跟日本軍人的相戀,馮小剛你敢拍南京少女跟日本皇軍的戀愛故事嗎?糞青要在你家門潑屎了,還可能要你人頭落地。劇本要左右迴避政治迫害,盲目愛國思想,這就是大陸片老是令人看不爽的原因。再往下層一點看,電影要討好連女星移民星加坡都要封殺,沙灘上天體的女星都要辱罵的大陸市場,又如何能擺脫香港人避之則吉的土味呢?
PK
就是集合了 美學上的土, 意識形態上的土, 造形上的土, 宣傳上的土 …
杜絲先生
一日放百五人落黎,一日放百五人落黎,好快就冇香港人覺得你「土」架喇(不過唔知仲稱唔稱得上係香港人)
shtmanhk
《天下無賊》是自96年後(1/2 次同床, 奇異旅程之真心愛生命),近13年來香港票房最低的劉德華主演的電影.
shtmanhk
近年內地導演的電影在香港能收逾千萬的,只有張 藝謀執導的三部古裝片,全由江志強監裝.
shtmanhk
個人認為作用真的不大(夕陽天使及大腕票房都不理想),宣傳包裝做得如何出色,也難扭轉香港觀眾的心態.
shtmanhk
每次看見話香港的觀眾崇外,我就想問:
1.為何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觀眾不會’崇外’,反而追捧港片?
2.如果香港觀眾’崇外’,為何美國的音樂及電視劇又不能像荷李活電影般在香港大行其道?
3.老麥,nike,i-pod,i-phone,starbucks 等美國品牌全球受歡迎,又是否代表全球’崇外’?
shtmanhk
每次看見話香港的觀眾崇外,我就想問:
1.為何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觀眾不會’崇外’,反而追捧港片?
2.如果香港觀眾’崇外’,為何美國的音樂及電視劇又不能像荷李活電影般在香港大行其道?
3.老麥,nike,i-pod,i-phone,starbucks 等美國品牌全球受歡迎,又是否代表全球’崇外’?
shtmanhk
JJ:bc的觀眾客源與其他香港大部份戲院是有分別
shtmanhk
個人很為以下一語中的:
馮小剛不能容忍的是即使身後背著3.4億票房,他依然不能在香港觀眾面前找到優越感。
現時的內地電影市場並沒有開放,是奉行徹底保護主義和嚴格限制外來電影的政策,內地電影票房有多好其實也是靠政府撐住,內地電影人其實心知肚明.
如果連香港甚至台灣這些充滿競爭的市場也能征服,才是真正百分百的成功,可惜馮小剛在兩地從未有票房佳績,這份挫敗感才令他心生不忿.
正如內地不少憤青常常忿忿不平為何中國現時經濟如此富強,仍然得不到外面世界一致的尊重,甚至常被人挑剔批評?其實是自卑與自大的心態作崇.
shtmanhk
馮小剛不能容忍的是即使身後背著3.4億票房,他依然不能在香港觀眾面前找到優越感。
以上是出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326/1536774.html
moo
really 一針見血.
no wonder after 5 tries, i still couldn’t finish the movie. rene liu was like a temp model from student fashion show. the only one fitting that universe was ge you – big surprise!
JJ
拍大製作冒的險更小.
JJ
JJ
適當包裝後的目標票房都只是4至500萬.現在收150萬是完全失敗.
JJ
“非誠勿擾”最後一個月主要在bc和ua太古城放映,不只bc full house,ua太古城反應也十分理想,部份場次full house,那時”非誠勿擾”已上映近二個月,這情況絕不常見.證明入場看電影的觀眾主要是因口碑,朋友間極力推薦,不只是bc的基本客.這一定要時常留意這部電影的票房走勢才能分析出來的.
JJ
你也可回看1月和2月的票房分析部份有具體入場人次.
JOJO
說土未難過於主觀了. 嫌土? 長江七號土不土, 香港仍然大有市場, 就為一個周星馳. 這明顯是香港觀眾對內地電影的歧視. 當然, 看娛樂片純為消遣, 有多少人認真以電影欣賞的心態進場. 要看自然是看自己熟悉的明星好了, 然不金牌出品的就是垃圾也得賣個滿堂紅.
但以戲論戲, 非誠勿擾在制作上絕對比去年任何一套港產愛情電影來得認真. 內地演員導演的質素, 普遍比香港高上何止一籌. 近年連資金也有了, 為什麼拍的片不會比香港好? 愛電影者, 請多看看其他國家在做什麼, 你自然知道香港電影有多爛了.
要說港產片真正的優勢, 就剩題材自由. 只可惜敢冒大不諱去違忘大陸市場的電影制作人實在太少了.
kameyou
呢種唔係歧視, 而係周星馳多年慮積而來的.
馮小剛先紅得三、四年, 就學人牙刷刷, 收嗲啦.
《長江七號》係周星馳正在消耗自己招牌. 下次周星馳再拍呢類電影, 肯定票房減 30%.
唔好話我歧視大陸戲, 我地可以用《瘋狂的石頭》同《海角七號》比, 大家都係事先得到文化人在報紙專欄推介, 先有人識.
我自己都係極少睇大陸戲同台灣戲, 根本我連荷里活片都少睇, 完全係港產片土佬.
但我睇《瘋狂的石頭》幾開心好笑, 而且同廣東話連凱無關, 而係看到開場重慶輕鐵上三個騙徒夾份做大龍鳳, 乘客全部都遠遠避開, 因為一睇就知佢地係匪幫騙徒 – 我真係笑到趴低.
我幾中意《瘋狂的石頭》, 我決定再睇《瘋狂的賽車》, 但點都唔會睇你馮小剛, 我歧視你為人囂張.
唔好話我歧視, 我睇過新加坡戲范文芳《老師嫁老大》, 唔知幾好笑, 幾生鬼. 只係最尾15分鐘說教悶左.
JJ
連凱? 是連晉吧
連晉 = 連偉健
kameyou
PK :
而且由馮小剛導演, 劉德華主演的《天下無賊》香港票房不足550萬, 可能是近數年來香港票房最低的劉德華主演的電影.
moo:
really 一針見血.
no wonder after 5 tries, i still couldn’t finish the movie. rene liu was like a temp model from student fashion show. the only one fitting that universe was ge you – big surprise!
某次我去山東玩, 坐長途車, 播電影, 係劉德華同劉若英, 就係《天下無賊》.
睇睇下我就睏著覺. 一來我本身累, 二來悶.
我睇左開頭半個鐘, 印象深刻的係班賊在拉薩偷手機, 拍到超慢鏡頭又呢又老, 好似好鬼型.
不過, 好悶. 完全為表現鏡頭而做.
我習慣節奏快.
《瘋狂的石頭》夠快, 《海角七號》夠快.
我無歧視劉若英, 《生日快樂》《黑社會爸爸(唔記得名!)》唔知幾好睇.
你馮小剛拍的就係唔o岩我 feel. that’s all.
J
題外話一則… 就我在報上讀到的引述, 其實馮導演沒有用粗口駡香港觀眾 (他心中有沒有我就不知道喇), 他說的是香港觀眾一聽見中國電影便x。縱然馮導演對香港觀眾的確是有不滿, 這樣的標題依然是不盡不實。這次斷章取義、嘩眾取寵的報導, 不知大家覺得算不算是傳媒喜歡把中、港分化的事例,還是只是香港傳媒唯恐天下不亂的 做法?
PK
大制作風險低容易賺的話,電影融資就不會那麼困難了。否則港產片只要拍大制作,再揾marketing包下便穩賺了。
PK
一張好海報會幫到手,但要翻3至4番,點會咁容易。
小剛在港最賣的是大堆頭的,宣傳非常大,可惜港人並不受落,只得8百20多萬,比同類片少一大舊。然後是靠劉華才得5百萬的,其餘的只有數十到百多萬,票房低的甚至只有數萬,要賣4/5百萬,是不現實的。
PK
“小剛在港最賣的是大堆頭的…”漏打了片名,這是
PK
“小剛在港最賣的是大堆頭的…”漏打了片名,這是’夜宴’
shtmanhk
JJ:bc是現時少數戲院能容許用較長時間煲一部戲,其他香港大部份主流戲院不會出現這情況.
《烈日當空》後期去看的觀眾也是因口碑入bc看的,但兩片最終票房己證實了觀眾就係咁多.
shtmanhk
蘋果日報 3月27日標題:
他 們 就 知 道 對 大 陸 片 說 ×
馮 小 剛 斥 港 人 唔 識 貨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327&sec_id=462&subsec_id=463&art_id=12550978
請問標題如何不盡不實?報導如何斷章取義、嘩眾取寵?
shtmanhk
無可能收到4至500萬,內地中小型片最好收都卡在二三百萬的樽頸位,票房不會再進一步.
shtmanhk
JJ:UA太古城反應理想的部份原因,是由於吸引了大量附近的北角客(香港老左最大集中地).
兩院反應理想不代表坊間也出現極好口碑,而且BC落畫時是否 sharp cut ? 不是啊!
發行方面根本精挑眼眉,挑選上映戲院也細心安排.
0年甲方乙方收$54,644,02年大腕收$718,087,六年後翻了一番,仍不滿足,夫復何言?
港產片迷
其實香港電影唔係唔好睇,我好多時都會睇衛視140台,果度好多以前港產片睇.現今港產片同以前0既港產片跟本無得比.又有幾多個導演可以寫番好似咁0既劇本.仲有香港現在的所謂明星,有幾多識做戲.港產片搞成咁,唔係香港觀眾祟洋.只係港產片唔爭氣,好似最佳拍播系列,五福星系列.好多都好有誤樂性.但係唔記得幾時…呢D元素比好多人覺得低俗.要拍到好似重慶森林先听做好片,搞到好多時好多港產片成日玩拍攝技巧.老賁講,如果個劇本差,好多小市民都睇唔明0既戲.搵鬼睇咩.大陸電影唔係唔好,只不過佢地節奏太慢,呢個情況就好似好多日本片,香港票房好差..日本就NO.1.好似幾年前個部,,悶到死..個個睇完都媽媽聲.呢個情況同大陸電影好相似.文藝片都有成功0既.叫好叫座都有.好似同,劇情好,兩片果陣唔算係用天王級明星,但一樣收得唔錯票房.好似依家D編劇只係識左抄右抄,個套剛剛收得唔錯0既LANHGING 哥..其實未又係左抄加抄,劇情又唔合理,但一樣好多人睇..有D電影人又明唔明點解呢?
cot
非誠勿擾
我特登去電影中心睇,
真係好好睇,
我覺得唔關係唔係大陸電影老唔老土既問題
唔理乜野片都好,一有少少風吹草動,
就會直接cut場.
已經唔知道係觀眾問題定片商問題定戲院問題
shtmanhk
票房都好過無極
JJ
大制作是指中港合拍片,暫時也幾乎是穩賺.
shtmanhk
投名狀就不是
JJ
不能拿《烈日當空》來相題並論,顧客群完全不同.”非誠勿擾”的潛在客源大得多.
Paul ng
大部分合拍片也不賺….對香港片商而言.
順便回帶:根據Variety早前文章, 那些中國國內片商跟其他國家/地區的片商投資合拍片, 往往只需投資小量金錢, 但中國國內片商在很多時候卻不願意跟其他國家/地區的片商分享那些合拍片在中國國內市場的收益(寰亞投資”集結號”和”投名狀”便身受其害)
PK
‘無極’也不是。’十面埋伏’也不見大收,香港只收1千4百多萬。’夜宴’是8百20萬。集結號1百40萬。’天下無賊’5百萬。’見龍’1千7百萬。’江山美人’7百多萬。梅蘭芳是2百65萬。’保持通話’1千3百萬。不是說票房好差,但片主其實收唔到一半票房數,而且向來中文片票房水份奇高,報大幾成絕不罕見,冇中國市場頂住,真係血流成河,莫講話製作成本,宣傳同拷貝錢都幾乎收唔番,當然其中有部份都真係收唔番。
拍電影真是大投資那麼簡單?嘉禾不拍片了,中國星死了,年代死了,邵氏(即天映)拍完’如果.愛’收1千4百萬後都唔玩了,寰亞不斷減產,2008只發了’非誠勿擾’,’婚禮2008’及’即日啓程’,今年的大片’游龍戲鳳’收了1千2百多萬,春節檔包尾,’大搜查之女’收7百43萬,擺門PK,且看’神槍手’收幾多及白龍王如何打救吧。
PK
在香港,每套電影的潛在客源都有4百多萬人(7百萬人口減去細路仔同老人家,除了合家歡片),有幾多肯花50大元看’非誠勿擾’呢?’非誠勿擾’縱使好看,但主流觀众不會花50元購票。這部片可能dvd會好’租’,但不會是4到5百萬票房電影,亦不會因一張海報提升4倍票房。
‘非誠勿擾’dvd都只係用回電影海報,發行真係笨到包裝都唔識換去爭取最佳回報?
JJ
bc是最後獨家映到尾.最後應只剩1天二場.ua太古城和嘉禾旺角在情人節前已落畫,由於戲院供應太緊張關係.但情人節後一周,又再在這二間戲院間場上映,但再上映由於已斷覽一段時間,而且上得無聲無色,很多觀眾都無為意,甚至連嘉禾旺角的網站竟然一度無出現這部電影的售票欄,對票房無幫助.電影又落畫後又上畫很驟忌,令觀眾無所適從,我以前已說過很多次,是對觀眾入戲院的習慣有很大影響的.
“非誠勿擾”完全不是拍給老左觀眾看的,目標觀眾是都市中產,我完全明白中國大陸電影的”老土”對一般香港觀眾影響得入心入肺,這種深入程度即使透過完全做對了宣傳和包裝都未必百分百可改變.但若宣傳和包裝在開畫前一段時間做得適當,開畫數字若能谷高些,票房基數累積下來的口碑也會強得多.我不斷叫身邊的朋友看此片,但真正受我影響有入場看的朋友不超過一半.這個我非常明白,即使好多好多好鬼多人知道”非誠勿擾”是一部好片,都未必能令其他未入場看的觀眾有入場的意慾.但先天性包裝和宣傳做得不當,這個問題不能不重視.
以往一般的中國大陸時裝電影本人也不會對票房有什麼期望,包括昨年底的”女人不壞”,雖然個人認為徐克+郭在容拍得出色和有風格,可說是徐克回勇之作,但票房不收得已預左.
但”非誠勿擾”的確有別,是很適合香港的中產,特別是在尋找愛情和情困中的港女,絕對有很大共鳴,但宣傳上吸引不到港女入場是另一回事.
另外”天下無賊”在香港失收也是正常,因題材上香港根本不會有興趣,若不是劉華,收200萬都多左.
“集結號”是好片,但在香港不收也是預左和十分正常.”非誠勿擾”本人卻認為是一個例外,是發行上也應負上相當責任.
JJ
香港片商投資那部份是否賺錢完全是另一個問題.這不單止是電影,所有港商在中國大陸內銷也面對這個收數的問題,如果內銷生意真的那麼易做,香港更多人會湧上大陸做內銷了.
PK
拜託不要再把責任賴發行了,百多萬票房已發映了市場對這電影的肯定。推卸落發行說票房低,這只會使中國電影工作者不知道自己死穴在那裡,不知自己的片有多土,只有’土’人才會欣賞。他們會繼續拍討好政治權力的片,繼續老土的美指,繼續老土的劇情(非誠勿擾可能拍得好看,但網上徵女的故事真是老土得不得了),繼續老土的造形,繼續老土的宣傳(難道你以為宣傳只是靠宣傳人員?導演在決定海報款式是有非常大權的),繼續不知道自己的成功是靠審查和配額得來的(政府甚至是禁止其他blockbusters上演來成就他在大陸的工績),繼續沉醉在大中國思維,繼續盲目愛國,繼續表露暴發心態,繼續自以為是…繼續被香港人定性為老土(因為事實上是老土)。
有真實的數字還要否認,說老土的戲可以大收,沒有數據的就更可以亂吹了。
PK
JJ
閣下已把話題越扯越遠了,而且想得太複雜,入戲院看一部電影一般觀眾不會去想太多中國大陸的電影制度等問題.覺得好看便入場,其次等vcd/dvd,感覺不想看便算了.消費過程想消費那一刻很憑感覺,只要sell得顧客受就是一套成功的策略.有時即使買樓也如是.
Paul ng
其實大製作港產片向來也要靠其他地區的收入和VIDEO/電視市場才回本.
但問題是內地市場實在太飄忽, (法制上)太難捉摸, 太難賺錢, 結果唔少在內地票房高的大片也是蝕本收場…. 連美國片商們對國內市場也要重新估計.
Paul ng
的確, 一般觀眾選擇電影時不會去想太複雜的問題(ie. 中國大陸的電影制度) …..
但唔少香港觀眾感覺上歧視中國大陸的時裝片, 也是事實; 這歧視心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做成.
Paul ng
更正(sorry….):
的確, 一般觀眾選擇電影時不會直接去想太複雜的問題(ie. 中國大陸的電影制度) …..
但唔少香港觀眾感覺上歧視中國大陸的時裝片, 也是事實; 這歧視心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做成.
JJ
100% agree
shtmanhk
中國至今最賣座的電影仍是3.6億的 titanic(兩岸三地皆是),transformers 都收3億,如果政府不嚴格限制外來電影,內地電影是招架不住.
shtmanhk
驕陽一樣蝕錢,cable 年報寫明.
PK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片被定性為老土就是有那麼多的元素,如果認為一張海報就可以把’非誠勿擾’的票房翻幾番,是把問題看的太簡單了。
電影以馮大導及葛優為主要組合,如何洗去大陸片的形像?主推舒淇?舒淇票房毒素奇高,到時票房pk又是宣傳人員的錯了。主推故事?網上徵女的故事老土到不得了,唔賣得時又是宣傳的錯了。
PK
香港人不是’歧視’大陸片,是大陸片真的很老土,不是香港人那杯茶。我們不會說我們’歧視’強姦犯,我們憎恨強姦犯是因為他們犯了滔天大罪。請不要混淆概念。
古裝片因小觸及現中國政府,審查比較寛鬆,比較可以天馬行空,香港元素可以多些,才減大陸土味。但是一樣要為政治服務,你看張藝謀連暴烈專橫的始皇帝都要歌頌,跟他開始時的鄉土電影有多大的分別就應該明白了。
obi-den
其實馮小剛導演的戲響近代中國電影世界已不算老土,好似前作”集結號”都睇到我眼濕濕。
的確,有部份大陸電影我到目前仍然覺得好老土,當中有兩個主因,一,為拍大製作硬要打入美國或歐洲市場,尤其自李安的”卧虎藏龍”之後,跟著中國大陸呢邊就好似要推幾個大導再加幾套大片,好似要話畀老外知:華人導演唔單只有台灣李安,我哋呢邊都有陳凱歌同張藝謀架!
其二,係以往好多大陸電影都隱藏住好多政治意式,而又煞有介事咁包裝為另一類戲,看似輕鬆,實則背著沉重包服,然而好多香港觀眾一睇就知,加上部份港人都仲係對大陸政治好抗拒下,若經常潛藏住呢種意式,香港觀眾唔會中計之餘亦會覺得好土,正如港片來去都係嗰啲懶搞笑嘅爛gag一樣,我地都會頂唔順,狂妖!
The Daydreamer
I expect 馮小剛 to justify further why he thinks Hong Kong people are biased against mainland China films, especially with his ‘passionate’ comments.
Instead, we have a man going beserk and using a rather pathetic analogy of 海角七號’s box office receipts to show how HK and Taiwan people are being discriminatory. 馮小剛, do you really expect your film to do extremely well at 海角七號’s home turf? Do you think the mainland audience are robotic nationalists and would reject any Taiwan film? Have you been too obsessed with your box office numbers in the mainland, and thought, oh I can so easily conquer the Chinese market, because I’m China’s answer to Steven Speilberg?
The discrimantory issue is still relevant. People (like much of the rest of world) may be lazy subtitle readers, and in the past mainland Chinese films seem to give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fall in two categories: 張藝謀-type lavish epics or cheap, 老土 dramas. There will always inevitably be cultural issues involved too. It’s only recently, with the liberalisation of China’s film market, that we have something resembling a star elite (e.g. 四小花旦) and quality 小品 films. It will take time for people’s attitudes to change and the films to find their audience. If anything, it’s Hong Kong’s distributors that are rather gutless in promoting and selling the films.
Still, it’s still disappointing that Mister Egomaniac 馮小剛 goes off on a rant like this. People know exactly what they’re going to get from a specific Hong Kong or Taiwan director (海角七號’s success is an exception because it’s an ‘event movie’- national sentimentality plus the backstory behind the director). We still don’t know what we’re going to get from 馮小剛. You’ve only started earning your currency in Hong Kong (集結號 and 非誠勿擾 were critically praised here, mind you), so think before you speak.
The Daydreamer
Spot on, shtmanhk.
I expect 馮小剛 to justify further why he thinks Hong Kong people are biased against mainland China films, especially with his ‘passionate’ comments.
Instead, we have a man going beserk and using a rather pathetic analogy of 海角七號’s box office receipts to show how HK and Taiwan people are being discriminatory. 馮小剛, do you really expect your film to do extremely well at 海角七號’s home turf? Do you think the mainland audience are robotic nationalists and would reject any Taiwan film? Have you been too obsessed with your box office numbers in the mainland, and thought, oh I can so easily conquer the Chinese market, because I’m China’s answer to Steven Speilberg?
The discrimantory issue is still relevant. People (like much of the rest of world) may be lazy subtitle readers, and in the past mainland Chinese films seem to give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fall in two categories: 張藝謀-type lavish epics or cheap, 老土 dramas. There will always inevitably be cultural issues involved too. It’s only recently, with the liberalisation of China’s film market, that we have something resembling a star elite (e.g. 四小花旦) and quality 小品 films. It will take time for people’s attitudes to change and the films to find their audience. If anything, it’s Hong Kong’s distributors that are rather gutless in promoting and selling the films.
Still, it’s still disappointing that Mister Egomaniac 馮小剛 goes off on a rant like this. People know exactly what they’re going to get from a specific Hong Kong or Taiwan director (海角七號’s success is an exception because it’s an ‘event movie’- national sentimentality plus the backstory behind the director). We still don’t know what we’re going to get from 馮小剛. You’ve only started earning your currency in Hong Kong (集結號 and 非誠勿擾 were critically praised here, mind you), so think before you speak.
Paul ng
大片不是最老土, 因為大部分大片也是古裝片.
更多香港人覺得內地時裝片老土.
JJ
同意.香港觀眾覺得中國大陸時裝片老土這個觀念很難在短期改變(但個人不覺得老土,反而因一般香港人太小接觸和親身上大陸見證其變化已一日千里),正是這種從心底裡的抗拒令一般香港人對現今的大陸認識不多,也不想去認識.
shtmanhk
香港觀眾質素如何是一回事,但 馮小剛 流露的是內地
典型的財大氣粗心態.
JJ
今天經濟日報也有專欄談到馮小剛這話題,說不懂欣賞因為無知.還說香港人今天仍不對中國大陸的國情多點認識,將來會很吃虧.他說香港人因為”無知”這種人在香港相當多,女姓更特別多,完全不願意去了解和認識今天的國是什麼樣,還以為是10多年前一樣.
obi-den
HEHE…我所指的古裝片老土是煞有介事的政治意式,同過份暴發戶般的華麗包裝:)
PK
很多人就是不知大陸國情,所以不知道大陸片土在什麼地方,固步自封。大陸多了高樓,建了鳥巢,搞過奧運,送了中國人上太空,外匯增加,就以為大陸不土了。還以為大製作必賺,好看的小本製作搵marketing包裝吓又賺。這些人不單不知大陸國情,連港情都不知。隨便推說marketing做死了套戲,拒絕了解電影本身缺乏賣點。印度片在Bollywood咁成功,如果有人引入香港但票房pk,又要賴marketing?又要賴香港人不肯了解印度國情?又要說不懂印度國情將來會很吃虧?(不是說笑的,現在中國最大的生意對手正是印度,不了解對手是很吃虧的!實情是不了解這個世界根本就很吃虧),拒絕了解連邵氐,嘉禾這些有實力的公司都要對大陸市場卻步的事實(現在嘉禾被橙天收購後可能會速使其改變),拒絕了解多間搞合拍電影公司倒閉或減產的真相,拒絕了解為甚麼香港人會覺得大陸片老土,拒絕了解大陸片土在什麼地方。偶然拍了部’好’電影不賣錢,就破口大罵。單是這個態度就夠老土了,叫人怎提起勁去看馮大導以後的電影?
不了解不緊要,再說一次好了。大陸片美學上土,人物造形土,意識形態土(政府,公安永遠是好人,不許觸及鬼神宗教,一定要惡人有惡報,要為政治服務…要不土也難),宣傳土(不土就不必提議’非誠勿擾’要換海報了,要換海報即是說大陸式的宣傳土了,不對港人胃口),盲目愛國土(動不動就說別人有辱國體搞封殺,連移民,天體浴,拍床戲,跟外國人拍拖也有意見的市場,對土片的需求是非常高的,拍土片而畗起來是相對容易的),暴發兼財大氣粗土(馮大導靠配額及審查富起來後,就財大氣粗地投訴港人了。如果他的片在Bollywood不賣錢,又要罵印度人了嗎?)。現在香港市場的情況是,大陸片要靠增加香港元素來減低土味,一般是用香港導演,香港明星,香港編劇,香港美指,香港公司品牌。也要靠主力拍古裝片隠藏土味,始終是古代,土也應份。
還有,提出「…香港人因為”無知”這種人在香港相當多,女姓更特別多…」這些斷言而不提出論證,是非常無知的。
shtmanhk
一大堆港片也不是所謂的’老土’,但票房在一百萬徘徊的多不勝數.
現今普遍的香港觀眾對所有(是所有)華語片抱相當挑剔的態度,口味已徹底荷李活化,自然視其他地方的影片為次貨,而且普遍的香港觀眾從來都是最現實最奉行消費主義.
shtmanhk
舒淇談馮小剛不滿:不賣座責任不在香港觀眾
提到導演馮小剛批評港人不了解內地電影,好像《非誠勿擾》一片在內地大收,但香港票房就不理想,有份演出《非》片的舒淇則認為,每個地方的文化和背景都不同,相信好的電影一定有人欣賞,況且內地有十四億人,香港只有七百萬人。早前林嘉欣指香港電影如一潭死水,舒淇就表示,主要是香港電影往內地發展,投向大中華文化是一種方向。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401/1556004.html
近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辦的New Action論壇上,一貫說話直白甚至誇大事實的馮小剛(如當年接受採訪時說,內地電影市場的前三名都是華語片,這是好萊塢之外絕無僅有的。
事實上,韓國、印度都早已經是這樣,更何況,韓國的電影市場要比內地開放很多),爆粗口指斥香港觀眾覺得內地電影太老土,看不起內地電影。他舉的例子主要是《非誠勿擾》在內地市場的票房收入超過3.4億,但在香港市場只有150萬港元。按照馮小剛的這種邏輯,大概陳嘉上、魏德聖等更應該喊冤了──他導演的《畫皮》在內地票房超過2億元,遠遠的超過了同期上映的《保持通話》,但在香港票房卻只有1000來萬港元,比《保持通話》少了好幾百萬,而魏德聖的《海角七號》的臺北票房超過2.3億新台幣,在香港只有760萬港元……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南北方觀眾的觀影習慣便是有所不同,早前馮小剛也曾承認他的電影還無法征服南方市場,如今的爆粗,看起來似乎有理,深究卻更像在無理取鬧,更何況,假如真像馮小剛這麼說,當年霍建起導演的描寫內地生活的劇情片《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取得超過20億日元的票房,但在內地卻是非常的低迷,那麼,內地觀眾又如何呢?
一部影片的票房,跟其本身質素、宣傳發行、上映檔期、同期競爭影片、觀眾口碑、觀眾的文化背景等都有著緊密的關係,就如最賣座的韓國電影《怪物》,其香港票房還不足200萬港元。而馮小剛導演的作品,素來在香港市場的票房都並非很高,《甲方乙方》的香港票房只有5萬多港元,《天下無賊》有劉德華,但香港票房只有480萬港元,成為回歸後劉德華主演的在香港市場票房最低的作品,《夜宴》做足了宣傳,票房也只有828萬港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331/1552249.html
小黑大王
講真,係果套集結號叫好睇少少,但故事都係拉得太長。戰爭果部份直情係《大極旗飄揚︰生死有情》 o既爆炸組做的,一模一樣!馮小剛最近呢三套比較有話題,就即刻以為自己係大導演。可以去評價人地《海七》。如果馮小剛來香港參展,自己親自貼海報,我都會覺得佢謙卑。佢而家直情係才子陶傑成日講果一種「財大氣粗又充滿小農味道o既翻身農奴」,串到爆炸。你睇幾年前仲係響《功夫》度做個小角色博出位咋!
《非誠勿擾》好睇?對於大陸人,八成未去過日本北海道o既,咪好睇 lor。對於香港人咪當睇廿年前無線果o的電視電影,即係《日落巴黎》、《我在柏斯的日子》果o的靚人靚景 lor!
mum
坦白講,套戲並無在本港賣座的要素,雖然它拍得不错。不能說「土」,但這種以對白交代劇情的小品,對不諳內地生活方式的港人,尤其是年青人,吸引力肯定不大。150萬算有交代,許多港產片連一半都没有。老馮不明死因,正如大家不明套戲點解在內地大收一樣。老馮發老脾,因有內地票房壯膽。如果第日冇咗呢樣嘢,佢會學會謙卑、明理。
joe
個本中國不高興,馮小剛係米有份寫?
PK
講番正題,香港人絕不歧視大陸片。’色戒’在收香港收了4千8百萬,是07年最高華語片票房。如果純以票房為準則(其實有點說不通,不過這是馮大導的角度),港人何來歧視大陸片?
另外,單指電影而言,香港更無可能歧視大陸!我們會說窮人「妒忌」富人,但不會說窮人「歧視」富人,只有富人才有資格「歧視」窮人。現在大陸華語電影市場比香港蓬勃得多,所以香港人只可能妒忌大陸電影,而只有大陸電影人,譬如馮大導,才有資格歧視香港電影觀众,亦因此他認為自己有資格胡亂漫罵香港觀众,還顛倒地說香港觀众歧視大陸片。老實說,今天大陸人’歧視’港燦是非常普遍的現像。
正確的說法是:大陸片老土是事實!不存在歧視的問題。
我之前說過,我們不會說我們歧視強姦犯,我們憎恨強姦犯是因為他們犯下滔天大罪,絕非歧視他們。大陸片老土是事實,所以當我們說大陸片老土,只是把事實說出來,並非歧視大陸電影。
除了少數香港元素極高的大陸片,基本上都是老土的。這是大陸片多年來辛辛苦苦經營出來的實況:
大陸拍不到’無間道’,因為公安永遠都是好人。
‘色戒’大收,但別期望他們開拍張愛玲新作’小團圓’,還有誰敢再踩界?不怕以後冇得撈嗎?
要拍’鬼眼’,’午夜凶玲’,’不速之客’,’凶兆’,’驅魔人’,’見鬼’?對不起,電影不能宣揚鬼神之說。
大陸拍不了’蝙蝠俠:黑夜之神’,因為中國人洗黑錢是中國人接受不了的事,別說開拍,連引進播映都不能…造就了馮大導這些靠國家制度暴發起來的電影界大款,票房不滿意就罵起人來了。
別期望中國可以出一部’海角七號’,其一是中國人沒有權像台灣人操台北那樣操北京,其二中國人跟日本軍人談戀愛是賣國賊,糞青會給你好看的…雖然人民對著政府還是會草泥馬。
拍得到’頭文字D’嗎?大概不可,中國好東西多的是,誰要改編東洋鬼子的漫畫?
大陸居然拍不到’功夫熊貓’!星爺說功夫加足球有得諗,洋鬼子於是就功夫加熊貓,一樣有得諗。中國人就算諗到,都冇胆量搵國寶來玩。
‘黑社會’呢?心照唔使講啦。
大陸拍到’大逃殺’嗎?對不起,政府是不可能這樣對付國民的,會給河蟹掉的。
大陸就是拍不了’卧虎藏龍’那份灑脫。你看大陸的古裝武打片就硬是要表達什麼政見,硬是要千軍萬馬的。赤壁2真是打到我頭都痛。
大陸甚至拍不到’職業特工隊3’,因為把上海小市民雜亂的居所真實地拍出來是泄露國家機密的!
正因如此,我們想也不想就知道大陸片是老土的。可能間中有部筍嘢,不過都冇乜心機搵它出來了。
shtmanhk
寰亞現時製作中的電影全皆是杜琪峰負責的非合拍片.
(南京,南京的本地發行可能是寰亞)
Paul ng
“頭文字D” 是中港合拍片.
’職業特工隊3’ 劇本係過到國內審批, 只是影片拍完後, 在內地上映時要被刪剪. (由於此片不是合拍片, 只是在國內拍攝, 故只需刪剪內地上映版)
Paul ng
“復仇”是合拍片- 不過並非中港合拍片, 而是香港/法國合拍片.
林超賢都曾稱讚杜琪峰一直以來為開拓外國市場所作出的努力, 更笑稱杜琪峄先知先覺; 現在香港影壇只有杜琪峰能隨意拍攝自己喜歡的題材, 不用受內地市場/審批規限.
PS; “復仇”有林建岳親自掛名做producer. (其他寰亞電影中, 林建岳只曾在”投名狀”親自掛名)
shtmanhk
不只林超賢,葉偉信也想走這條路.
shtmanhk
頭文字D銀都有份投資,四五年前內地民粹沒有現時這樣泛濫.
shtmanhk
賈樟柯勸馮小剛別激動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412/1597349.html
JJ
今天經濟日報另一專欄作家標題以”香港觀眾唔識貨”為題,再度確認”非誠勿擾”在香港成為滄海遺珠.劇本比香港片高出兩皮,心思慎密,對現代人觀察細心感性.同一個舒淇(另一部”遊龍戲鳳”),在馮小剛手上演出即高一皮,不由自主地由頭到尾會心微笑,未有半秒鐘停過.作家還說馮小剛罵香港觀眾罵得對.
綜觀本人認識真正看過此片的人(其實現在票房只有150萬,未看過的人大把),全部對本片皆讚不絕口,在此欄紛紛發言的版友本人也十分懷疑有多少人看過這部片.
本人也是在電影上映了三周後才入戲院看,而且原本也是幾乎放棄入戲院看的,不知為何那天突然很有入場意慾才即興看了,看後才對自己說好彩無放棄此部精彩電影.(再一次證明marketing和包裝宣傳的失敗)
JJ
補充少少,這位專欄作家今年約50多歲,是英國殖民地長大,政府傾向民主,絕非大陸人老左性格.
JJ
個人事後分析,”海角七號”挾著在台灣收過1億港元的票房數字和話題電影的身份來香港上映,在香港收700多萬,算是相當理想了.但如果”海角七號”是跟香港映期不差太遠或同步上映,又會否收到700多萬?
如果《非誠勿擾》狹著在中國收過3億5千萬人民幣強勢才在香港情人節前開畫,又會否把票房數字改寫?
發行的timing其實也十分重要.
shtmanhk
《非誠勿擾》發行的timing 不是重點,標榜中國收過3億5千萬人民幣也不會把票房數字大大改寫.
上情人節更有可能步那堆’愛’字片的後塵
may
(非誠勿擾)確是一套值得一看的電影,她真的使我一便看一便會心微笑.
JJ
你說的或許會是對的.不過《非誠勿擾》跟一眾”愛”字電影的質素高出幾班,看過後才有這份感覺.
《非誠勿擾》的宣傳包裝基本上無一樣東西能吸引香港觀眾入場,永遠只有入戲院看完部片後先知是好看和好片.未看過的觀眾十分十分困難找到一個會入場的藉口和動力.如果此片的發行落在安樂手上,不知安樂會怎樣宣傳和包裝?
shtmanhk
《南京南京》票房一億六還賠錢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615/1809817.html
shtmanhk
馮小剛再批香港片商觀眾排斥大陸電影:「他們說看不懂大陸電影,那講英語、日語的就看得懂啊?瞎扯淡嘛」!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618/art_id/31717684
shtmanhk
《非誠勿擾》全台只有7個電影拷貝.
shtmanhk
《非誠勿擾》台灣首周票房約30萬港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701&sec_id=462&subsec_id=830&art_id=12937352&cat_id=6802138&coln_id=6802139
shtmanhk
好文:內地票房隱憂,還只是表面繁榮?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831/209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