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影展是否商業化

近年香港國際電影節轉變播放及活動模式,不少觀眾指電影選擇非主流電影不足,電影節商業味道過濃。

不過觀乎全球影展的情況,其實這種商業化的情況可算是十分普遍。
 

所謂的商業化,廣義的可算是電影節接受商業贊助。例如有大量贊助經費及活動等。這個情況,在全球各大影展可算是十分常見。

至於狹義的商業化,便是指電影節傾向選取以商業市場為目的電影,因為對於非主流電影缺乏關顧。然而,電影節選片是以質素為本,到底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市場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情況。

其實說到底,電影節本來的目的,不一定是選取最佳的電影,因為最佳的電影也許因為各種因素而未能捕獲。而且現代電影節選片每每根本不只是從電影本質出發,當中涉及很多周圍關係的考量,甚至因此而作出的一些條件上交易,這些「商業化」情況,也許比實際上選上了為商業片的情況更為嚴重。

Previous

長洲戲院:不是五場播放?

Next

對外溝通門檻:英文片名

2 Comments

  1. Ryan

    阿卜:的確如此。

    阿卜 :
    部分電影節0既存在本來就係trade片。商業化唔一定係壞事,我覺得問題係商業化0既副作用(例如映期變動等),令影展變得不倫不類。

  2. 阿卜

    部分電影節0既存在本來就係trade片。商業化唔一定係壞事,我覺得問題係商業化0既副作用(例如映期變動等),令影展變得不倫不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