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三月六日》:常識欠奉,搵戲來做

Picture

今年的「鮮浪潮2011」以相若的主題放在同一節目裡放映,雖然可以方便觀眾選擇,可是同時亦令相若主題的電影高下立見,同樣是拍攝遊行與示威的素材,公開約的黃進參賽電影《三月六日》足見對電影運用與主題表述欠缺應有的常識與處理。

《三月六日》先以三月六日一眾示威者於中環示威,最終被警方拘捕,扣留在北角警署的過程中,當中示威者與警察在等候影印口供文件的過程中各自表述立場及討論,由示威人權到社會議題無所不談。

其實拿著一個空間以營造仿如「十八樓C座」的探討環節,於去年鮮浪潮黃穎匡的《同根》也曾出現,惟戲劇性與質感欠奉。不過《三月六日》的問題則更為嚴重,就連基本的場景設定也欠缺常識。片中以百多位青年被扣留於北角警署的故事,聲稱由於人數眾多,要使用飯堂來錄口供。可是,飯堂滿佈摺椅,而包括胡椒粉等調味並無收起,根本沒可能充用錄口供的場地。與此同時,警務人員於執勤時,也不能對著被扣查人士有如斯長的對白及仿如閒話家常的討論。

另一方面,片中聲稱因為影印機壞了,只餘一部影印機影印口供,需時極長,不過其實一般警署也會有多部影印機,可見編劇為求「搵戲來做」,不惜以智障方式設定場景,犯下基本錯誤。有趣的是,當片中背景的各檯被扣留人士與警務人員全程在錄口供之時,主角的一台可以不停地「吹水」,未知是否仿傚了《潛行凶間》來個不同層面時空似的。

一眾青年在演繹對白方面,就仿如「爆屎渠」般提供唸書比賽一樣,而且採用不斷重覆的語句表述,反映了導演對主題表達眼高手低,完全忽略政治素材拍成電影時需要提供恰當的接入點,其煩厭程度可算是今屆參展作品的前列位置。一眾演員對對白與意念處理,猶如洗腦一樣。當中其中一名年青警務人員的眼神,看起來則仿如是同性戀一樣,未知是否有關素材太過想拍關係,將觀眾需要消化內容的情況全都拋諸腦後。

字幕方面,電影雖然在基本字幕中、英文水平不弱,可是字體卻時大時細,有些時候更出現兩行英文字幕,讓觀看英文字幕的觀眾十分辛苦。而字幕只以白色欠缺處理,在白背景下猶如隱形一樣。

整體而言,《三月六日》是一部拿著社會題材囫圇吞棗的電影,電影為求設計一個像「城市論壇」將青年與警務人員討論廿多分鐘,不惜得過且過胡亂設定環境,對警署認識全無。而演員表述對白就好像自說自話,沒理會觀眾解讀一樣,全片基本上是「搵戲來做」。以此充作社會素材電影來說,只屬於低手水平的做法。在同類作品一起放映時,更顯得相形見拙。

Previous

周末票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衝破六千萬

Next

速看短片的經驗

3 Comments

  1. Lo

    Ryan, 似乎你對整個空間佈局有著很大的評擊。是呀,內裡所出現的一切都是荒謬非常,在飯堂錄口供如是,影印機壞了要全世界乾等如是。但最可笑的是,當晚情況確是如此不堪。

    那夜我也是中環的示威者,我雖沒有被捕但也在北角警處外聲援至翌日早上,從朋友得悉警處內情況,和《三月六日》所描述的十分吻合。我看見Ryan對導演有著如此猛烈的評擊感到不解,筆者何以如此肯定當晚不能在飯堂錄口供,何解調味料要被收起?為何只餘一部影印機?這些問題是值得被提起,但不是用以攻擊導演,反之是應該用以質疑香港警察。
    在面對《三月六日》如此對時間空間有獨特指向性的作品,似乎筆者在怒插他人沒有基本常識之餘,也應該拿出一點基本的求真精神吧。在批判別人「對警署認識全無」之時,也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從小到大對警察的想像是從何而來。

    p.s. 另,筆者認為警務人員執勤時”有如斯長的對白及仿如閒話家常的討論”。我想告訴你,即便是示威現場,警察都會有意無意間與示威者閒話家常,所以在漫漫長夜,我不意外這檯人會有著如此對話。

  2. 未知筆者是否沒有留意時事,加上下筆倉猝未及先做資料搜集,因此被所謂「常識」掩蓋了批判性思考。

    今年三月六日反對財政預算案大遊行完結後,示威者堵路,及後警方大規模拘捕113名參與示威的人士。北角警署的口供房不夠應付百多名示威人仕,因此轉到飯堂錄口供,而當晚影印機壞了,所以示威者等了好幾個鐘頭才能離開(對比起短片才半個小時,現實才荒謬吧)。這些資料能在網上找到,當天過後在獨立媒體和facebook都廣傳示威者的文章,紀錄當天「欠缺常識」和「智障」的情形。到飯堂落口供,飯桌上放著調味瓶、影印機壞了讓所有人乾等、警務人員在執勤時閒話家常,這些筆者認為如斯過份的謬誤,卻通通是真實的。導演將事實呈現,卻被如此抨擊,其實這點很值得反思。為何筆者在面對此短片的場景設定時如此反感,認為是「得過且過胡亂設定環境,對警署認識全無」?因為所謂的「常識」?而我們對於警署、警察處事的「常識」又是從何而來?那「常識」與事實不符時,何以筆者會站在「常識」的一邊,而沒抱著求真的態度多問多思考,就倉猝以「智障」一鎚定音?

  3. 另外,筆者說「有趣的是,當片中背景的各檯被扣留人士與警務人員全程在錄口供之時,主角的一台可以不停地「吹水」…」。我覺得有趣的是,為何筆者認定每個示威者的口供都要一樣的長(或短),示威者可以表示沒話說就錄完口供,也可以雄辯滔滔,有何出奇?

    至於青年演繹對白「就仿如「爆屎渠」般提供唸書比賽一樣」,恕我未明白何謂「爆屎渠」般念對白,我倒是覺得此比喻毫不易明又嘔心。青年不斷重覆相同意思的語句,卻正顯出他對社運的一知半解,這在他跟哥哥對罵時都可見,他雖有熱血卻流於幼稚。我和朋友看的時候對於內容的消化都沒大問題,每人對片中所述的政見立場都有不同認識,也許筆者覺得囫圇吞棗,就更應多了解各種不同理念吧。短片只是輕輕簡介各人立場,有關示威者所說的抗爭,和保守派人仕愛好的和諧,到底每個人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是怎樣,又應如何達至,不是看完短片就算,應多看文章充實自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