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UA院線可算是走向時代的尖端。繼率先宣佈於一月三十一日至二月十四日期間將票價上調五元正後,最近又再獻新猶,就是向全港觀眾送上「新春『休』惠」。
新春「休」惠不是指有特別優惠,反之,於年三十晚上六時起至年初四的假期期間,所有購票優惠一律暫不提供,而且今回絕對是童叟無欺,因為連長者、學生及小童優惠也沒有。新春「休」惠,實為「新春休想得到優惠」也。
這種做法,明顯看到UA的歛財程度,實為各院線所望塵莫及。
試想一下,假設一家四口,包括成人兩位、學生一位及長者一位去UA朗豪坊看首場電影,標準票價六十元、長者十元、學生四十五元,合共一百七十五元。可是大年初一看《長江7號》的話,不只甚麼優惠也沒有,每票更上調五元至六十五元,合共需要二百六十元,結果要多付八十五元,加幅接近五成。
新春佳節,UA戲院真的十分明瞭發財之道,真的想在觀眾口袋裡「發新年財」。大家會否響應這個新春「休」惠?
Ryan
查斯特:其實戲院這種手法,真的深明賺錢之道。對電影票房是好是壞亦難以預計。
Ryan
DMA: 相信屯門區先爆院的,會是巴倫紐米及凱都了。
Ryan
阿橙:一家人去睇戲,個個俾多十幾廿蚊,小數怕長計。
Ryan
杜絲先生:新春期間食肆也來「特貴價」,相信二百幾蚊食餐飯也不易。
Ryan
3B:如果打八號風球就加價,似乎像是坐地起價居多囉。
Ryan
purplebaby: 其實只是一個新春發財活動而已。
Ryan
維達:零七年新春曾到屯門新墟一遊,巴倫紐米的人龍,在戲院外轉完一彎又一彎,實在「經典」。
Ryan
華仔:的確,當日在豪華,可用廿元看《投名狀》,實在超值。
Ryan
JJ:的確,UA院線那種「進取」的票價,實在懂得去「歛財」。
Ryan
JJ:有時都睇地域,例如近日開的UA屯門市廣場,銀幕實在高得嚇人。
查斯特
農曆年出街不是小查的習慣,因為所有東西都貴很多,如非必要,還是趁過年前買定,看戲?看VCD/DVD咪算law XD
DMA電影紀念品平台
相信新春期間,The Grand Cinema會爆院。
新春期間絕對不去UA………
阿橙
Ryan…回想我幾年前o係UA朗豪坊睇韓城攻略已經冇學生優惠
新年高高興興一定好少仲計較果十元八塊…
不過而家加長左就真GE
杜絲先生
擺明掠水…..一家人二百幾蚊睇場戲不如食左佢好過
3B
UA其實係唔係Ultra同Add咁解?成日加,第時唔知會唔會連打8號風球都加
purplebaby
原来这个ADJUSTMENT是up,不是down啊
又开始“抢钱”行动了…
維達
不只,本人居住屯門,只是07年農曆年,求一張戲票已十分難。
年初三,下午三時排隊,排了足足一小時,才買到兩張當晚九時正的”翻生侏羅館”戲票,還要是前數行。
可見屯門區內戲院需求十分大。
因此屯門UA開業,無疑有效舒緩情況。然而,屯門UA在缺乏大型宣傳、票價較貴下,開業後銷售情況一般,不少人依然走到凱都/巴倫紐觀賞電影。
幸好的是,相信區內三間戲院,在農曆年不會加票價。
華仔
與其去UA朗豪坊睇《長江7號》的話,不如到附近豪華睇,新年不加票價,45元,長者小童30元,一定有位唔會爆銀幕大,是不錯的選擇,2月3日早場20元
JJ
其實在香港眾院線當中,UX給本人的感覺一向是最昂貴的,他們一直是走這個路線,戲院內樣樣東西都較貴,這也是他們能生存到今天的”成功”原因之一.一直不肯以低價做cheap院線的形象.記得ifc palace仍未開張,ux金鐘幾乎是獨家的時侯,他們夠膽收85元一票,大約應是2000-2002年左右.當時一般最貴的戲院是60元-65元.但本人認為他們的策略是成功的,因住在這區的居民,拿85元看一部電影是無所謂的,他們捉得到揾錢的良機.曾有想過,如果由ux monopolize了ifc和金鐘,現應是收90-100元一張票(未計另加價).
JJ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本人一直甚少去ux,因戲院設計不及其他院線.少有劇院式座位.旺角那間是有此形式座位,但銀幕卻放得太高,要坐最後2-3行才看得舒服,坐低一點便要抬高頭看.
MM
其實…我諗唔止 UA 會係咁~
因為我冇記錯既話,
年年農曆新年 UA、百老匯、MCL 都會停信用卡優惠,
同埋學生、小童、長者都係唔會有優惠,
所以唔係淨係 UA 先會咁,
只不過今年唔知仲乜 UA 係咁早講出黎而已~
至於百老匯院線,
都會同 UA 一樣加 $5,
不過 IFC、AMCPP 會加 $10~
至於奧海城、九龍灣、嘉湖銀座就唔加價~
JJ
本人現在反而有時喜歡到新寶院線部份戲院,旺角新寶,總統,豪華(勉強OK,曾有一段時間聽到樓下DISCO聲,不知現在如何?),原因是,聖誕節期間在總統仍只收60元,加上始終算新戲院,音響也OK,價錢相當合理,而且較易買票.
JJ
在此順帶談談各大院線發展的歷史,只從90年代說起,嘉禾是發展得最佳質素戲院的一家,大華,紐約,新海運,利舞台等,座位和音響質素當時一直領先同業,海運更是當中表表者,是最早期一間有劇院式座位的戲院之一,接著跟Village Roadshow合作,更強化了戲院的質素,組成GV戲院,當時的GV荷里活6間HOUSE都是以劇院式座位,而且價錢相當合理.到嘉禾線看電影一直是本人首選.可惜嘉禾近年已停止在香港投資戲院,改在台灣,大陸,泰國等東南亞地方投資,這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因香港戲院已達飽和程度,難有大增長,最致命是租金高,跟本不是一個戲院理想發展的地方(從生意角度).這苦了我這等香港的觀眾.百老匯院線90年代初期戲院的質素不算好,設計也不好,但百記肯與時並進,先改建其下戲院為劇院式座位,再打造品牌PALACE,現在的APM,IFC,AMC各方面的質素都比90年代大有改進,改建當中以荃灣百記最好,有APM的水準.UX的戲院設計不知什麼原因,總不能百分百乎合心意(連新開在九龍灣的戲院設計也相當差勁,本人去過一次決定以後不再去).前文也有提及.洲立算是經營院線的新手(不計以前經營碧麗宮),但自JP後,也是不錯的,起碼在音效和座位都頗滿意,到最近新開的Grand Cinema,在硬件上絕對是新開的戲院的領導者(House最多,音效系統最新,地點理想),只是暫時一些管理和服務的問題,要時間去磨合.
維達
MCL洲立算是近年最積極拓展影院市場的院線,單單07年便已開了”4D影院”、”The grand cinema”。
院數更由12個大幅增加為25個,2008年更會在德福廣場興建影院,相信有望成為本港三大院線之一。
洲立的舉動,相信是確保公司所發行之電影有足夠院線上映,當然亦對本港市場前景仍樂觀。
個人而言,除了一些位置欠佳,設施差亦未能改善之舊影院有倒閉危機外,大部份影院亦相當有市場。縱使香港影院市場接近飽和,但戲院仍經常出現一票難求之情況,相信低谷已過去。
往後日子,戲院院數仍有增長空間,因現在許多大型商場或新型商場都相信,必須興建戲院以挽回人流。
屯門市廣場以及德福廣場便是好例子,The grand更是一大例子,假若沒有影院的話,相信Elemants的人流已大幅下降……
JJ
不如大家談談沒有設戲院的大型商場,本人認為最大的可惜是荃灣愉景新城,荃灣長期以來只有百老匯獨市,真不明白愉景新城當年為什麼不加入戲院.如果大家有意見,歡迎提出有那個商場沒有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