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地的獨立製作能走上大銀幕的為數不少,繼葉劍峰的《金不換》和蔡敬文的《不設房》後,曾翠珊的《大藍湖》選擇以自己長大的西貢蠔涌為背景,以一名女子重回舊居來嘗試表達情懷。
《大藍湖》以年青時於歐洲舞台工作的張麗儀(唐寧飾)因心儀的劇目未能開成,於是回港 到西貢蠔涌的老家,碰巧爸爸到了英國之時,只有她照顧患上了腦退化症的母(覃恩美飾),同時亦遇上了兒時同學林進(周俊偉飾),兩人在蠔涌的期間,看到了多年後改變的面貌,卻同時令他們想尋回昔日他們在回憶裡的大藍湖。
相比起其他獨立電影來說,《大藍湖》看起來有點想偏向藝術的層面,當中於節奏方面較慢一點,也將其重心放於景致方面。電影採用數碼拍攝的模式,雖然在條件上有所限制,但呈現的蠔涌景色仍看到箇中的努力。在電影進行的同時,也加進了當地村民對於所居之處的憶述,希望可以增強觀眾對該處的情懷。
從故事上看,電影雖然以節奏緩慢為主,不過在此看來於細節上更需盡力。相比起前作《戀人路上》於故事呈現十分薄弱,《大藍湖》 在香港藝術中心全力協助並參與監製工作下,敘事層面有所進步。然而在其手法方面,則與前作相若。這點也許反映了曾翠珊日後即使於同類素材發展,也需要尋求新的方向。
從演員方面上看,三位演員的表現各有不同。當中飾演媽媽的覃恩美表現最為理想,飾演腦退化症的媽媽在行為以至舉止都算對位。尤其與唐寧的女母對手戲更顯示其功力。周俊偉的演出由中段開始出現,相比之下屬於戲分較少的角色,角色本身也對周俊偉要求不高,表現則在預期之中。
相比之下,唐寧在電影裡的演出,也許反映她對於獨立電影的揣摩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麗儀的角色算是全片的靈魂所在,不過從表現上看相對較為吃力。與覃恩美一起高下立見,與周俊偉一起的戲分表現相對理想,但當片中需要自己去演繹一個扮視障人士在茶座的情況,卻實在假得有點過分。電影於唐寧間歇在情緒上出現失準的情況,其實這點未必是在演員方面出現問題,也許同時反映了導演對於調較演員表現方面仍需多花功夫。
整體而言,相比起前作《戀人路上》來說,曾翠珊於新作《大藍湖》於故事敘事上有著不少的進步,而電影基本上算是表達到其對於西貢蠔涌的情懷與景致。然而,電影同時分映了曾翠珊於表達手法方面缺乏多元,對於演員的臨場發揮也未有好好把關,令其發揮十分參差。還望導演日後再開新作之時,可以對於可進步的地方有所加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