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講。鏟。片」不是甚麼當年今日,但是今天想談的就正正在去年差不多時間發生的院商罷播事件。
去年五月初,一眾院線均排上由華納發行的西片《海神號》,無論是UA、嘉禾、MCL、百老匯都紛紛掛出其宣傳物品,就連地鐵站的廣告,也標明約三十多間戲院上映。不過,正當電影在去年五月三十一日開畫日前數天,除UA外,其他院線不尋常地在預售五月三十一日電影時沒有《海神號》。
當時到多間戲院看個究竟,百老匯不少戲院卻特地貼出告示,標明「本戲院將不放映《海神號》」。結果,嘉禾、百老匯及洲立旗下的MCL院線均沒有播放《海神號》。
這個做法,片商亦大失預告,結果海神號開畫人只得十二間戲院播放,開畫票房僅得廿一萬,實在十分難看。
這類情況,在業內其實並不尋常,因為結果就是一個院商及發行商齊齊「雙輸」局面。
大家不妨猜一猜,到底發生了甚麼事?稍後開估。
Ben
聽聞因為拆賬傾唔掂,唔知係咪
舊年我都冇睇呢齣戲~
Tuss
因為周二無得平。
Ryan
Ben: 的確係關乎戲院商同片商之間的拆賬問題,當時片商食水深,結果一拍兩散。
Ryan
Tuss: 《海神號》周二一樣有得平喎。
小夢
哈哈,完全無印象添。
Jess
上年無乜留意電影…所以唔清楚= =
ryanlob
拆賬問題
只得ua及華懋線肯減少本身戲院收入而分多d比片商, 結果得不償失…
Ryan
ryanlob: 但若院商當年不企硬,可能更多戲院已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