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出,敬希垂注。)
看到這一個標題,大慨很不少的「講.鏟.片」的讀者們在想,到底是那一回事?其實筆者一直都有聽開某電台的電影節目,已維持近乎十年的時間,就算在澳洲的期間也會利用電腦連線收聽該節目。時至今日,該節目的長度由昔日的兩小時變為近這幾年的一小時,節目內容與水準,相對跟著節目時間一同收縮。
數星期前,正當筆者從收音機中聽到該節目的主持人們介紹一部當時剛上映的澳洲電影《色謎睡美人》時,筆者很清楚地聽到主持人們說此片的導演,是《鋼琴別戀》的珍甘比茵(Jane Campion),那時筆者大叫起來!因為此片的導演,其實是澳洲小說作家茱莉亞李(Julia Leigh),而非珍甘比茵。而令筆者最為驚訝的,就是主持人以很肯定的語氣把導演的名字說出來,往後也沒有更正,很明顯是主持人們只對著傳媒稿件讀,而沒有再作資料的跟進,這絕對是帶來錯誤的訊息給予觀眾與聽眾們。
除了這一點外,還有另一次是讓筆者更為難堪的,也是出自同一位主持人。話說主持人與嘉賓主持們正在談論金馬獎的提名名單,當講及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單時,主持人突然興奮得跳起來,皆因提名名單當中,有主持人十分鍾愛的劉德華份(提名電影為《桃姐》),筆者聽到時,還以為他是得獎的一位;反而當主持人講及最佳女主角之時,同樣憑《桃姐》提名的葉德嫻則沒有那份興奮感!筆者想藉此跟這位主持人說,不是每一位聽眾與觀眾都是喜歡劉德華的,筆者正是不喜歡的一位,主持人的興奮不能代表所有聽眾與觀眾們的興奮!(筆者反而覺得王千源憑《鋼的琴》提名最佳男主角開心過劉德華獲提名的!)
作為一位節目主持人,其實是否應該於開始節目之前,做足一些準備功夫先呢?有時候難免傳媒稿件也會有出錯的地方,上網找找一些資料,其實不會花太多時間;加上主持人也不應該抱著太大的主觀角度,說出自己的心聲,這顯得節目更沒有資訊性可言之餘,顯得節目只是自話自說,說服力大減。要是節目變成這樣子,主持人未免醜態百出,還可以吸引聽眾一直留守嗎?
按:筆者所談及的只是該節目的主持人,不包括嘉賓主持。而筆者暫時再沒有聽該節目了,要是節目主持人有幸閱讀此文,好好的自我思考一番吧!記住一點,「你的興奮不代表所有聽眾的興奮!」
Ken Resurrected
Radio personality stating wrong facts is hardly any news. Even a famous political satirist on CRHK occasionally do the same, but I get used to it. Sometimes even I do quote wrong facts, so I can’t complain.
Most importantly is we can hardly taking everything on face value anymore from today’s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