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每逢出席大大小小的電影場合,從首映、優先場、記者招待會以至討論會,不論是商業電影獨立製作長片短片,均會碰上串燒三劍俠。他們總會坐在頭幾行,聚精會神留意講者的說話,間或舉機拍照寫筆記。我之所以對他們印象深刻,一方面是欽佩他們消息靈通,另方面我知道他們不是受薪開工的傳媒,但他們投入認真的程度,着實與一個全職的電影工作者不遑多讓。
當中我比較清楚Ryan的背景:我倆大約十年前在釜山電影節第一次碰頭,說到韓國電影,Ryan可以滔滔不絕說上一句鐘;我還知道他在工餘以外,自資學韓文看韓文買電影DVD,每年十月便會申請年假参加釜山影展……
幾年過去,原來這位韓片狂熱份子還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講鏟片》的網主。
在工作以外,每天騰出時間心思,沒有資助沒有廣告沒有財團撑腰,六年來獨自營運一個有內容有態度的電影網誌,着實不是一件易事。從來也欣賞這種狠勁、堅持。
「警告︰本網誌內容可能令人反感,如閱讀後有任何不適,請馬上停止閱讀。」
因為這種自主的背景,令《講鏟片》可以暢所欲言,捐窿捐罅發掘新題材,從新舊片點評、電影票房分析、海報設計等等,林林總總……以自家角度自家手段定期出稿,幫忙監察香港的電影圈。某次跟杜sir在ADC開會,席間他也提起《講鏟片》,可見網誌開始受行內人留意。
乘着《講鏟片》六周年誌慶,Ryan自資包場放映《狂舞派》,邀請讀者友好,公諸同好。引用電影的一句對白:「為了XX,你可以去得幾盡?」。如果將XX改為《講鏟片》,不知道Ryan的答案會是如何?我以為他應該跟《狂舞派》裡熱血的舞者是同出一種「質地」。
我對Ryan印象深刻,還源於他對本地獨立製作的支持。每年三月ifva festival的入圍競賽部份,Ryan一定會買票入場做座上客,還帶上紙筆做筆記。言談之間,我知道他對其他獨立電影節同樣支持。即使今年初Ryan因為擔任我們公開組的初選委員,大可以持影展證免費参與我們的活動,他依然堅持要自掏腰包,買票入場,套用他的說話,原因就是「想以實際行動去肯定創作人、活動搞手的用心」。
謹祝《講鏟片》六歲生日快樂,繼續去盡!
鄺珮詩
「講。鏟。片」按:鄺珮詩畢業於香港大學,後在英國修畢文化及媒體研究碩士學位課程,多年來為電影以至媒體藝術不為餘力,現為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總監,同時也有參與曾翠珊執導的《大藍湖》監製工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