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Alex專欄:淺談台灣電影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登,敬希垂注。)

由於近年愛了台灣這地方,筆者最近也愛上看台灣電影作品,不論是長片、短片、還是紀錄片,都喜歡於銀幕與從影碟上慢慢欣賞,當中看到不少的經典台灣國片作品。

要說台灣電影的導演,香港觀眾大慨會認識的有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陳國富、吳念真、張作驥,以及近代的魏德聖、蘇照彬、陳駿霖、鈕承澤、程孝澤、戴立忍等等,他們執導的作品均有其個人風格,可謂有其個人的特色,尤其侯孝賢與蔡明亮的作品,均擁有其個人的標記。

台灣電影也有新浪潮時代,稱為台灣新電影運動,當中參與的導演包括侯孝賢、楊德昌、李安、蔡明亮、吳念真,以及王童、柯一正等等,當中由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與陶德辰執導的《光陰的故事》就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始源,直至楊德昌的《麻將》便完結了長達十四年的台灣新電影運動。

要說揚威海外的台灣導演,不得不提李安,他執導的《囍宴》與《飲食男女》均於奧斯卡金像獎獲提名最佳外語片,而《臥虎藏龍》就奪得最佳外語片外,更是首部華語片獲最佳導演及電影提名,確是華語導演的第一人,後來他更憑英語電影《斷背山》成為首位華人導演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運動當中其中一位重要的導演楊德昌於2007年於美國去世,他留下不少精彩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更是筆者喜歡楊德昌的作品之一,他的遺作《一一》直到今天仍沒有機會於台灣本土正場上映,對於台灣電影來說,這是不是一個遺憾嗎?

今天的台灣電影,除了由當年新電影運動導演參與外,還有一班後起新秀,他們的作品均有突出的表現。最近由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將於參展威尼斯影展,讓台灣電影再有機會揚威海外的機會,相信有助台灣電影日後的發展吧!

Previous

海外參展的條件

Next

周末票房:3D電影贏票房與入座

6 Comments

  1. steven

    謝謝ryan對台灣電影的推廣,近期的新導演最看好命運化妝師的連奕琦,他也在豆導的情非得已中飾演本人

  2. Jalen

    台灣跟香港在文化背景上的差異,以致台灣電影不似港片這般快節奏、商業化,取而代之是濃厚的人文味,敘人、敘事、敘內心轉折。也因為這樣的文化差異,以致台灣電影在敘事總會比較隱喻內斂,不若港片般直接、有勁兒。所以在90年代港片在台全盛時期,台灣電影僅屬於小眾市場,除了少數知名大導有一定票房號召力之外,若論商業片,不若港片精緻過癮,若論劇情片,市場的普遍接受度又不夠高,台灣電影也是走過了一番掙扎,直至近來台灣新一代導演比較能夠在人文跟商業取得較好的平衡,讓饒富內韻的電影看起來也不會太悶。
    PS.楊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及侯導的”少年耶安啦”是個人認為台灣電影裡描述時代背景社會現象的少年黑幫片(即港片的童黨類型)的經典啊!

  3. steven

    少年耶安啦是徐小明的作品喔

    Jalen :
    台灣跟香港在文化背景上的差異,以致台灣電影不似港片這般快節奏、商業化,取而代之是濃厚的人文味,敘人、敘事、敘內心轉折。也因為這樣的文化差異,以致台灣電影在敘事總會比較隱喻內斂,不若港片般直接、有勁兒。所以在90年代港片在台全盛時期,台灣電影僅屬於小眾市場,除了少數知名大導有一定票房號召力之外,若論商業片,不若港片精緻過癮,若論劇情片,市場的普遍接受度又不夠高,台灣電影也是走過了一番掙扎,直至近來台…

  4. shtmanhk

    侯孝賢的 悲情城市 也相當具代表性,九十年代中港台華語電影質數之高堪稱近代之最.

  5. Tony

    魏德聖將於8月20日來港在九龍灣某書店舉行講座, 當然是宣傳《賽德克.巴萊》.

  6. Ken Resurrected

    Hurray Taiwan, a country which had seen lots of risk-taking in film subjects. They may be slow moving, but more rewarding.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churn out more good quality movies showing human condition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