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碼拷貝愈來愈流行,對於電影相關行業造成不少衝擊。就連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放映也受到不少的影響。
當中影響之一,就是或對場地與票房造成衝擊。
一直以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選擇場地時,主要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旗下的場地。主要原因除了租金較低外,而且部分場地和香港大會堂或香港文化中心可容納較多的觀眾,如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最多便可容納約一千七百名觀眾,也有場地舉行相關的儀式。
然而,近年數碼拍攝也成大勢,今年電影節近三分之一的電影,便是以數碼格式提供,當中包括HDCAM格式及一般商營戲院使用的DCP格式。
可惜的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旗下的場地本身並沒有數碼放映的器材。近年來電影節每每需要借用巴高公司的器材,方能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播放DCP與HDCAM格式。而在香港科學館這類場地,也只能改以Digital Beta格式放映,質量與高清數碼有點距離。
但是,在DCP普及的情況下,除非康文署願意為旗下場地加裝數碼放映,不然電影節也只能租用商營戲院如UA院線或The Grand進行放映,不止租金有所上升,而且每場能容納觀眾也大幅減少,令成本有所影響,同時為票房帶來極大的壓力。
面對如斯的衝擊,電影節又可以處理?
當中被動的方法,也許是期望康文署可提升場地的放映,不過這點非電影節可以控制。雖然繼續借用巴高公司的器材也是方法,但是器材數目有限,在數碼制式日多的情況下,並不能解決問題。
另一個解決的方法,就是跟戲院討論租賃事宜,當中包括可以租用整家戲院的場次作電影放映。不過畢竟容納觀眾數目有限,最終票價還是有上調的壓力,因為目前電影節使用的戲院,不少的正場票價已達七十元甚至七十五元的水平。
到底最終電影節的發展又會如何,真的很視乎康文署能否協力提升設備了。
Tony
題外話一則: 上月金像獎入圍放映,因太空館演講廳器材所限,是拿一張低清內部用DVD播,本人立即離場,很可能以後都看不成此片,而科學館放的龍門飛甲,那一場最後更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