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id-1410064208310.jpg

今時今日,香港電影在本土喜劇上來得投入,當中粗口橫飛也不在乎會否被列為十八歲以下不淮觀看的第三級別,即使是II B級別也可以出現十數個粗口字眼。但是昔日當粗口仿如與II B級別絕縃之時,其喜劇又有另一個處理方法。


觀看王晶九十年代的不少電影,例如兩個《鹿鼎記》以至《超級學校霸王》等,很多時都出現極為粗鄙的用字。只是這些用字一來是點到即止,二來怎樣去說也好,絕會是以粗口諧音處理,頂多也能說是粗俗,技術上並不構成粗口。

近年港片對於粗口的應用多了,當中彭浩翔《出埃及記》有粗口字也能在II B級別過關,而肆無忌憚大量供應的《低俗喜劇》竟創下三千萬的票房佳績時,不少電影製作人甚至視粗口為票房靈藥之一,這類諧音食字的創作倒不如前,但仍令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