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浪潮舉辦九年,雖然現時主辦的香港藝術發局已再三叮囑參賽隊伍在提交參賽作品時,需要為英語對白電影提供中文字幕,非英語對白電影則需提供中文及英文字幕,可是每年仍出大量字幕錯漏出百出的作品。也許,不少參賽者不太理解其短片字幕的重要性。
有些參賽者也許覺得字幕屬於「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的情況,故此只為應酬而弄。有些則因為製作日程過緊,未及提供理想質量字幕。的確,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英文字幕不太注意,有時甚至成為不少外籍人士研究香港電影的趣味所在。但是,鮮浪潮的字幕,絕不屬於這個類型。
有些參賽者也許覺得,拍畢的鮮浪潮作品也只會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兩場,當中又以自己好友為主,其他的又懂粵語,幹嘛要看字幕?
然而,短片一如其他電影,也會有參展的機會。當一部短片踏足香港以外,即使是台灣和中國大陸,他們不懂粵語時,便需倚靠其中文字幕來理解電影內容,而其他地區則會靠其英文字幕。情況就有如絕大部分不懂韓語的香港人要靠看字幕理解韓語劇集和電影一樣。
在這個情況下,倘若字幕跟電影內容出現歧義的話,便會影響看字幕來理解內容的觀眾對影片的詮釋。而錯漏百出的字幕,又有礙觀看。倘若錯得過分的話,觀影者自然也沒心再看下去。曾幾何時,一部拍得不俗的短片,去到影展時便因為其字幕水平低落,最終無法參展,這是十分可惜的事。
其實,鮮浪潮的評審,也有外籍人士,他們也需要靠看字幕來理解電影。何以參賽者沒想過這樣情況?對於中文字幕,以錯漏百出的粵語字幕出現,對於香港觀眾也同樣「眼冤」。
有些導演因低估自己的作品,沒想過有參展機會,便對字幕掉以輕心。可是,要提供一部優質作品,需要對每個環節細心留神。對於字幕一環,也應加注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