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id-1428811807797.jpg

香港明明是一個以粵語為主要語言的社會,但是不少家長為求甚麼兩文三語,結果明明自己最熟悉的是粵語,但在家中卻迫自己及自己的子女去講不是母親的英語與普通話,結果問題逐漸浮現。


普通話教授中文的問題,於近期兩個例子看到。其中一個網上流傳的例子,便是不懂得蕃茄這個粵語用語,只懂西紅杮。而另一個例子,便是報章報導有小學生不能以粵語默寫中文,只能以普通話默寫。

家長常常掛在口邊說甚麼學好兩文三語。結果,現在就連自己母親粵語變成最弱的一項。

回想過去,當這班家長還是小朋友的時候,那時沒現在般功利教育。大家在幼稚園課後不用上幾個興趣班又要十八般武藝,而那時也不留行乜代教育的補習社,課後不用每天也要補兩科三科之類。但是,大家還是過後不太差。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學習發展和需要。倘若我們只是一味看成績以強行催谷,其實只是一個偃苗助長的景況。

說回正題,不少家長會因為粵語在將來看似市場不大而懶理。可是,粵語其實是本地溝通的主要語言。不能否認的是,粵語相當難學。難的地方就是用語具本地特色及時代感。不過,其實也反映了我們生活文化生動的地方。正當大家在擔心甚麼赤化之時,卻對自己的語言連學也不屑,實在相當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