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SRecorder

寰亞發行、泰廸羅賓與陳心遙監製、陳心遙與黃修平編劇,黃修平執導的《哪一天我們會飛》剛在香港上映。電影描述的其中一幕,便是片中九十年代中學時,黃修平同學拿了學校的錄影機回家剪接。也許會有部分觀眾或有疑問,何以拿錄影機來作剪接之用?


今時今日,無論是大型電影的剪接,以至低成本短片的製作,剪接的過程都幾不多全是於電腦進行數碼剪接,可是過去卻並非如此。九十年代,一部個人電腦差不多要談到兩萬港元之時,電腦剪接更是不太可能的事。

在那個年代,電影剪接主要是先行將影片沖印過後,以菲林按照劇情編排而接駁,令拷貝播放起來連接,便是剪接的工作,當中包括剪和接菲林的情況。而在電視製作上,電視台很多時以帶來作拍攝,後期製作也會用上特別的剪輯機。

至於一些獨立製作,雖然沒有專門的剪輯機,但是原理基本上跟電視台的剪接相距不遠。當年拍攝以不同類型的磁帶拍攝。當需要剪接時,便需要使用至少兩部錄影機進行。其中一部放上影帶作為成品之用,而另一部則是播放原帶。負責剪接的人,先播放原版,當發現合用片段時,便要按下錄影機錄製所需畫面。在錄播不用所需片段結合在一起,便成為早期的剪接合成。

以這樣的方法進行剪接,在家拿著兩部錄影機「左錄右錄」當然效果不會很好,但至少可以做到有關效果。還記得當年的ifva短片比賽,崔允信與黎子儉的短片《長途電話》便是以這樣的形式剪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