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審工從來不容易,特別是第二輪評審,他們需要在19項電影工種中在5強內選出最強的1位,專業評審團一般需要重覆將入圍電影再看才可以落票,好像今年各項入圍電影總數為20部香港電影及5部華語電影,評審需要看25部電影才會下定論。近年有些媒體就以小論大去評一些得獎人用拉票形式去拉個獎回來,但當你看清評選細則時,你便會明白要拉票的人必須遊走55位第二輪評審+13個電影屬會聯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才有勝數,如要玩[拉實票]的入圍人士的條件:首先要好得閒+唔洗做+四處拉四處求才可以拉足票數去贏一個獎項。


眼見第二輪評審在2月7號入圍名單公布後陸續上金像獎協會借碟重溫入圍電影,那就明白到作為金像獎的評審絕不是流於世俗,他們個個都是高手過招,好像兩天前碰到幾位第二輪評審到協會借碟,主要動求借某部某部電影,他們要看的是編劇於劇本的research到底足夠不足夠?導演在劇本research不足時又從那一方面調整電影的順序,演員在沒太多對白的位置上又如何演活戲中神韻,所以,每個專業評審務必是靠自己的專業而落飛的,但有些電影公司就值得提一提,可能,他們聽得「拉票愚論」多,還是人魚不懂人間事,居然只借出一隻碟供55位評審「輪碟」,重點提一提55人名單內有5名是海外評審,那又點「輪」呢?

在入圍名單公布後,所有電影公司及電影人第一動作就是放碟上金像奬協會,這些老步驟行家就最清楚,因幾十年來大家也明白拉票是沒太大幫助,改變不到多少票數,要加分數,重點是用最方便的方法讓評審去重溫入圍電影的內容,入圍的朋友請記著「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佔第二輪投票積分55%,成份之高絕不可看輕,跑到屬會拉亦拉不到多少票數,大家只要回看上年《十年》獲獎,《十年》就是沒有拉票而勝出的例子,入圍者放多幾隻碟在金像獎協會,落「真」飛的評審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