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會課題為創作意念無論是長片與短片均十分常見,當中的優劣在乎如果選用素材及如何舖排角色;香港理工大學的吳浩然,其短片《不知者》,將一宗醫院門外失救事件以另一角度探討,在素材運用與角色舖排各走兩極。
《不知者》先行描述一宗少婦危立天台的事件,然後畫面回到一宗老漢心臟病發,車主駛到醫院卻遭詢問處女職員要求他自行報警失救事件,老漢最終不治。事件的社會輿論對於該女職員造成嚴重影響,加上她女兒也同樣受到壓力衝擊,令她變成危座少婦,而現場的其中一名警員,卻是當天被要求致電報警的男子。
影片明顯地拿來了明愛醫院貨車司機父親失救事件來作素材,當中描述失救的一幕,令人很易對號入座。運用這類涉及傷亡的事件,角度的拿捏必需小心,雖然初段失救情節仿如傷口灑鹽,不過難得的是是次導演採用另一角度去探討事件的另一面,從這方面去看,再配上恰當的鏡頭運用,於女角那一方面,效果不俗。
然而,影片最大的問題,就是男角的舖排。
影片安排初段因爸爸失救致死情緒激動的中年胖子,於末段成為協助營救自殺案件的其中一名探員,本欲希望他可從事件作人性反應,可是這種舖排卻是身分嚴重錯配。先不計算其走樣的身型,但是片初男角表現幾乎情緒失控之時,試問有關人士怎能當上面對任何突發事件均需冷靜的警察來?影片末段出現如斯邏輯問題,為中段的不俗舖排即時化為烏有。
整體而言,《不知者》在運用社會素材上,提供了醫院失救事件的另一角度,讓觀眾對同一類型事件作出反思,出發點不俗,奈何在角色舖排上卻過分刻意,結果犯上了角色邏輯錯誤,令全片的整體觀眾打上很大的折扣,也許導演於日後創作時,避免為求造到效果妄顧角色應有的設定。
森森
我好鐘意這影片的預告,我又唔覺得男主角的設定有問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m-6H-PIcpI
sixty
我睇個時都感受唔到樓主所講的問題,原因可能係因為樓主對警察的認識是 ( 面對任何突發事件均需冷靜 ). 我們對警察有高要求, 但警察始終係人. 好似十月頭就有警察係茶餐廳同人講數時,竟然拔槍!
主角突然面對人生大事,有割肉之痛. 我覺得反應合理.
反而是把職業的人過於定型和簡化.舉一個大家都認識既職業- 老師. 教過你地既老師有咩性格? 根本就個個老師都唔同, 咩人都有.但老師角色的應有設定又是什麼? 始終工作只是生命的其中一環.
身型更加唔駛講, 林雪都可以扮警察, 個男主角點都肥唔過林雪啦? 現實中的警察真係咩人都有.
我覺得整個作品都好有心思,值得讚賞. 開頭的1 shot 過好勁. 成個製作和水平係鮮浪潮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