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靈》是1980年的驚慄電影,改編自Stephan King的同名小說,由美國多面手大導演Stanley Kubrick (史丹利寇比力克)執導,亦是他執導過的唯一一齣驚慄恐怖類型電影。男主角是非常邪氣的Jack Nicholson, 女主角是樣子十分適合演恐佈片的Shelley Duvall,她是《教父》、《驚世啟示錄》名演員Robert Duvall的女兒。兒子Danny的角色則由Danny Lloyd演繹,(今年41歲的他也在《安眠醫生》客串一角)

如果你太年輕,未看過甚至未聽過《閃靈》(The Shining),對以上一連串的名子毫無頭緒,那麼你應該先看看《閃靈》,覺得好睇,才入場看《安眠醫生》。

是的,對於我輩的影迷,《閃靈》是經典中的經典。對我來說,更是唯一一齣看完令我發惡夢的恐怖片(當年7歲)。在我心目中,恐怖片經典三甲中,《閃靈》一直佔一席位,其他兩齣是《驅魔人》(The Exorcist)及《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細心的影迷,可以留意《安眠醫生》中的”Elm Street”彩蛋)。

言歸正傳,以戲論戲,《安眠醫生》比起《閃靈》的人物及劇情發展更多元化,上半齣除了帶出Ewan Mcgregor延續長大成人的《閃靈》細路Danny這個角色,便是主力描述新角色Rose the Hat 和 吸靈族(True Knot)如何作惡,基本上可以當成另一齣富有Stephan King筆下惡鬼人物特色的恐怖片來看。最精彩的,是影片的下半部份,又回到了經典的原點,再次面對39年前的恐懼。

視《閃靈》為經典的影迷會收貨嗎?我相信是可以的。當時年紀小,未識太多英文詞彙,對Shining /閃靈這個詞語的意思實在一知半解,《安眠醫生》在描述Shining /閃靈方面較為淺白易明,是超能力,亦有如正氣,惡魔長生就是要靠吸食擁有這種能量的靈魂。在這方面,相隔39年後,《安眠醫生》豐富了《閃靈》的故事,將由Stanley Kubrick打造的密閉空間追殺式鬼魅驚嚇,擴散至穿插於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恐懼。

拍攝手法方面,《安眠醫生》刻意向《閃靈》致敬,從配樂(加入心跳節奏更緊張)、dissolve轉場、多番以俯拍、遠景、全景的視點營造異常效果,都是別具用意的。可惜,《安眠醫生》編導Mike Flanagan並沒有重複Stanley Kubrick 用於《閃靈》最經典的流動跟進拍攝手法,及重覆出現咄咄進逼的半秒插剪孖女定鏡。

39年了,《安眠醫生》還是在提醒大家人心比鬼怪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