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人於網上討論「黃藍經濟圈」之類,當中嘗試替不同的東西「歸邊」,就連電影也要這樣。但是不同的行業的情況不同,用這種「二分法」絕對不如想像中容易。
要談黃藍,很重要是看「條線」怎去劃。因為在絕對的黃與絕對的藍之間,有太多不同程度青綠。
以電影行業去講,要黃,是要求市場不是以中國大陸主導?還是要求不能在中國大陸取景?係咪連中國大陸演員也不能用,製作人員有中國大陸人員也不可以?還是連特區政府的「藍資」也不能?定係主要製作人員要表態才算數呢?
這條問題,沒有指定答案。不過當「條線」如果劃得太窄,會變成怎樣呢?
如果說,不能以中國大陸市場主導,應該每年「香港電影」會不足30部,而且好多埋單都蝕,因為香港本土市場真的太細,要開拓非中國大陸市場。
如果不能在中國大陸取景,那麼《明日戰記》便要剔走,因為有在深圳搭景拍攝。
如果話不能用中國大陸黃璐,那麼《G殺》便要剔走,因為片中演員包括了來自中國大陸的黃璐,而《踏血尋梅》則有中國大陸演員春夏。
如果連特區政府資金也不能有,基本上《淪落人》、《一念無明》、《金都》、《點五步》等都要剔走,因為這些都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資助電影,而融資或提供資助的《狂舞派》、《黃金花》、《再見UFO》同《逆流大叔》等亦要拎走,因為這些是電影發展基金融資項目。
到底所謂的「條線」該是怎樣?這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情況。即使要談,每個人也許各有自家的「尺度」。的確,有人可能說是「搬龍門」,但是不同行業運作與實際環境不同,也需要因應作出考量。像一家食肆是黃是藍,難道只因一棵蔥的進口地因為在中國大陸而被抵制?要非黑即白很易,但是要在無限的灰度裡找到合適的分野,才是最考各位的智慧。
香港全年票房約19-20億,而香港電影(即使計算所謂合拍片)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已由九十年代逾半跌至近年兩成以下。如果「條線」綁到極緊,基本上我們再沒有港產電影。也許,有些人不太認同這些電影的一些,但是香港電影其實某程度上是承傳粵語文化以至香港文化的一環,同時更可以輸出全球地區。而過去外地對香港電影的認識,正是八、九十年代的承傳。倘若只分「黃藍」而不顧電影質量,最終也許像粵語流行曲與香港電視劇跌至另一個低處。
其實,香港電影作為香港粵語文化的重要一環,在談顏色時,是否也可先來看看或同時去談傳承,並且提高質量去外銷呢?也是值得深思的事。
wan lik hung
說連特區政府資金也不能有,那真是腦殘了!按此邏輯,那我們不應做公務員,不應使用政府服務,不應接受政府福利,甚至要離開香港,因為馬路、行人路都是由政府資金建造的,政府資金不是來自我們嗎?我們不運用這些錢,這些錢最終都會在中國貪官手上。
不在中國拍電影,不僱用中國影藝人,因為後者幾乎都是「愛國」的,才是應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