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團體原訂於昨天舉行罷工,抗議政府未有打擊白牌車云云。然而,有關的行動,卻未能得到市民的認同。而從這些的士團體的理據,完全反映了這個行業不思進取與諉過於人的狀況。
一般而言,市民對於的士服務大都予以負面評價,揀客拒載、不肯「過海」、濫收車資、兜路已經是常見。即使能上到車,對著目的地的長短也要被的士司機評頭品足,一副情不願載客的狀況。而且,當巴士已是全數可選用多款電子收費工具時,整體的士行業只提供現金付款。
就以早前郵輪碼頭大批乘客下船為例,的士不願到碼頭載客,最終要「利誘」提供氣券才肯進場,然後又嫌進到碼頭沒生意。不過,對於外地郵客要搭的士也是相當不便,在只收現金下,乘客要先到找換店兌換港紙方能乘搭,費時失事,繼而轉向不用錢又或可收信用咭的公共交通工具。
的士行業對於市民的不滿,經常拿來的擋箭牌也只是幾款,先是說香港的士收費太低,繼而說只是一少撮害群之馬所為。但是當政府欲加強監管,就大大聲抗議說對的士司機不公。而對於電子收費,礙於的士牌不能加入條款,就是沒有任何動力改善服務。再者,香港的士牌在九十年代起,已被淪為炒賣工具,根本沒有關心過服務水平。
的士行業的訴求多多,但是千錯萬錯也只是人家的錯,從不檢討自己的問題。例如出現「黑的」說是一少撮人,但缺乏行內可以自行監管,到政府去監管又說不,情況就是惡租客一樣。
相比之下,當的士行業已是多年來沒任何動力去改善之時,網約車服務倒是高下立見。當全球要求服務之時,倘若為了這班既得利益者而封殺網約車實在荒謬,倒不如開放網約車服務,讓不思進取的的士行業自然死亡來得更為可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