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過去一年雖然已逐漸離開疫情的陰霾,可是整體經濟表現令人失望。當中更因為大量港片在假期與周末北上消費,導致香港零售行業生意淡薄,並且開始出現結業潮。然而,結業潮的問題不止是港人消費模式改變,業主的態度才是罪魁禍首。
香港於多年以來,實行高地價及高樓價來帶動經濟,結果租金亦因而水漲船高。只是花無百日紅,當香港近幾年幾歷疫情與其他經濟波動,樓價下調,經濟也有所萎縮。可是,對於業主而言,不少業主卻是抱著寧可令其店舖空置,也不願以較低的租金租出,就是怕影響估值。
如斯的行為,造就了香港周圍空舖處處,整體令人感覺蕭條。如斯的景象,只是一個惡性循環,令到港人更不願在這些地方消費。業主在經濟好時就大幅加租賺大錢,在逆市時卻是只求獨善其身,如斯的行為與思維,怎可能令經濟回復?
1
高地價是维持李家超政府的财政收入,否则政府赤字会更庞大。
睇下數字先
租金乜時候都可以減,不過並唔係罪魁禍首
租金宜家仍然低過2019水平
所謂北上,人次亦同2019差唔多
2019年之後有乜唔同,大家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