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紀錄片為數不多,大多都以針對社會題材為主,而對於電影的紀錄片雖然也有一些,但是主要是以跟電影工作者的對談為主。王茵茵執導的《聲影路》,則以多年來從事香港電影與文化工作的羅卡先生的歷程為主體。

《聲影路》甫開始就是從羅卡執導藉《道德經》發揮的《乞食》開幺,繼而談及他從人六十年代開始的經歷,包括於《中國學生周報》擔任編輯,並且從而開始了電影評論與相關經歷,而在六七事件及七十年代的工作後,曾到意大利留學,繼而投入無線電視工作也於八十年代到電影,但是最終未有於電影工業發展,反而參與電影其他工作,從辦影展到週任至香港電影資料館等至退休的經歷。

有別於一般的人物主題的紀錄片,《聲影路》並沒有像一般人物主題紀錄片透過跟羅卡好友的對談來認識主角,倒是全程透過羅卡的聲音導航,讓大家理解他的心路歷程。而且電影的篇幅其實不是他的主體,倒是在經歷六七暴動、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越南戰爭及他到歐洲留學,對於自己與當時殖民地時期的政府,以至中國大陸的身份定位等有相當的討論,而討論亦沒有特別忌諱,倒更讓觀眾了解與理解這位文化人在動亂時期如何憑自己的反思來找到自己方向。

電影全程在羅卡先生的導航下,觀眾亦全面看到羅卡先生的修養,從他的毛筆揮豪 ,以至是他在全程導航的用語,既典雅又傳神,相信即使過去對他沒有認識的觀眾,也不難看到這位文化人的初心,並且一直貫以始終。同時看到他過程中也沒有自吹自擂,反而是不斷地自我調整。看似他沒有在電影工業內發展,倒是自己創立了一片前無古人的天地 。

電影同時也透過他於五十年前六七暴動與文革時代的經歷,比對了近年來的全球時局,也許是希望透過他過去的歷練,來勉勵年輕一代去面對及找自己的方向。與此同時,觀眾看到他於六、七十年代的經歷,也明白到他在電影行業以至文化研究時,昔日的經歷如何幫助他的研究。

電影在羅卡的聲音下,配上了大量歷史與電影片段,不少片段都可以說是彌足珍貴,部分也配合羅卡先生重臨舊地來作比對,讓觀眾仿如跟羅卡先生重回昔日情景。至於選取的電影片段,也是配合了內容,也讓觀眾更能了解這位文化人鮮為人知的一面。

整體而言,《聲影路》在羅卡的聲音導航以至是導演王茵茵的適心安排之下,讓觀眾可以從心出發,認識這位對於香港電影極為重要的人物。而羅卡先生除了展現真心方面,更能讓觀眾看到他的不斷反思與改進,也令觀 眾明白他如何可以創立香港電影文化研究的一片天,可算是相當難得的一部紀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