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的電影主要以商業發行為主,不過仍有不同的獨立電影試圖為香港補上紀錄片的拼圖,當中亦有從短片變成長片的例子,而冼澔楊執導的《日泰小食》,就藉一家位於長洲的小食店,從街坊來看近幾年社會的情況。
《日泰小食》以長洲近碼頭的一間同名的小食店為題,該小食店由老闆阿丈經營多年,同時亦有萍姨與年青的「肥美 」協助,然而兩人就社會事件有著不同的素材。然而,在2019年因為《逃犯修訂條例》而導演的社會事件幾乎一是一發不可收拾,而小食店的老闆與相關人士每晚也看到直播,而「肥美」也有參與部分遊行等活動。而事件過後,整個經營團隊在心態上亦有其變化,同時亦影響其經營的情況。
《日泰小食》表面看來是在談一間位於長洲的小食店的職員與食客等情況,而整部紀錄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先是描述了日泰小食的老闆與職員以客人之間的關係,第二階段就是眾人在經歷反修例事情的情況,而最多一段則描述了在修例事件後的社會與店內情況。由於紀錄片有著大量當時的遊行示威以至是警民衝突的情況,故此此片在香港上映的機會該相當渺茫。
自從2019年後,不過電影都嘗試以修例事件的不同角度作為素材拍下這類紀錄電影,不過大都在表達來都來得相當直接。相比之下,雖然《日泰小食》也將這個元素放在一定的位置,不過卻選擇了以側寫的方式,透過一家在長洲以街坊生意為主的小食店來作主體 。當中雖然片中的肥美屬親身參與,但是主要仍是透過新聞畫面作描述事件,故此在表達上卻有著另一番感覺。
雖然在電影之初,也許觀眾或會以為其焦點在老闆丈身上,不過在觀畢全片後,其焦點其實似乎落在「肥美」身上。而觀眾在紀錄片的過程,可以說是情緒牽動,從積極參與帶點希望開始,繼而開始看到情況卻不如預期。而到了運動過後,更是到了有點絕望並且略帶放棄的態度。而冼澔楊對於肥美的描捕與鏡頭捕捉相當銳利,即使沒有對白也可讓觀眾有其反思空間。與此同時,一眾街坊在小食店的討論,除了闡視各人的觀點角度外,也同時看到這家位於長洲小食店成為了不少街坊聚腳的地方,而這個情況在市區已買炒見少。
《日泰小食》作為一部以香港為主題的紀錄片,可以說是能提供不同的素材與角度。一方面既可以讓觀眾看到這家小店的人情味與其在長洲居民心中的地位。與此同時,亦同時經歷著2019反修例事件,也讓觀眾看到各人在事件中的參與程度與心路歷程。而冼澔楊採用了平實的方式,即使沒有添上煽情,但仍看到其感染力所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