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的紀錄電影為數不少,不過主要還是採用了以類似新聞記述的形為主。然而在劇情片與紀錄片之間,其實還是可以有著不同的可能性以作探討。曾執導鮮浪潮競賽短片的陳上城,並沒有像其他參賽者投身電影工作拍攝,倒是拍攝獨立製作的紀錄電影,以香港著名畫家楊東龍先生為題的《只是影畫》,然而整體的觀影體驗為觀眾帶來驚喜。

《只是影畫》片長約八十多分鐘,前段先從楊東龍先生的日記紀錄自己的痛症開始,繼而開始了紀錄他繪畫的紀錄。當中觀眾在過程中,既可以看到楊東龍先生在創作上如何取材,相關技巧及如何從製作畫框起一一娓娓道來。

然而,當大家以為只是紀錄或是真的只拍攝畫的「影畫」之時,導演陳上城卻開始展現他的製作團隊與楊東龍先生的互動。當中看到如何逐漸獨得這位香港著名畫家的信任,逐漸讓他來拍攝自己。而楊東龍先生從製作團隊拍攝的過程中,又看到在另一個媒體裡的創作,從他嘗試學習使用手機拍攝,到嘗試來拿著自拍片段,可以看到在另一個媒界之下,楊東龍先生仍可以有著學校精神,並且嘗試尋找創作的空間。

導演陳上城於鮮浪潮短片《安琪兒》已拍攝得相當成熟。反觀《只是影畫》在有著基礎之下,反而更是塑造不同的拍攝空間。當中從如何獨得楊東龍先生同意公映,到製作團隊與他對談創作等。如斯一方面像是紀錄了整個製作過程,但是手法卻是非一般紀錄片可以看到,而此舉倒時既讓觀眾更為了解楊東龍先生所想之餘,同時也讓這部電影漸漸成為了楊東龍與製作團隊互動之下互為影響的成果,也看到兩者的風格如何融和起來。

電影同時亦有著一點癲覆觀眾期望,例如要寡言的楊東龍先生來談自己的創作,反而常說故事的雄仔叔叔卻沒有出聲的機會,看到製作團隊的玩味,受訪者也活躍起來。

《只是影畫》也許不像一般的紀錄片的形式表達,但是此舉卻令這部製作更有活力與生命,同時也更能立體地表達出楊東龍先生的創作與其觀點角度,同時也可見証到受訪者與訪問者的整個互動過程。陳上城以這種獨特方式呈現,倒是如魚得水,也是觀眾值得捧場的一部獨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