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講。鏟。片」按:以下文章,由讀者Agnes投稿提供,特此鳴謝。)

但凡香港戲院上映外語電影, 基於文化差異, 電影發行商會想辨法將影片的中文譯名、宣傳文字、字幕翻譯, 貼近香港觀眾的生活用語, 拉近觀眾與電影之間的文化距離。  有時電影翻譯人員特意保留廣東話用詞鬼馬生動的特色, 反而有畫龍點睛之效。 然而, 畫蛇添足的情況亦不斷發生。 

繼《作死不離3兄弟》(3 Idiots) 及《阿漢正傳》(My Name is Khan) 後, 第三套登陸香港戲院的印度Bollywood 電影《Zindagi Na Milegi Dobora》將於2012年3月1 日在香港公映。 筆者去年觀看過《Zindagi Na Milegi Dobora》, 影片拍得賞心悅目, 故事言之有物, 再三回味亦不厭其煩。

早前得知此片被香港發行片商購入, 既希望本地觀眾有機會欣賞此片,也掛心其中文片名會被改成何模樣 。 《Zindagi Na Milegi Dobora》原意為「You don’t get Life a Second Time」, 意指片中三位主角面對人生的關口, 有著坦然面對自己、為自己負責任、爭取勇氣改變生命的含意。

印片登陸香港第一炮《3 Idiots》譯作《作死不離3兄弟》,片名總算可以令觀眾啷啷上口 ; 隨後的《My Name is Khan》直譯《阿漢正傳》,借用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的名氣,卻無助本地票房報捷。

寥寥數字,電光火石間足可決定影片是否先聲奪人。

當戲院廣告燈箱亮出《Zindagi Na Milegi Dobora》香港版電影海報, 發現電影發行商將此片易名為《巴打旅痕團》, 筆者立即有如失足墜海的感覺。 驟眼看片名和文字設計, 還以為是一套《四仔旅行團》(Road Trip)。

替此片翻譯的人員, 採用了香港流行的高登文化用語「巴打」(Brother,「兄弟」或「手足」的直譯同音字) 和 「安心上路」, 大抵以為能夠令年輕觀眾充滿共鳴。 事實上, 《Zindagi Na Milegi Dobora》三位主角都是年過三十的事業型成熟男性, 與「高登巴打」的網絡形象風馬牛不相及。雖然筆者欣賞高登文化的反叛精神, 卻不同意印度電影被「高登化」。而以「旅痕團」、「即日成痕」的字眼, 似是企圖暗示影片主角心痕痕, 想在小登科前夕攪攪震。 然而這個三人旅行團的性質, 雖有男性單身派對 (Bachelor Party) 的成份,  卻完全沒有葉念琛《婚前試愛》式的故事情節。

到底翻譯人員是否有看畢全片, 再細心思考創作譯名?

至於演員的譯名, 筆者認為翻譯得十分難聽。

翻譯人員沒有意識 (亦可能認為無此必要) 考證印度演員名字的發音, 照字面音節硬譯如儀。 「法罕雅‧克達」Farhan Akhtar 的「Akhtar」, 在印度不讀作「克達」 , 而是保留了近似的A音 「Uh-kh-uhr」;「哈里赫‧諾森」 Hrithik Roshan 的「Hrithik」沒有「Ha / 哈」的發音, 正確發音是「Rih-tik」, 「Roshan」的尾音也不發音成「森」; 「印度十大型男」 (翻譯人員明顯完全不認識演員, 卻要替他人硬作銜頭)  Abhay Deol「雅希‧杜爾」正確發音是「Uh-bhay Dee-awl」… 可怕的情況更是一浪接一浪。《Zindagi Na Milegi Dobora》香港版電影預告片上,主角Kabir、Irmaan、 Arjun 三人,分別歸化成為「家炳」、「仁郎」、「安俊」。 先不理會譯音的錯誤,單是字面也足以成為笑柄。

如果細心留意一下, 三位印度演員的「新譯名」, 甚有內地普通話譯名的「色彩」, 筆者不是從事翻譯的專業人士, 也對這種盲目跟從內地翻譯的模式, 感到嗤之以鼻。 就算翻譯人員對印地語發音一竅不通, 電影發行公司是否可以多做一點功夫, 尋求資深翻譯人士的意見, 指點一下 ?

也許讀者們會認為筆者過於挑剔 (原諒筆者本人是印度電影的長期支持者) , 但一套電影的文字翻譯水平, 絕對能夠左右觀眾入場的意欲, 直接影響電影發行商最重視的票房收益。  難得電影發行公司認真引入印度電影, 為本地觀眾帶來觀影新體驗, 但影片譯名和幕前幕後人員的名字被翻譯得一塌糊塗, 試問叫真心尊重和欣賞這套電影的觀眾如何是好?

再看電影海報的宣傳文字 「巴打送你安心上路」, 筆者看得膽顫心驚, 擔心《Zindagi Na Milegi Dobora》在香港上映的下場, 有如《國產凌凌漆》上刑場受靶一樣 ─ 安心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