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新片 Page 65 of 103

《怪談電影:撩鬼》:無聊兼把鬼

靈異題材電影雖然向來有著一定的市場,可是近年不少實錄形式的電影水卻卻十分不濟。零九年驕陽電影拍下以司徒法正為主、陳達年執行導演的《怪談》,三年後雖然沒有電視台的支援,但仍拍下以司徒法正為主的《怪談電影:撩鬼》,不過其製作水平卻有每況愈下之感。

《我老婆唔夠秤2我老公唔生性》:阮世生再現驚喜

編劇出身的導演阮世生過去執導或編劇的作品雖然絕非無失手之作,但可算是質量保證的指標之一。《我老婆唔夠秤》在上映十年後開拍續篇《我老公唔生性》雖然也許令人在考慮的狀況如何,但反而卻再次提供一部續集比首集更佳之作。

《不是白癡》:節奏略嫌慢,演員有神采

近年不少鮮浪潮影片,為求令效果更為理想,也會邀請專業演員參與其中。曾拍攝獨立長片《不設房》的蔡敬文,是次於公開組參賽,拍下以智障青年與母親為題的《不是白癡》。

《星期四》:狹窄空間的邂逅

鮮浪潮的參賽者雖然獲得實報實銷資助四萬,但是在處理場景上不一定容易。部分參賽者採用單一場景也有高低之分,當中公開組鄭得恩參賽短片《星期四》,便選擇以一個狹窄空間談三十分鐘的故事。

《等.我愛你》:不一樣的愛情小品

香港近年的愛情小品為數不多,市場主要由導演葉念琛執導的現代男女愛情觀系列為主。然而,在這個類型以外,還有不同的款式。曾合導《愛得起》的火火、獨自編導電影《等.我愛你》,以一個簡單的故事,描述一段兜兜轉轉的愛情故事。

《不能愛》:同性愛情新角度

同性戀題材無論是商業電影或是獨立本地電影為數不多,縱使在表達手法或劇情上有所不同,但視點相距並不太遠。女導演梁碧芝執導的《不能愛》,則嘗試以另一個角度,探討愛情與性傾向之間的關係。

《商戰》:丁溫慶的個人自瀆

雖然近年的華語電影製作以本地電影或是合拍電影為主,但是每每也有例外的情況。居於美國的年輕華人丁溫慶,便在自行籌集五十萬美元的資金下,拍下電影《商戰》,並身兼監製、編劇及演員三職。對於香港觀眾而言,較為吸引的也許是兩名資深演員吳耀漢與曾江的演出。然而,資深演員的參與,並不與電影成績有所關連。

《乾旦路》:見証梨園新一代

戲曲雖然每每被人以為是明日黃花的藝術,不過近年梨園卻十分渴求新血的加入。CNEX投資、卓翔首次執導的《乾旦路》則以紀錄片的形式,見証了梨園新人在行業傳統下發展的情況。

《N+N》:菜園村的見証

不少電影由短版變成長版後,很易在成績上變得不理想,當中關文軒與舒琪合導至今仍未再提供最終版本的《咖啡,或茶》便是經典之例。賴恩慈於一零年拍下以爺孫情為主題的《1+1》成績斐然,以此化身長版的《N+N》,採取了另一個視點為主,為更多社會議題提供關注點。

《紮職》:編導理想,演出參差

香港近年有不少新導加入,當中陳翊恆雖然首部參與電影《第六誡》鬧得不快,但卻帶來他再次執導的機會。新作《紮職》以黑社會為題,當中起用了一眾新一輩演員以減輕成本之餘,也標榜電影對電檢不再限制,期望呈現黑社會較現實的景象。

Page 65 of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