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發行 Page 126 of 155

《鐵甲奇俠2》數碼版疑雲?

Picture

雖然《鐵甲奇俠2》開畫後不久其票房數字仿如陽萎一樣,但仍不乏捧場觀眾。然而,大家若曾觀看該片的話,有沒有留意播放的是「菲林版」還是「數碼版」呢?

也許,要區分菲林版本與數碼版本其實不易,不過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留意電影字幕的款式,若果使用的字幕明顯地較亮白的話,加上是楷書類型,那便多數會是播放數碼版本。

其實,其他地區如內地等播放數碼版本已很常見,不過戲院在提供放映場次時,卻會標明播放的到底是菲林版本還是數字版本。可是,香港卻沒有如斯的安排,觀眾每每要入場才能得悉觀看的是菲林還是數字版本。

也許,對大部份觀眾來說,觀看數碼還是菲林版本分別不大,可是對於部份觀眾來說,也許會認為菲林雖然較易耗損,但其最高解像度相比之下會較一般戲院採用的2k播放器材為高,或會偏好看菲林版本。

據「講。鏟。片」一眾情報人員近日所見,百老匯及嘉禾旗下不少戲院播放數碼版本《鐵甲奇俠2》,倘若希望保證看到菲林版本的話,也許最佳方法還是到仍未安裝數碼器材的淘大影藝戲院好了。

配合電影的玩具宣傳

Picture

以漫畫人物改編的電影,每每在上映時都會配合其漫畫相關產品一起宣傳,以收協同效應。近期其中一個例子,便是剛上映的《鐵甲奇俠2》。

上圖所見,便是位於尖沙咀美麗華商場的「鐵甲奇俠熱.創.展」,當中便展示出漫畫與電影人物的多款手版造型。

Picture

場內所見,先以掛額提供不同的主角人物,同時也提供贊助的玩具品牌標誌。

Picture

除了有大型展品外,更為重要的,也許是在玻璃箱內的手版模型。

Picture

揭幕儀式中,上圖所見的大型展品便成了主角。

Picture

看到上圖的模型款式,大家又覺得製作水平怎樣?

其實以電影人物相關的模型展覽並非首次,去年《未來戰士2018》上映時,也曾於九龍站The Grand Cinema及觀塘apm商場舉辦相關展覽。雖然展覽對於電影票房也許未必有直接幫助,但至少也許能促銷相關的玩具產品吧!

賊喊捉賊的宣傳手段

Picture

也許近期負責電影檢查的影視及娛樂事務處於電影評級上問題多多,除了惹來片商與發行商不滿外,還有發行商藉此拿作宣傳,伺機「撈油水」。

可是,細心一看宣傳情況的話,其實只是發行商以錯誤的觀念扮被迫的手段。

上圖所見,便是近日於戲院張貼的電影《瘋殺禁區》的宣傳。電影在一般常見的宣傳紙版之上,還提供另一個紙版談及原裝版本情況。

Picture

該段文字大概意思是因為其恐怖及特技畫面,香港需要兩度送檢及「被逼刪剪為II B級上映」。

若果熟悉電影檢查的話,其實這種寫法,只是讓近日備並非議的電檢部門「食死貓」。

電影檢查的做法,先是呈交電影的發行商先行填寫擬上映的級別,然後進行電影檢查分級,倘若電影被評為三級,而發行商擬以II B級別上映的話,影視及娛樂事務處便會指示需作哪些刪剪才能獲發行商希望的評級。

留心上述的宣傳,電影最終是以II B級上映,基本上電檢方面沒有要你「被逼刪剪」,因為不剪是可以三級上映的,只是發行公司不欲這樣做,怕此流失觀眾,於是為求II B級而刪剪而已,情況跟日前跟《安非他命》與《維多利亞壹號》連三級也不獲通過截然不同。

俗語有云「牛唔飲水唔禁得牛頭低」,發行公司真的如斯在乎要給觀眾看「足本」的話,何不索性像立基與英皇般讓《勁揪俠》以三級上映,又甚至是「一片兩制」同時提供兩個版本讓成年觀眾「有得揀」?

敬請有關的發行公司不要誤導觀眾好了。

一樣的眼鏡,不一樣的票價

Picture

近年3D電影十分盛行隨著不少戲院引入新的播放技術,故此若在同一家戲院觀看3D電影的話,即使不同的3D電影也是戴著同一型號的3D眼鏡。

可是在戴著同一款眼鏡,卻有著不同的票價。

上圖所見,便是觀塘Palace apm戲院的票價一覽表,顯示了該戲院同時放映了三部3D電影,分別為《反斗奇兵》、《馴龍記》及《人‧神‧魔戰》,可是三部電影的票價卻不一樣,分別為七十五、八十五及九十五元正。三者於周二及學生票價也有不同。早場方面,《反斗奇兵》為四十五元,而其餘兩片則為五十五元。

同一副眼鏡下的不同3D電影,何以有著不同的票價?

其實影響票價的因素基本上有兩個,一個就是院商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發行商的分賬詳情。香港在電影市場上算是十分自由,也因此出現了在同是3D電影下,發行商與院商也會視乎自家的發行策略,訂出不同的票價來,在希望能吸引最多的收入的同時,也希望其票價具競爭力。

然而,票價會否對於這類3D電影的票房有甚麼或多少影響呢?現在恐怕仍言之尚早,或需多等一段時間有足夠數據方能作出結論了。

香港國際影視展:邵氏與TVB篇

Picture 

雖然香港國際影視展已經舉行了好一段時間,不過其實不少電影要到今年年中甚至年底才跟大家見面,故此也許現在仍是好的機會看看其選片情況。

今天,就來看看邵氏與TVB合作的情況。

今年電視廣播(TVB)的攤位分為兩個部份,其中一個部份就是自家製作的劇集,另一部份則是跟邵氏合的電影,當中便擺放了四部電影來,而《Laughing Gor之變節》與《72家租客》則分別已於去年八月及今年二月開畫,餘下的兩部新片,則分別是黃真真執導的《抱抱俏佳人》及秦小珍執導的《翡翠明珠》,兩者同樣以林峰為男主角。

Picture 

先看《抱抱俏佳人》,宣傳字眼寫著「選擇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擇」,演員組合除了林峰外,還有楊千嬅、毛舜筠、葛民輝、周秀娜、朱璇、廖碧兒及徐子珊等,海報設計以四格方便描述四組人的關係,設計得較保守。

Picture 

至於《翡翠明珠》則暫未見宣傳句語,合演的還有蔡卓妍、容祖兒、王祖藍、狄龍、杜汶澤及恬妞等,單憑圖片難以判斷其電影類型,此片同時會與英皇娛樂合作。

看到這樣,大家又對這兩部由林峰擔正的電影有何期望呢?

《維多利亞壹號》足本香港無緣放映

Picture

由彭浩翔執導,陳奕迅與何超儀主演的《維多利亞壹號》將於五月十三日在香港上映,而電影海報亦於近日在香港不少戲院所見。

可是,香港播放的版本雖然是三級,可是卻不是足本。

《維多利亞壹號》的製作曾因為演員與導演間的爭拗惹過一陣新聞,不過據彭浩翔近日在其新浪微博留言表示,電影於全球發行的版本,只有導演彭浩翔本人及電影剪接李棟全兩人作出改動。

然而,最為惹人關注的是,香港公映的版本需因應香港電檢的要求,刪去十多秒血腥場面。令《維多利亞壹號》是繼《安非他命》後,原片送檢時連第三級別也不獲通過。

今年彭浩翔執導的兩部電影先後被安排上映,可是負責電影檢查的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看來對於他的電影執得頗緊,當中《志明與春嬌》因為片中出現廣東粗口,最終被評為三級,但同期不少電影出現粗口卻獲II B級通過。是次《維多利亞壹號》就連三級也過不了。

《維多利亞壹號》將於意大利時間明晚(香港時間星期六凌晨)於烏甸尼斯遠東電影節作全球首映,到底要剪哪些場面,又是否需要?恐怕要觀畢兩個版本後方能定奪。但無論如何,彭浩翔兩部電影於電檢上出現問題,難免令人感到電檢近日有收緊之嫌。

出人意表的《葉問2》排陣

Picture

由黃百鳴監製、葉偉信執導,甄子丹主演的《葉問2》將於四月廿九日硬撼荷里活大片《鐵甲奇俠2》。為了打這一場硬仗,戲院排陣可以說是「一間也不能少」,而其中百老匯院線的排陣,更出現了出人意表的結果。

上圖所見,便是百老匯院線旗下某院所張貼的《葉問2》海報,意味著該片會在該戲院上映。可是,到底是哪一家百老匯院線旗下戲院呢?答案是:

Picture

百老匯電影中心!

沒錯,上圖是「講。鏟。片」情報人員於日昨夜間所見,看到電影中心近麥當勞位置的「不日放映」燈箱竟然貼出了《葉問2》海報來,而院內的電視機也間歇地播放該片的製作特輯。

一直以來,百老匯電影中心對於港片上映可說是甚有要求,除了自家投資的港片如《殺人犯》、《月滿軒尼詩》等片外,即使像《保持通話》般具質量的港片也不會於電影中心上映,謝絕放映商業港片幾乎成了該院特色。

可是,何以會排出《葉問2》來呢?

到了這裡,鑑於香港中學會考快將舉行的關係,「講。鏟。片」再次推出久違了的「奪命四式」的時間。大家請觀看下列各句,選擇每一句該是「正確」、「錯誤」、「部分正確」還是「無從判斷」:

一、《葉問2》「升呢」成功,榮登百老匯電影中心選片之列。
二、百老匯電影中心預計《葉問2》藝術性甚高,故此選映。
三、百老匯電影中心當年沒選映去年金像獎最佳影片《葉問》,故此選映其續集以免一漏再漏。
四、百老匯電影中心展現愛國精神,於五一假期特地選映富愛國精神的《葉問2》。
五、百老匯電影中心以純商業營運,不理港片西片只求賺到票房的影片。
六、《葉問2》宣傳口號為「打動人心」,果然打動了百老匯電影中心。

縮場後何以增場?

近期香港戲院出現了一個不太尋常的現象,兩部上映逾兩周電影《歲月神偷》與《志明與春嬌》於周四起雖然有多部新片開畫,但上映場次卻不減反增。

也許,該情況反映了院商預計票房上「買大開細」。

還記得四月一日復活檔期多片開畫之時,《歲月神偷》雖然口碑持續,可是卻縮至約七十多場水平,而相對慢熱主打青年至中年市場的《志明與春嬌》更於上映第二周只三十多場。但沒料到復活檔期電影除了兩部3D電影因其票價出現「屈機」式票房基數較高而獲較多票房外,整體入座情況竟不及兩部上映一段時間的港片。

其實,縮場後人座上升的情況時有出現,可是這點並不構成戲院會加回場次的理由。戲院需要的理由除了入座相對較佳外,還是出現大幅度拋離的情況。

以復活檔期電影為例,外語片每場人次平均於六、七十左右水平,三部港片則在四、五十之間,但《歲月神偷》及《志明與春嬌》於假期期間每日平均每場人次逾百,在有著顥著入座距離後,院商以商業原則來說,便期盼兩片增場可以吸納入座以增加收入,故此才會增場。

戲院縮場後增場,其實也同映了一些現象。先是院商已踏進完全商業運作的原則,對慢熱的電影欠缺耐性,另一方面就是院商在預計票房上出現誤差,雖然以場次即時調節修正。不過無論如何,這點也難怪發行公司盡量催谷首周甚至首天的票房,免得到了周末已被縮場。

從《前度》播放問題到香港後期技術

昨天晚上,香港國際電影節播放麥曦茵執導的閉幕電影《前度》。可是當電影播放時,觀眾無不發覺在畫質上出現問題。

原來,這也許跟本地後期技術問題有關。

《前度》於昨晚首次播放,電影質量如何稍後會另文探討,大家不用急著去談。可是,在大家觀看片初之時,便會發現背景的白色跟字幕的白色光度幾乎一樣,令字幕幾乎看不見。到了中段,片中其中一幕出現窗廉布在日光下的情景,本來有著不同層次的白色,卻變成了將相片放在僅有256色色彩品質下看,只是看到一處很不自然的色調。除此以外,同一光暗環境下一時偏藍一時正常的情況屢見不鮮。

如斯的畫質在沒事先張揚下作閉幕電影播放,觀眾看得不明所以之餘,也許導演以至演員看到也大感錯愕,因為這仿如是未完成產品一樣。

到底,實際的問題在哪?原來就是出現後期製作的調色過程。這方面也許不少讀者是該方面專家,現只拋磚引玉,歡迎指正。

今時今日不少香港電影,後期剪接等工作已數碼化,可是戲院或電影節播放的卻是35mm版本,需要將原來的數碼輸出沖印成35米厘菲林拷貝以供播放。可是,沖印菲林的質量有著很多的影響因素,當中就連藥水的質量等也會影響。倘若有所偏差,便直接影響拷貝的質量。

據「講。鏟。片」情報人員指出,今年兩部於電影節期間播放的港片《囡囡》及《前度》在沖印拷貝上均出現了問題,並且起用了同一家在香港的公司進行有關程序。其實香港不少電影已將有關工序搬到其他地區如泰國去處理,但觀乎這兩部電影也要等四月一日才簽發「電檢紙」,也許因為太趕無法趕及到外地進行後期,唯有使用本地的服務。

問題來了,《囡囡》跟《前度》同樣出現問題,為何前者不太顯眼?據悉《囡囡》因為較早發現,故此還有時間作點補救來調色。可是,《前度》一來太趕,二來其實該拷貝也沖了兩次,但因為輸出均出現問題,沒法䞡及修正。

也許,香港的製作公司要好好想想如何避免出現失誤,不然的話,要支持本地後期製作公司,恐怕也只會「支持」不住了。

寰亞電影2010巡禮

Picture

香港國際影視展其中一個特色,就是不少電影公司都會安排在這個時間提供未來一年的大計。昨天寰亞電影便於下午舉行有關的聚會,請來一眾電影台前幕後講述大計。

到底,今年該公司又會有甚麼新片來?

Picture

先來的,便是明天開畫的《志明與春嬌》,導演彭浩翔與男、女主角楊千嬅與余文樂出席。

Picture

緊隨其後的,便是四月一日上映的《火龍》,由於《火龍》昨天也於電影節播放,故此出席者眾。

Picture

麥兆輝監製、莊文強執導的《飛砂風中轉》擬於五月上映,當中出席者包括當年《古惑仔》系列主角鄭伊健與陳小春。

Picture

除了本地電影,馮小剛執導的首部華語IMAX電影《唐山大地震》也許巡禮裡出現,今回也許香港票房不會說不吧。

Picture

雖然郭子健第三部電影《打擂台》仍未公開放映,不過新片《Frozen》則於巡禮出現,出席者包括演員衛蘭、文詠珊、劉浩龍及李治廷。值得留意的是,巡禮上已顯示中文片名為《為你鍾情》,難道是為張國榮致敬?

Picture

至於今年寰亞的重頭戲,則押注在《精武風雲》身上,該片由陳嘉上監製、劉偉強執導,甄子丹主演兼擔當動作指導,合演還包括舒淇及黃秋生。

Picture

至於另一部大製作,則是吳宇森監製、蘇照彬執導的《劍雨江湖》,雖然電影主演包括林熙蕾、楊紫瓊及鄭雨盛等,但昨天所見出席的演員只有余文樂。

Picture

杜琪峰新作《奪命金》亦在巡禮上曝光,出席者包括演員劉青雲、任賢齊及何韻詩,可是暫時電影沒有英文片名,只以「Johnnie To Project」稱之。

Picture 

至於今年年初開鏡的《報應》亦有現身,電影將由羅永昌執導,出席的包括演員黃秋生、任賢齊及文詠珊。

Picture

《風聲》導演之一的高群書新作《追補》亦有出現,電影將由小說《越過憤怒的河》改編。

Picture 

壓軸介紹的,便是杜琪峰與韋家輝再次合作的新作《單身男女》,演員組合包括吳彥祖、古天樂及高圓圓,到底電影款式會像《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單身男人》還是《單身部落》?

Picture

看過這個寰亞的電影巡禮,大家又會期待哪些該公司電影?

Page 126 of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