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發行 Page 145 of 154

小眾電影的另一發行模式

對於一些小眾電影,能夠在戲院上映也許是他們的心願。然而,隨著近年戲院競爭激烈及大部份戲院被大集團所壟斷,小眾電影可以排到的戲院可算是買少見少。

對於大型院線而言,除了往日那種一、兩間戲院播放的模式後,還加入了另一種播放模式,就是多天每天一至兩場的放映。
 

今年的例子,便有百老匯電影中心先後播放台灣電影《最遙遠的距離》及影意志發行《七月好風》。播放的模式仿如賣樓盤一樣,先選取連續數日每天一至兩場,在觀乎反應再次加推場次,不過仍然維持每天只播一至兩場的情況。

這種發行模式,對於戲院來說可算是絕對有利,因為將其目標觀眾集中在每天的一、兩場,相比起會提高入座率,其他場次則可給主流電影,又可繼續賺錢。對於發行或製作公司,其實由於他們的電影的商業價值不高,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但求上到戲院便夠。

也許有人會問,這種發行方式票房若干?就要《七月好風》為例,連同加推的場次,票房可達四萬多,比起部份中大電影所謂的「數碼電影」連續放映一周每天五場的票房還要高。

大家又覺得這類發行方式是否值得推廣,還是認為此舉令就部份獨立製作難以作全日播放呢?

如何得悉電影的香港發行?

Picture

 

一部電影能在香港上映,總需要有一個本地發行。然而,要找本地發行公司是哪一間並非想像中般容易。一些朋友也許會到外國網站,以為可以獲得所需資訊,可是該等網站畢竟未必對香港電影市場熟悉,特別是聯合發行的情況,每每錯漏百出,難以作準。

問題來了,怎樣才可得悉一部電影在港由哪家公司公司發行?
 

其實要獲得這類資訊,也許亦會有人說可使用影協的票房報表。然而,影協的資訊有時亦不一定準確,特別是超過一家公司發行時,也會有漏報的情況,據悉近期例子便有《色慾都市》漏寫英皇發行。

看看《色慾都市》之例,宣傳資料由立基(Lark Films)提供。再看「電檢紙」中送檢公司也是立基,大家很易以為是立基發行。
Picture
可是觀乎電影海報,卻寫著「立基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與「英皇電影」聯合發行,只說立基只是中了一半。

其實要查証一部電影的香港發行,最佳方法莫過於觀看港版海報,當中大部份電影均會提供相關信息。
Picture
就以明天開畫的《文雀》為例,寰宇影片是全球獨家發行,故此香港發行也是寰宇。
Picture
觀看海報來查証發行公司,最大好處莫過於是看到聯合發行的情況,如上圖的《魔幻王國:卡斯柏王子》是洲立與華特迪士尼聯合發行。

然而,這個方法又未必一定奏效。部份發行公司未必在海報提供相關信息,那時候只會從宣傳資料或是「電檢紙」求証了。

當然,上述的求證方法,計起來成本不輕。然而香港欠缺一個有系統的方法整理相關資訊,各位有意研究者也許只能各自修行。

新寶院線缺乏片源?

Picture

雖然香港主要發行港產電影公司有嘉禾和新寶兩家,可是僅得新寶院線仍能長期維持以院線方式運作。

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轉變,新寶院線要排港片也不易。
 

新寶線今年剛上映徐克執導的《深海尋人》,可是觀乎主線院線旗下的戲院,卻暫未見到下期擺放甚麼港片,某程度上反映了該院線仍未決定下期放映安排。
Picture
難道現在沒有港片片源麼?看來不是。

其實只要留意情況,實在有不少電影是可供選擇播放的,例如林子聰執導的《大四喜》。可是,排在這些暑期大檔,即是要跟同期西片力撼,而不少片商也理解到這類仿如螳臂擋車的方法不成,結果紛紛不欲排在這個時期,間接令新寶院線難以排出港片來。

觀乎情況,到底新寶院線會再繼播放《幽靈娜娜2鬼剎》後再次安排非華語片播放,實在不清楚了。

食字玩殘西片舉隅

Picture

近年隨著三級情色電影沒落,港片又一池死水,故此能讓片名有多一點發揮的,恐怕是外語電影。近年有些荷里活電影將一眾電影抄來抄去,當中便出現一部《搞乜鬼奪命雜作》,可算是將片名三合一。事隔數年後,近期又有一個類似的例子。

當大家離遠看到片名之時,看似是《超人特攻隊》加上《超能特工狗》混合作《超能特攻隊》,不過細心一看,片名卻是《超低能特攻隊》。

Picture

既然片名是「超低能」,宣傳口號上當初會配上「勁搞笑」,還要拿出「變懵特工」及「神經4俠」來開玩笑。可是,何以連顛佬湯及霍金金也擺出來?看來有點牽強。

Picture

電影宣傳絕對只賣橋段抄考一眾電影搞笑一番,香港宣傳還是發行就連誰演這部電影懶得去譯,真的慳水慳力。

這種改片名法,算是貼切吧。

海外發行的「基本常識」

香港電影業界的運作不算太透明,故此不少觀眾對於業界許多環節未必了解很多,當中更以海外發行為甚。

其實當海外發行不易,因為不少在業界所謂的「常識」其實不算容易。

《無野之城》海報換畫事件簿

Picture

數星期前,雲翔及劉國昌執導的《無野之城》開始於巴士展開其電影宣傳,當中包括於自五月十五日起於中環、銅鑼灣及彌敦道的巴士站展示如海報款式的大型海報。然而,近期這款海報已被更換至一大群球員疊在一起的款式。

不過,據聞這次海報「換畫」事件,卻源自一宗市民投訴。

Picture 

據《蘋果日報》引述雲翔所說,事緣一名路過市民接受不了其原款設計,向運輸署投訴。其他運輸署通佑九巴,而九巴於五月廿二日要求片商更換海報,否則便會讓其廣告位「開天窗」,結果即時換上另一款海報來。

新、舊海報除了編排上分別,主要分別在於舊海款只刊出眾人上半身褲子以上位置,新款則看到他們有穿褲子,赤膊上身依然。

雲翔解說其赤膊表達在港打棒球沒有前途,仿如一無所有。有關設計是想引人注意,他嘆香港作風保守得會變成《無嘢之城》。主角梁宇聰直斥投訴人無聊,而女主角董敏莉則指該海報純粹是藝術。據悉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收到三宗有關該海報的投訴,並正在跟進。而「淫審處」審裁員張民炳於表示海報因沒露出男士私處,應可通過。

到底這款海報設計誰時誰非,大家又有何意見呢?

解構《極速賽車手》極速玩完之謎

對於發行公司而言,也許他們關心的不只是哪部電影票房大收,反而是到底旗下發行電影票房欠佳時出了甚麼問題。在過去數個月間,這類的例子其實不算多,較明顯的便有五月八日開畫的《極速賽車手》,票房累積至五月廿九日僅達273萬,而周四僅得兩院收三千二百,票房敗勢已成。

好了,到底電影出了甚麼問題?
 

其實《極》片的票房敗陣不只限於香港,全球《極》片的票房欠佳,反映了電影在全球發行策略上出現偏差。電影賣點,也許是《22世紀殺人網絡》班底的新作,然而他們編劇的《V煞》在港票房欠佳,拿著這個品牌的吸引力已經不大。

然而,最致命的,要算是電影預告片無法發揮鎖定目標觀眾。

《極》片的預告片一如電影般色彩鮮艷,不過這種預告片卻是吃力不討好。對於成年觀眾,反感覺預告片幼稚。對於年青一代,也看不起預告片是為他們而設。對於最年幼的市場,他們對其故事不認識,也許給他們看《軍曹》或《多啦A夢》系列電影或會更為興奮。諷刺的是,《極》片的市場疑似是家庭市場,預告卻得不到任何年齡人士的歡心。同樣的情況,相信也在其他市場出現。 倘若《極》片要打的是家庭觀眾,恐怕先要想方法塑造其家庭電影形象,甚至要找點精品來令到觀眾有所獲悉。

不少人也許指出其問題跟香港拿了韓國歌手Rain宣傳有關。然而,這種說法其實值得商榷。

先談Rain,其實他之前曾主演過的電影僅得《再造人之戀》一片,而該片亦是非主流類型,根本無法用以測試演員自家的叫座能力。再從另一角度出發,且看即使全組製作人員及演員來到,大家又會預期對票房幫助也多大?相信不會多得那處。反之,發行與宣傳公司卻換來宣傳開支的大幅度上升,得不償失。

電影宣傳和發行策略也許是例行公事,能做到策略成功當然最好。倘若有所偏差時,也許是輸少當贏。觀乎票房,相信香港發行要回本不易,但也許宣傳開支也不是天價,未必蝕到入肉。當然,這樣情況若長此下去,也只會令公司倒閉,不可不提防。

《奪寶奇兵》之首映默哀儀式

Picture

四川大地震令人婉惜,中國政府宣傳上周一至周三為全國哀悼日,香港有戲院選擇停開三天、有電影選擇將其首映禮延期,不過亦有電影首映禮如期舉行,但以另一模式響應全國哀悼日。
 

洲立發行電影《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於銅鑼灣MCL JP戲院舉行首映禮,因其電影將於三天哀悼期完畢後隨即開畫,故此上周一舉行的首映禮未能像本周四開畫的《青苔》可以將首映延期,結果戲院選擇了另一個方法悼念四川死難者。
Picture
正當該片首映禮像往常般一眾喜賓盛裝出席,然後紛紛到影院入座後,主持人宣佈為悼念四川大地震死難者,在電影放映前,全場觀眾站立默哀以表哀痛。

這類首映的舉行,某程度上令其宣傳大員處於兩難局面,加入默哀環節也許令到首映不至取消之時,亦不失對其全國哀悼日作出表示,也算是中間落墨。

洲立發行轉商標?

Picture

一家發行公司的商標,可算是一家公司的商譽重要資產,霎時間改變難免令人感到奇怪,如數年前嘉禾便曾因轉過商標惹來不少忖測。到了近期,香港主要發行之一的洲立發行,最近也靜悄悄地轉了商標。
 

倘若大家近期看過於港鐵站張貼的《奪寶奇兵水晶骷髏國》海報的話,便會發現洲立發行的商標已是用了像上圖般的方式展示。新的商標比較起來,洲立的英文名稱不再出現於商標之內,而商標以一粒紅星為主,內裡包含著一個疑似地球的物體,據悉公司已於四月轉用新商標。
Picture
不過,當大家瀏覽洲立影片發行(香港)有限公司的官方網頁時,仍是放著舊的商標。

相比起舊的商標,新商標的紅星,難免令人想起內地的五星旗相關東西。不知這個商標是否反映了回歸十年後香港與內地關係?而這個商標又會否更易開拓內地市場?然而,轉了商標也不一定是好事。當年嘉禾轉了商標後,電影表現一直沉下去。已在香港三十多年的洲立轉商標,希望不會落得如嘉禾般的下場好了。

美亞租賃版影碟開天殺價?

Picture

特許影視租賃權制度雖然已於四月二十五日實施,當中十一家影碟發行合組「香港影視發展基金有限公司」(HKVDF),在其發出的文件中指示首年租賃版影碟價格為直銷版之130%作為上限。可是在實際運作上,卻並非如此。
 

Picture

上圖所見,便是由美亞發行的《花花型警》影碟供影碟商專用的訂貨表,當中直銷版的VCD及DVD分別為42及80元,而特許租賃版卻分別索價80及120元,結果租賃版比起零售版價錢分別高出九成及五成。

好了,何以不是以三成作上限?

的確,「香港影視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旗下會員的租賃版影碟價錢的確以高出三成作限,可是美亞並非該公司的旗下會員。難度因此,美亞便可以因為不是聯盟成員,自行訂定高昂的租賃價錢。

回想最初影碟租賃商因HKVDF在價錢上讓步才肯達成協議,如今非成員的美亞便利用了法例實施而藉上「獲利」。雖然這種商業也許帶來更多收入,但是手法方面也許令人感到商榷。可惜的是租賃商若真的要出租《花花型警》的話,真的要任人魚肉?

Page 145 of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