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發行 Page 152 of 154

電影排陣信心指數

Picture

 一部電影的開畫情況,關於多個因素。電影宣傳的優劣固然對入場意慾構成影響,不過電影的首周排陣卻反映了院商對電影的另一指標。

院商排陣,往往需要在沒有往績的情況之下,量度觀眾口味以排出戲院首日應安排在哪家戲院或多少場次播放。固然,院線與發行商之間的關係會有所影響。不過,在一般情況下,也會給予整間映院於開畫日播放電影。

然而,這個情況,卻不適用於近期一部華語電影,就是《天堂口》。

《天堂口》雖有吳宇森及張家振監製作賣點,並有劉燁、吳彥祖及楊祐寧等中、港、台群星拱照,可是百老匯院旗下多間戲院在開幕首周,竟然出奇地沒給與《天堂口》一整間戲院播放,而是每天只播四場,再將餘下場次拆給其他電影。

這個情況,對於一部正常的開畫電影來說,並不尋常。

排片其實反映出院商對電影的信心,間接地影響了觀眾感覺。試想一下,當大家看到某片只排三場時,大家不其然問何以首周已如此「淪落」,會否跟其影片質素有關。結果,得出來的是觀眾對《天堂口》產生負面感覺,更加不敢去看。

事實證明,《天堂口》開畫日雖在廿家戲院播放,但票房卻只得十三萬。院商及觀眾齊齊為電影投下不信任票。

劉偉強西片人家補拍

 Picture

香港電影業界存在大量視里活為終極目的人士。近期「進軍荷里活」的例子,便有曾執導《無間道》系列的導演之一劉偉強。不過,其執導的西片《The Flock》似乎在發行方面不像是美國口味。

荷里活西片近年為更易打入其他市場,不少電影都會嘗試安排於外地作全球首映,甚至較美國本土更早開畫。近年的例子,包括香港首映的《魔間行者》及韓國的《變形金剛》。

然而,這些例子的共通點是,美國映期也不會相差太遠。

看回《The Flock》例子,日本已早於八月四日開畫,而美國本土卻安排於十月。某程度上,反映美國業界對該片的本土發行信心不太夠。香港方面,高先已購入版本,但映期未定。

傳聞電影因製作公司不滿意,最終找來另一名導演補拍。而劉氏也大方承認,並表示自已也參與剪片工作。

相比之下,比起今天《東方日報》炒作的「粗口字海報」風波,大家更想知道劉偉強到底這部電影會否為他帶來荷里活的入場券。

洲立發行的「借鼠補蘆」?

Picture 

正當洲立發行Disney與Pixar合作的《五星級大鼠》連續兩星期成熟票房冠軍,收得盤滿砵滿之時,另一部同公司發行的Disney電影《魔法小葫蘆》上映在即。然而,單看海報宣傳及預告,相信大家入場意慾已心中有數。

奈何,發行公司如何為此不用過於「蝕本」或票房上太難看呢?結果想出一招來!

這一招,叫做「拉上補下」。大家可以拿著《五星級大鼠》票尾去看《魔法小葫蘆》,票房減十五大元。五十五元一票變成四十元,希望可以「吸引」觀眾去看迪士尼出品的另一部電影。不過,由於涉及戲院拆賬問題,故此優惠只在洲下旗下的JP銅鑼灣及機場4D兩家戲院實行。

然而,這些「小恩小惠」,對於觀眾入場意慾,影響十分有限。

發行公司可能因為要買正片搭「豬頭骨」,但觀眾卻有得選擇每部電影看或不看。提供優惠,根本無助票房。極其量,只為那些使用優惠的人士令票房稍好看而已。

不知各位看過《五星級大鼠》的朋友,會否嘗試享用這個「優惠」呢?

內地西片「計劃經濟」港片受惠?

Picture

中國內地近年雖然開始逐步開放市場,但每個行業的情況不一。就以今年暑期為例,部份電影的映期便因為政策而未能上映或延遲,結果,港片《導火線》因而受惠。
內地向來對西片進口有一定限制,每年最多進口的電影以二十部為限。以往港片被視為外語片,不過隨著簡稱CEPA的「更緊密經濟關係」安排下,港片在符合一定條件後,便可視為國片而不用受限額限制入口。

今年荷里活電影中,《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便因為政策,發行未能因應全球的七月中映期而押至八月中開畫,而另一部荷里活大片《變形金剛》則放了該時期。

至於最大的「受惠機構」,便是比香港映期早一周開畫的《導火線》。電影在開畫首三天共收千五萬人民幣。以香港現時走勢,本地票房能過千萬已算是奇蹟。

然而,這種「扶持」方法,在內地問題不大。至於香港,看來要待觀眾對港片重拾信心時,才能有望電影有較佳票房。

《火併時速3》內地上映無期

成龍雖然是內地市場的票房靈藥,其主演的《火併時速》第一集及第二集均在內地叫好,可是內地的電影發行商卻無緣於內地上映。

《美麗酒吧》另類破紀錄

Picture

由香港導演麥詠麟及另一名美國導演拍攝以泰國為背景的倉底電影《美麗酒吧》,雖然在無聲無息下於觀塘銀都戲院「盛大獻映」,不過卻奇蹟地創了一個另類紀錄,相信大家意想不到。

那個紀錄,就是公映場數最少紀錄!
香港一般上映電影,至少上映五場,若上映一星期落畫,即使是單院放映,也有三十五場吧!然而,近年不少電影,未知是否有自知之明,卻改以在一家戲院在一星 期播放一場,共播七場。近兩年的例子,計有梁鴻華執導的《PTU女警之偶然陷阱》、劉家輝外埠市場電影《少林殭屍:天極》、張國強加元彪的《擊情歲月》 等。

不過《美麗酒吧》在周五播放十二點半一場及星期日十點半早場後,其電影海報及劇照已於銀都戲院完全消失,意味著該片的「盛大獻映」獻世完畢。前後共播了兩場,可算是打破了商業公映的紀錄。只播兩場,恐怕唯一的好處時在送檢時的電檢費有折扣優待吧!

縱是如此,《美麗酒吧》卻未能打破公映電影票房最低紀錄。現時該紀錄仍由李修賢主演的《狂野臥底》保持。

《導火線》映期一拖再拖?

Picture

葉偉信執導的《導火線》的放映方式可算是十分離奇,正當映期最初定為八月二日時,最終卻被貼蓋上「8月」兩字。其後又突然秘密地於本周末及周日推出優先場。不過,現在最終影期,卻眾說紛紜。

Picture

其中一個說法,是八月九日。先在UA院線的售票網站顯示該日為開畫日期,而不少報章亦聲稱此日開畫。另一個跡象則來自觀塘銀都戲院,該院因播放《男兒本色》而暫停四點場,但暫停至八月八日,似乎是安排片長不足九十分鐘的《導火線》接《男兒本色》於八月九日開畫。

不過,該說法卻因為近期旺角百老匯張貼的海報而另有一番景象。

Picture

從上圖看到,旺角百老匯近入口處張貼的海報,顯示開畫日期為「8月23」,不過,該個「23」貼紙卻以黃色斜體貼上,貼海報沿用的紅色字體不太配合。

但是,到底電影是何日開畫?何以不作正式公佈,看來又是一個謎。

港片英文片名的藝術

Picture

香港的電影在上映的時候,除了有中文片名外,還有英文片名。然而,這些英文片名,不少都不太像中文片名表達的意思。

近期的例子,便有《男兒本色》,英文片名是「Invisible Target」。香港片名著重主角,英文則著重劇情含義。至月底開畫的《天堂口》,則是「Blood Brothers」,前者重故事地點,後者重故事主題。

另一個例子就是《每當變幻時》,電影的中文片名改完又改,但英文片名則一直是「Hooked on You」。相比起來,英文片名更比中文片名著重意象。

然而,不明所以的例子仍佔不少,例如黃子華與李彩華合演的年初劣作《嚦咕嚦咕對對碰》,找來一個「House of Mahjong」的英文片名。然而,《嚦咕嚦咕新年財》,英文片名也十分奇怪,叫做「Fat Choy Spirit」,看來真的十分配合賀歲檔期。

對於外地交流來說,聽著港片的英文片名想回中文片名其實不易。部份續集電影,第二集或第三集片名也可以截然不同。情況如何?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談。

《火併時速》的兩難

Picture

由成龍主演的荷里活電影《火併時速》,在荷里活票房可算是不俗,也因此繼而推出《火》片的第二及第三集。正當《火併時速3》將在八月十六日在香港開畫時,該片於內地及台灣發行卻未如想像般順利。

《火併時速3》在香港由泛亞及天映發行。至於內地,電影至今仍未通過內地的電檢。有傳仍未獲內地通過電檢與電影於巴黎情節出現中國犯罪家庭有關。不過,內地電檢情況微妙,最終是否過電檢仍未明朗。

至於台灣,《火併時速3》更不獲台灣片商發行。據悉原因是《火》片的發行版權費過高,同時加上成龍近年演上的電影在台背的票房成績每況愈下。就以台北地區票房為例,《神話》僅收千萬台幣,而去年的《寶貝計劃》,更只得三百萬新台幣,實在十分難看。

其實近年成龍的發展以荷里活為主,華語市場失去票房支柱地位是遲早的事。實際情況如何?稍後再講。

內地播粵語版港片

一般而言,絕大部份港片在製作時,均會準備兩個語言的版本,一個是香港播放的粵語版本,另一個則是內地播放或出碟之用的國語版本。

不過這種說法,只是中了一半。
其實這個情況,可以追溯至今年四月,在CEPA之下,內地廣電總局開始研究在廣東省引進港產粵語電影,並可於廣東省進行發行及上映。而深圳市電影發行中心接著提出代理發行深圳地區港產粵語片,並且獲得批准。

其實這個做法十分合理,因為廣東省地區其實希望觀看「原汁原味」發聲的港片,只是過往港片被視為外國電影而受到發限制。如今講求中港合作,當大家研究深圳居民方便來港之時,港片引入內地也是遲早的事。

不過,不要以為這種做法容易,要解決的問題仍有很多。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內地在電檢粵語片上,相信不會因此有所放鬆,恐怕到時即使是粵語版,也會有兩個版本了。

Page 152 of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