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在大陸與香港的評論中,幾乎大半以上都是劣評,喜歡王家衛的覺得不是王家衛,喜歡張嘉佳的覺得不是張嘉佳,但在我看來最大的原因不是這個,而是張嘉佳與王家衛對著一群不相信有傳說的人,以及另一群生活中沒有傳說的人,說一個關於都市的傳說故事。他不信,他生命裡沒有,他怎會不嗤之以鼻,怎麼不當這些說故事跟演故事的人是傻子。
分類: 講鏟專題 Page 59 of 154
這句:池裡無魚蝦自大,一踏入2017年短短兩星期內聴了兩次,第一次就在1月4日一份李碧華的文章「池中無魚」 中出現,她直接了當地說當今樂壇喪鐘響起,今年仍然蜀中無大將,池中無魚要「捱」這樣的蝦仔,她是很直言的一位作家,雖然文章帶點涼薄,但看真一點不是她涼薄而是樂壇新的遊戲規則,造成今天青皇不接的涼薄局面,我在讀後感還未消失的第二天,公司一位上了年紀的同事拿著四張2017賀歲片《我要發達》的換票証給我,說:「池裡無魚蝦自大,依家啲所謂賀歲片年年越級挑戰,搵個樣好笑的人拍就=賀歲笑片?我唔睇了送給你啦!」 嘩,第一次我從同事手上拿到換票証,還要一副招積面口說:唔睇了! 用池裡無魚蝦自大作開場白向我「讓票」,那就即時訪問一下她有甚麼不滿?為何讓票?她下刪三千字的說到:「一向賀歲是大賣合家歡的,而今次呢套賀歲搵個主持擋笑星,宣傳片核突到嘔,成日播著個男主角直吞避孕套一幕,低俗!就算低俗喜劇當年都不用x驢仔來作招徠啦!香港電影圈仲唔系池裡無魚蝦自大咩?」
香港的電影行業,在千禧過後曾有一段時間因為資深導演轉到中國大陸發展而陷入低潮。然而近年隨著香港影壇在一眾新晉導演與製作人努力之下,漸漸開始踏足其電影創作位置,也在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裡看出曙光。
鐳射與高先聯合發行的《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因為在海外不同影展與評選屢獲獎項而為香港觀眾注意,並剛於金球獎全奪七個提名獎項,而該片自聖誕起的限量優先場亦表現不俗,不過大可想在片末留下來時,有沒有發現有一定疑似香港的公司參與其中?
去年雖然整體戲院市道並不理想,整體推算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二,不過有趣的是,卻有五家戲院於去年的收入較2015年同期上升超過一成,這些戲院也許超乎大想像,但想深一層又好像各有理由。
踏入2017年,不同報刊以至網上媒體也許對於過去一年電影市場或是電影本身作出回顧,但是談及電影市場走向則是另一回事。當中關乎戲院市場便是較少人去談的類別。就以戲院市場來說,過去一年其實並不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