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小眾電影,能夠在戲院上映也許是他們的心願。然而,隨著近年戲院競爭激烈及大部份戲院被大集團所壟斷,小眾電影可以排到的戲院可算是買少見少。
對於大型院線而言,除了往日那種一、兩間戲院播放的模式後,還加入了另一種播放模式,就是多天每天一至兩場的放映。
今年的例子,便有百老匯電影中心先後播放台灣電影《最遙遠的距離》及影意志發行《七月好風》。播放的模式仿如賣樓盤一樣,先選取連續數日每天一至兩場,在觀乎反應再次加推場次,不過仍然維持每天只播一至兩場的情況。
這種發行模式,對於戲院來說可算是絕對有利,因為將其目標觀眾集中在每天的一、兩場,相比起會提高入座率,其他場次則可給主流電影,又可繼續賺錢。對於發行或製作公司,其實由於他們的電影的商業價值不高,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但求上到戲院便夠。
也許有人會問,這種發行方式票房若干?就要《七月好風》為例,連同加推的場次,票房可達四萬多,比起部份中大電影所謂的「數碼電影」連續放映一周每天五場的票房還要高。
大家又覺得這類發行方式是否值得推廣,還是認為此舉令就部份獨立製作難以作全日播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