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隨著四月十七日頒獎典禮已曲終人散,各獎項亦名花有主。不過每年在頒禮禮過後,總會有不少觀眾代某些電影沒得獎而抱不平,當中又有「熱門」與「爆冷」之說。
在近日不少媒體的說法,就是《打擂台》獲獎是「爆冷」。到底是否屬實?
先要明白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有自家的評選方法,這個方法是遊戲規則,無論你認同與否,都是這個規則下的結果,從過去的情況,也許會有端倪,但也不一定有。
有說法指最佳電影是由獲最多獎項的電影獲得,故此《打擂台》獲獎是爆冷。不過其實《打擂台》早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獲最佳電影獎項,何來爆冷?也許是在過去多年來,獲得最佳電影不是票房理想的大製作,便是知名導演之作。
《打擂台》的兩位導演郭子健與鄭思傑也許於行內日子不短,但執導日子不長,電影是一部低成本之作,看起來不能放上大碟。不過,九八年同樣由劉德華投資的陳果電影《香港製造》,卻同樣於類似走勢下獲最佳電影。作為評審,也許大製作的「大魚大肉」理所當然,但偶有眼前一亮之作,也不介意選作最佳電影。因為這類「精品小菜」每每在電影行業更為難得。
拿得多獎可奪最佳電影不是必然,零九年《天水圍的日與夜》也獲多個獎項,但最終最佳電影由《葉問》奪得,二千年也由於主要獎項沒拿獎的《千言萬語》奪得。
其實所謂的主要獎項,是電影構成較易讓觀眾在意的部份,但不等於電影的全部,而且獲獎只有一個,也看不到其他未獲獎人士的差距,故此以獎項多寡預測得獎,並不準確。
另一組的說法,就是將《打擂台》上崗上線,指電影緬懷過去香港影壇的光輝,獲獎等同不認同合法電影云云。
這種看似合理的說法,其實使用的視點甚有問題。因為電影每每以此作衡量,便扼殺了《打擂台》予人驚喜的元素。
五部入圍電影,在評選的人員裡必定要有一定認同,請留意這個認同不等同觀眾一定同意。五部提名電影裡,三部非現代題材中,《狄仁傑通天帝國》與《劍雨》拍得工整,但驚喜度稍欠。《綫人》與《葉問2》則是前作《証人》與《葉問》的相關後繼,前者雖試圖脫離框架但幅度相對有限,後者則在預期之中。入場看這四部電影,縱有驚喜,但不一定非常熱血。
相比之下,《打擂台》看起來較上述四片不同的是,展現了拍片難得的從容和破舊立新。看起來有著一份其餘四片相對少一點的過癮。的確,電影成本很低,景致也不華麗,但那份玩味,倒是近年港片所罕見。
最佳電影有時偶有驚喜的提名,如張經緯的《音樂人生》,但看到既不一樣也有感受的,在今年的五個提名中,《打擂台》在這方則較高,也許因此在業界認同。
電影行業也許對於以人作單位的獎項有著一定的考量,但對於最佳電影一項,每每會說自己的看法,也許令最佳電影時有「爆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