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標籤: 影人影事 Page 83 of 541

投資成本與票房回報的關係

Picture

從一般觀眾角度去看,直覺上很易感到票房愈好的電影,理應賺錢不少。怎樣去看不會是蝕本之列。不過在行業運作上看,近年不少內地大片雖然票房成績不俗,不過最終結賬才發現虧本不少。

不能否認的是,票房是電影收入來源之一,對於內地電影而言,今時今日的票房動輒就有幾億人民幣,即使不少人指實際票房與報稱票房有距離,但是過億實際票房不難。

不過,內地票房分賬後,還要扣除的包括了各方面的製作費、片酬、廣告及宣傳相關費用等。當中宣傳費用比起香港來說相距甚遠,因為內地的範圍實在很大,沿海地區宣傳隨時要到齊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更有機會連內陸城市也要去宣傳,無論是交通費用或是食住費用,那筆款項銀碼不少。

製作方面,部份大製作電影對任何層面都十分講究,隨時一件道具又數千人民幣,有時會以為大製作有錢去花,不過到結賬時卻大量超支。

的確,大製作的電影也許較易獲得較佳票房,不過其成本及宣傳費用同樣因製作規模而增加不少,若果管理不好的話,就會變成票房高但蝕得要命的例子。

Alex專欄:淺談台灣電影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登,敬希垂注。)

由於近年愛了台灣這地方,筆者最近也愛上看台灣電影作品,不論是長片、短片、還是紀錄片,都喜歡於銀幕與從影碟上慢慢欣賞,當中看到不少的經典台灣國片作品。

要說台灣電影的導演,香港觀眾大慨會認識的有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陳國富、吳念真、張作驥,以及近代的魏德聖、蘇照彬、陳駿霖、鈕承澤、程孝澤、戴立忍等等,他們執導的作品均有其個人風格,可謂有其個人的特色,尤其侯孝賢與蔡明亮的作品,均擁有其個人的標記。

台灣電影也有新浪潮時代,稱為台灣新電影運動,當中參與的導演包括侯孝賢、楊德昌、李安、蔡明亮、吳念真,以及王童、柯一正等等,當中由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與陶德辰執導的《光陰的故事》就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始源,直至楊德昌的《麻將》便完結了長達十四年的台灣新電影運動。

要說揚威海外的台灣導演,不得不提李安,他執導的《囍宴》與《飲食男女》均於奧斯卡金像獎獲提名最佳外語片,而《臥虎藏龍》就奪得最佳外語片外,更是首部華語片獲最佳導演及電影提名,確是華語導演的第一人,後來他更憑英語電影《斷背山》成為首位華人導演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運動當中其中一位重要的導演楊德昌於2007年於美國去世,他留下不少精彩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更是筆者喜歡楊德昌的作品之一,他的遺作《一一》直到今天仍沒有機會於台灣本土正場上映,對於台灣電影來說,這是不是一個遺憾嗎?

今天的台灣電影,除了由當年新電影運動導演參與外,還有一班後起新秀,他們的作品均有突出的表現。最近由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將於參展威尼斯影展,讓台灣電影再有機會揚威海外的機會,相信有助台灣電影日後的發展吧!

飛行日記:別將全部衣服寄艙

Picture

拿到手提行李,若果體積太大看起來好像一點也不輕鬆,故此不少人會選擇將自己的行李全部寄艙,只餘一個較小的隨身包包上機。這個做法看起來很輕鬆。不過若果你也想這樣的話,還是請自行儲備一套衣服。

雖然寄艙看起來很方便,不過畢竟是經過多個物流的程序,當中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沒有錯誤。常見寄艙的問題,當中包括了因太遲辦理手續而令行李無法如期上機,又或是需要轉機的艙班,行李或回停留在中途站沒有跟隨行程等。

雖然以上這些情況不是常見,可是倘若真的發生的時候,行李可能要等到下一航班甚至翌日方能到達目的地。對於旅客而言,雖然也許旅遊保險會作出賠償,可是當閣下到了目的地而寄艙行李不在時,不便之處其實不少。

當中最為迫切的,也許是沒有合適的衣服替換,這個情況特別是於熱帶地方旅行尤為辛苦,雖然可以於當地即時購買衣服替換,但是這點不是人人願意去這樣。更為其次的,就是那些手機叉電器不在等,這些對於商務旅行的朋友,困擾更大。

因此,倘若大家外遊之時,還是先預留一套衣服於自己的手提包內不要寄艙,萬一行李真的不能如期到達時,至少首天還可以替換衣服,換好舒服的衣服,至少不令首天的旅程感覺太難受吧。

周日講鏟片:金聲戲院的回憶

Picture

今時今日的戲院已不再設有堂座與超等,不過在十多年份,旺角區的金聲戲院(即新寶戲院現址)便曾是最終結業備有堂座與超等的戲院。今天,就籍著一部舊作,讓大家一起來重溫一下。

先來看看當時的戲院仍使用人手劃票的模式,當中圖片所見的座位表面積較少,該是金聲戲院的超等座位表。

Picture

再來看看近豉油街與花園街交界區,便是戲院入座的位置。

Picture

小賣部的位置,設於票房的另一方,還備有爆谷製作的機器。

Picture

當年的金聲戲院,共設有四個售票窗口,分別為「堂座即售」、「堂座預售」、「超等即售」及「超等預售」,還設有一個後備售票窗口。

Picture

看到當年的戲院大堂,其實是相堂大,當中售票窗口上方設有放映時間表的燈箱,在不日放映的劇照櫃旁,則設有磅重機乙個。

看到這裡,不知大家能否重拾回一點回憶呢?有意重溫的朋友,歡迎重看鍾澍佳執導的《電影鴨》,片初便有這樣的場景了。

《竊聽風雲2》之色盲測試

Picture

麥兆輝與莊文強合導,劉青雲、古天樂與吳彥祖合演的《竊聽風雲2》將於八月十八日上映,不過電影的連串宣傳攻擊卻於過去幾天才正式展開,除了於巴士站有著大型紅色主色的燈箱廣告外,更於戲院張貼了個別演員為主題的掛畫。

上圖所見,便是懸掛於旺角百老匯戲院的《竊聽風雲》掛畫,以吳祖為主題,當中吳彥祖的身上與背景都出現了一大堆數字,以配合電影內容關於金融行業的主題。

不過,要看到演員的名字,卻真的比測試色盲的圖片更為困難。

Picture

細心一看,吳彥祖的演員名字,已經融入於一大堆數字當中。由於字體所用的顏色則背景的顏色相距不遠,猶如保護色一樣。

《竊聽風雲2》雖然有著前集的主角,不過題材上卻是不一樣的故事,未知最終成績又能否超越前集呢?

從心機到機心:陳可辛

Picture

香港不少導演,在融入其他地區市場中,也許成功地開拓了不同的市場。不過與此同時,也許同時也離棄了昔日一些好的價值,今天介紹的陳可辛,也許是千禧前後判若兩人的情況。

陳可辛於八十年代已參與影壇,並於九十年代加入UFO電影人製作公司,首部作品為九一年的《隻城故事》,當年拍出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陳可辛也其後於UFO執導了多部電影,包括九三年的《新難兄難弟》與《風塵三俠》、九四年的《金枝玉葉》、九六年的《金枝玉葉2》、《甜蜜蜜》及《麻麻帆帆》,當中尤以《金枝玉葉》與《甜蜜蜜》最為經典.

九十年代過後,陳可辛嘗試開拓不同的市場,當中包括拍下夢工場的《情書》,千禧過後成立了自家的Appaulse Pictures,以結集亞洲地區的製作為主,當中自家執導的包括了《三更之回家》及《如果.愛》。

到了近年,陳可辛主要是以內地市場為主,執導電影包括了零七年的《投名狀》及今年的《武俠》,監製的近年則有《十月圍城》及《神奇女俠》。

若果以影圈的成就來說,陳可辛的成績其實該予以肯定。不過,個人成就跟影片水準及投資回報無關,當中《投名狀》便拍得令投資者虧本,而近年的製作雖然看起來十分浩大,不過卻少了一份昔日的心機,換來的則是看到市場的機心。至於這是否一件好事,則見仁見智。

海外參展的條件

Picture

對於不少導演來說,也許常常都有著一個疑問,就是為何有些電影的參展機會較另一些電影的機會較大。到底影展有沒有所謂的「潛規則」或「遊戲規則」呢?

今天,就來試看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

所謂參展海外,聽起來好像十分好聽,不過其實說穿了,影展策略選片去「參展海外」,本質其實是希望能將有關的電影帶到外地與當地觀眾交流。

要跟外地觀眾交流,有一點地方就需要留心,就是電影是否有足夠的條調能與海外的觀眾進行溝通。

溝通的基本,就是明瞭其基本的情況,當於一些以本地題材為主體電影,當中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當一個不是居於當地又不懂原對白語言的觀眾,能否在觀畢電影後明瞭導演的心意。

要做到這兩點,便需要注意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電影裡的英文字幕。其實英文字幕的問題,於「講。鏟。片」已經談過多回,基本原則就是英語不要令人家看得不明不白。

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就是也要讓其片中一些很港式的用語。有些說法對於香港人來說可能是很爽,例如 「八萬五」代表了某個推倒樓市,最終又無聲無息地結束的政策。這個用字香港人很有共鳴,不過當這個句語即使很正統地譯成英文後,沒有有關經驗的外國觀眾,根本不知所云。

請記著一點的是,電影有意跑影展,就是要與外國觀眾溝通,雖然在創作上,無論是畫面及對白該無限制,但當要跑影展之時,也許需要提供一定的註釋。

這些情況其實不止在於影展,商業發行亦然。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就是朴贊郁執導的《JSA安全地帶》,電影在韓上映時,片頭沒有任何註釋,但在香港上映時,卻加上了一段文字先行解釋背景。

故此,拍本地題材有意參展海外的朋友,要好好注意了。

開畫票房:《美國隊長》贏《藍精靈》近倍

Picture

周四開畫共有四部電影,當中兩部以3D放映為主作大型發行,為近期未算熾熱的票房帶來新的動力,故此全日各片合共收入較上周上升一成一至484萬。

在開畫電影當中,主要是洲立發行的《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與新力發行的《藍精靈》作正面交鋒,結果《美》片首天於62院映289場獲近190萬的票房,較於37院映205場的《藍精靈》多出接近一倍。值得留意的是《美》中片具一定的場次放映2D版本,至於《藍精靈》幾乎全是3D版本,故此兩者的每場人次分別達73及50,相距也達五成。

《美國隊長》是Marvel漫畫系列之一,相比起四月廿八日上映同漫畫公司系列改編的《雷神奇俠》於49院映267場獲150萬票房來說,賬面上雖是較佳,但考慮對手及其他因素,其實不算突出。電影於吸引力上未致像開畫衝破二百萬大關,也許其電影牌面吸引力不算太大,加上其片名予人有點大美國主義有關,繼後票房其實看來也只能寄望本周末的爬升。

新力發行的真人與動畫配合的《藍精靈》於開畫成績未達百萬其實不算奇怪,因為《藍精靈》其實已是廿多年前的動畫,對於年輕一代觀眾來說較為陌生,在同期有著多部動畫前後夾攻下,未見有任何優勢,故此開畫數字亦只屬一般水平,但有關的數字算是對其宣傳有所交代。

同日開畫由新一發行的《蠟筆小新劇場版:黃金間諜大作戰》選擇於12院以日場為主映33場,結果獲得票房五萬四千。由於該漫畫原作者臼井儀人已離世一段時間,令觀眾懷疑現時動畫的故事會否重覆而影響入場意識。

在本周一眾開畫電影中,美亞發行由吳鎮宇及孫紅雷主演的《戰國》,於近乎零宣傳情況下於五院開畫,最終票房只達六千四百,每場平均人次只有六個以下,可算是全日砲灰之最。《戰國》在內地已開畫多時,故此電影的上畫只是等同送死一樣。

隨著兩部3D荷里活電影開畫,上周票房冠、亞軍《功夫熊貓2》及《哈利波特:死神的性物2》也順勢票房下跌一半,當中《功》片昨天於56院映210場收64萬,累積達3,140萬,相信仍有力達至三千五百萬水平,《哈》片昨天於57院映174場獲60場的成績,累積達6,893萬,周末該衝破七千萬大關,但要威脅累積達8,379萬的《變形金剛:黑月降臨》仍需努力。

華語電影方面,陳可辛執導的《武俠》在初步反應未見突出下,次周雖然只縮場兩成二至37院映176場,但票房卻下跌六成至29萬,累積則達557萬,依此看來若要達至八百萬票房仍有點難度。葉念琛執導的《人約離婚後》昨天於21院映70場獲13萬的成績,累積則已達至517萬,在3D外語片強勢之下算有所交代。

值得一提的是,高先發行的《生命樹》昨天於五院映11場仍獲二萬六千的成績,累積票房在上映29天至327萬,而昨天每場人次仍達至40以上,算是甚具耐力。

從《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看消失的藍田邨

Picture

電影令人回味之處之一,就是對於昔日景致的回味。當中其中一個例子,莫過於劉偉強執導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最初的一幕。

城市實景的重要

Picture

香港電影近年發展雖然有著不同的方法,也許會有人指拍戲起來於題材上有著內地市場的顧慮,但從另一角度去看,其實有些時候香港拍攝有點「自廢」武功,當中於本地拍攝沒有本地場景的風味便是問題之一。

其實很多電影也許本身水準不算是在高的水平,可是使用自家城市的特色,倒卻帶來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同時也提供一定的共鳴感。在這個考慮範圍中,也許解釋了何以荷里活電影《藍精靈》故事要選擇回現實中的紐約市,當中的地標與地鐵,令這部廿多年前的動畫「活化」。

至於另一個近期的例子,就是來自韓片《海雲臺》的導演尹齊均監製的新作《Quick》。論其故事其實令人想起《生死時速》,不過當中最大賣點,卻是穿梭韓國首都首爾的多個名勝如明洞、江南大道等,令觀眾感覺到置身其中。

回望香港,雖然近年於香港製作的電影為數不少,但是在拍攝起來,不少怎樣看其實也看不到是香港的一部分。對於部份題材來說,城市或社區成為主體,實景必然是重要的環節,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與《天水圍的夜與霧》使用天水圍的公屋作實景拍攝,令其本身需要的實感增強。

動作片方面,林超賢的動作電影,也是很著名使用大量香港實景,無論是《証人》的炮台山至北角一帶、《火龍》的大坑地區,以至《綫人》的石硤尾舊區到調景嶺一帶,實感同樣強烈。動作電影雖然官能刺激也許重要,但本地景致卻帶來一份親切感覺。其他類型電影裡常用香港實景的,還有杜琪峰的一系列電影。

當然,有時也許因為環境限制,部份製作也會是以虛擬佈景配上後期加工。不過,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具其實感,因為香港觀眾對有關地區非常熟悉,有甚麼不接戲或是過份虛假的情況也很易看得出來。

「不接戲」也許是製作環境所限,又或是市場不在香港云云,但是有些時候看起來也會在意。就以杜琪峰的《文雀》為例,這邊箱說是由上環到中環的路程,另一邊箱卻看到「觀塘青年桌球會」的霓紅光管招牌。過份虛假的例子,則有《72家租客》的旺角西洋菜街的街道與地鐵站,看起來也令人感覺奇怪。

香港實景拍攝,當然不及內地或澳門這麼方便,一來香港地少人多,很多拍攝場景若依正常方法,製作時間很久。若不用正常的方法,則需要整組人員靈活配合方能成事。在今時今日香港市場看起來大不如前的今天,能看到香港實景拍攝的電影,真的要好好珍惜。

Page 83 of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