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徐克的《梁祝》也許令不少觀眾觀畢感動。十多年後,馬楚成執導的《武俠梁祝》,嘗試在這個梁祝橋段之外加入武俠元素,換成了一部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前古代武俠篇。
《武俠梁祝》的故事其實並非梁山伯與祝英台,而是梁仲山與祝言之的故事。雖然電影取其「武俠」兩字,可是觀乎蔡卓妍、吳尊及胡歌並非打得之人,結果所謂的「武俠」,其實主力的就只有一頭一尾的武打場面。當中部份武打場面,未知是否需要遷就演員緣故,畫面剪接零碎得根本看不到怎樣打,真的替動作指導程小東辛苦。雖然找來了樊少皇來點動作,可是發揮也極為有限,浪費程度比《保持通話》更甚,淪為一大花瓶。不止在武打上,部份場面亦有點避重就輕,例如片初馬承君與祝言之所謂過一條很高的橋,從沒給觀眾看其高度,看來有點偷工減料。
武俠元素不足,結果還是要看回愛情戲。馬楚成的愛情處理情況不弱。電影對於梁仲山與祝言之的前段細節描述只屬一般水平,在舖排不足之下,結果那段愛情來得太急,也收得過快。幸而電影在攝影上算是較有美感,為電影補回一點分數。到了後段,劇情其實不太像梁祝,倒像羅密歐與茱麗葉多一點,該段的悲情描述較前段為佳。不過到了末段,本是凄美的情節,卻令部份觀眾笑起來,看來處理上仍有待加強。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以賣偶像為主,刻意的大頭鏡頭為數不少,有意入場的觀眾宜有心理準備。
演員方面,電影明顯地將重點放在蔡卓妍身上。劇本中蔡卓妍的演出變化其實不算太大,不過她的演出算是自然,也符合了預期的水準,再加上她甚具觀眾緣,對於悲情的部份,演出較預期為佳。至於兩位男主角,在演技方面仍較稚嫩,在不能期望他們演技有太大發揮之時,其演出沒有發出負能量來,也達到預期的目標。
相比之下,發揮最大的倒算是當配角的庾澄慶。在粵語版本中,他演出的師叔角色以白話文方式趣怪演繹,演出可算是全片中最為生鬼的角色,也為電影裡梁、祝兩人的愛情發揮有催化作用。至於冼色麗及譚俊彥的角色戲份,可以說是連花瓶也不如,換上一些不知名的藝人演出也可以。狄龍的演出則是很類型,換起來也可能是演包青天也不出奇。
總的來說,《武俠梁祝》可算是以偶像為主的古裝劇集,在條件限制之下,武俠的元素變成了包裝,也要避重就輕。至於劇本舖排上則有高有低,幸而三大主角的演出尚算有預期較好一點,再加上庾澄慶的生鬼演出,整體成績仍不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