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日前於「講。鏟。片」曾問過大家亞洲最重要電影節的問題。正當大家想的是近年好似搞得好大兼有逾三十年歷史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或是今年剛好二十屆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之時,怎料對外國電影雜誌如Variety或Screen International卻又有另一番答案。
標籤: 香港國際電影節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購票問題多多,不少人身受其害,相信各位已從不少地方看到文章。不過,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看,原來即使是在電影節裡工作的職員,亦不好過得去那裡。甚至有傳大部份員工需要加班處理戲票。
雖然電影節今年仍用城市電腦售票網協助,但是據聞戲票卻交由電影節中央處理。結果,員工要先印出大量從電腦列印的交易紀錄,再去到將電影節戲票人手斯開交易紀錄及戲票來作分發。
說到這裡,大家也想到是甚麼問題。
今年另一個「戇居」的地方是,門票交易成功後,並非即時處理,而是待三月八日(莫非慶祝婦女節?)才開始寄出,完全低估了交易帶來的工作量及高估流程。
結果,聞說電影節工作的員工,無論是甚麼崗位,放工後均要加班,而辦事處亦變成工廠,就是處理這些戲票交易。拿間尺去撕交易紀錄,然後「照單執藥」,跟著入信封寄出。情況就仿如七十年代工廠「黐膠花」一樣。
往年,大家用網上售票,至少有封似樣的信封標明戲票數目,但今回卻只得一張爛爛的紙張。電影節看似隆重了,但內部卻更加「豆泥」,體現香港近年窮富懸殊及兩極化的情況。
交易多,人手不足,時間短促。結果是:錯漏百出。
用速遞的,竟然是以平郵去寄。戲票到了放映前仍未處理好,查詢熱線當然「打爆機」。但對內部員工來說,也許是十分無奈。難道向外界「披露」這個慘況麼?
當然,這些說法孰真孰假,大家不妨想想。
剛於四月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絕對是令戲迷既愛且恨的電影節。各位若是選用了網上訂票的方法的話,應該完全感受到該種混亂的情況。
在訂票開始的三十分鐘內,伺服器出現故障而未能瀏覽、部份銀行過數過程出現重覆收費、未能確認訂購門票、甚至連門票亦幾乎未能於電影節開幕時送上、查詢熱線「打爆機」等,最後,電影節協會總監戚家基要在網頁內公開道歉。
其實為何會這般亂?
往年的電影節,使用了康樂及文化事署旗下的城市電腦售票網訂票,負責訂票、出票及郵寄等事宜。不過,剛過去的一屆電影節,卻改用了全新的訂票系統,而這個系統,便是問題的源頭。
倘若從事電腦業界的朋友當會知道,一個系統在推出前,理應進行大量測試,當中更包括影響伺服器流量的「Drill Test」,不過從聲明看來,似乎這方面的工作並未足夠。而於防火牆問題,其實簡單地在每次交易完成後提供確認號碼,方便查詢已可以,似乎準備工夫不足。
香港不少院線均推出網上訂票。當中不少更在過去數年間進行升級,而「Drill Test」更是重點,以處理在長假期如農曆年等節目的大量交易。
不過,今回訂票混亂還有更多故事,下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