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標籤: 影人影事 Page 30 of 541

暫別UA時代廣場(一)

Picture

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地下及二樓的UA時代廣場戲院,隨著昨晚《八星抱喜》的散場,便暫別觀眾年多的時間。UA時代廣場的十八年經營,為很多觀眾帶來回憶,「講。鏟。片」也打算將有多篇談及該戲院的情況,今天先從最後一天的景況說起。

Picture

UA時代廣場最後一天只有一院及四院放映電影,並以每票十八元價票價於周日起發售,周一已告全部滿座,結果昨天票房並沒有營業售票。據蘋果日報報導,其中一家戲院昨天已開始拆建,觀乎其報章提供的圖片,看來像是三院的模樣。

Picture

由於最後一天預期有大量觀眾前來拍照留念,故此戲院也採取了特別的措施,將入場處由平日的二樓大堂移前至地下扶手電梯前,觀眾需持有即場門票方能乘扶手電梯前往二樓。

Picture

至於地下大堂方面,早上十一時仍可供觀眾內進,但午後已經圍封,只供網上訂票的觀眾內進取票。

Picture

UA時代廣場因為暫別觀眾成為拍攝熱點,就最後一天所見。拍照、自拍或由朋友代攝,各種款式的拍攝方法也有。

Picture

更有觀眾拿著購得門票,分享重要的一刻。

Picture

到了晚上九時許的最後一場前,UA時代廣場的除了有拍照的觀眾外,還有等候入場的觀眾,令戲院對開的行人路十分擠踴。

Picture

晚上十一時半後,觀眾陸續散場,戲院職員也於地下大堂道謝。

Picture

最終,UA時代廣場戲院的大閘徐徐降下,戲院經理也揮手道別。

Picture

關閘過後,有一眾人士於戲院門外影團體照,更有勞商場的保安人員協助。

Picture

UA時代廣場在暫別後,原位置將改裝成商舖。時代廣場日前則發表聲明,指將預留十二至十三樓改裝成為有五個銀幕的戲院,工程約需年半。由於十二至十三樓的食肆將底今年四月底前陸續離場,意味著新的戲院可望於明年聖誕前與觀眾見面。

UA時代廣場的最後一天,有著不同的情況,電影《2012我愛HK喜上加囍》的人員前來謝票,而「講。鏟。片」情報人員亦拍下該戲院最後一天二樓的情況,稍後將會陸續提供,敬請留意好了。

UA時代廣場的最後時刻

Picture

位於銅鑼灣的UA時代廣場戲院,今天已是最後一天於時代廣場地下及二樓營業,然後將暫停營業年多的時間。就在這重要的一刻前夕,戲院便成了拍攝與光顧的熱點。

UA時代廣場於現址經營已有十八年的時間,雖然其地下售票處已至二樓的大堂曾有不少改動,也由過去的A、B、C、D院改稱為一至四院,但院內間格大致相距不遠。

Picture

「講。鏟。片」情報人員昨晚到達UA時代戲院,單是地下便已有不少人士停下來拍照留念。單是上圖所見,便有三對情侶以不同角度拍照。

Picture

到了樓上二樓的大堂,一樣拍照者眾。不少更手持戲票於UA的標誌前拍照。

Picture

雖說是四家戲院,但昨天起只有一院及四院有電影放映,二院及三院已率先停業。

Picture

昨天九點五十分場放映的《八星抱喜》,入座也達九成。

Picture

至於另一家戲院放映的《2012我愛HK喜上加囍》則銷情一般。

Picture

UA時代廣場在今天「暫別」提供十八元特惠價的戲票,早已被搶購一空。

Picture

另一方面,於二樓大堂辦理的會員入會手續方面,因為可獲贈多一張戲票的入會優惠,也大排長龍。

Picture

不消一會,便要在地下大堂貼出優惠完結。

Picture

也許是時間關係,告示也要用手寫方式展出。

對於UA時代廣場於原址結業,有著多個傳聞,當中包括被名店以巨額租金租下。時代廣場便於昨天發表聲明,表示有關舖位仍在招租階段。

時代廣場的聲明同時指出已於年半前取得屋宇署的批准提戲戲院設置。然而UA時代廣場現址在銀幕大小比例、座椅設計及空間間隔都「不合時宜」,於是改為斥資五億於十二至十三樓原「食通天」位置,拆走商場頂層屋頂改建新的戲院。

至於新的戲院方面,銀幕數目會由現時的四個增至五個,但座位數目多少則仍未知道,而銀幕與座椅則會以現今戲院規格設計,工程需時約年半。觀乎原「食通天」位置的食肆於今年年中方全數遷出,也許戲院要至少於明年年底才能與觀眾見面。

對於UA時代廣場快將「暫別」,不知道大家今天會否抽空戲院留念一下呢?

沒有煲仔的煲仔飯串?

Picture

不少朋友的認知裡,煲仔飯的基本元素,也許是裝載在一個瓦煲之內,米飯在底,而其實食材則在飯的上方。可是,近期有戲院卻推出如上圖的「煲仔飯串」,真的超乎想像。

不少朋友的認知裡,煲仔飯的基本元素,也許是裝載在一個瓦煲之內,米飯在底,而其實食材則在飯的上方。可是,近期有戲院卻推出如上圖的「煲仔飯串」,真的超乎想像。

上圖所見,便是「講。鏟。片」情報人員日前於嘉禾黃埔戲院所攝,所謂的「煲仔飯串」英文名稱只是「Rice Stick」,跟煲仔與煲仔飯一點關係也沒有。而參考圖片也只是一串圓柱體型的飯夾雜餡料的東西。

再看看提供款式,包括了「日式紫菜三文魚」、「芝士磨菇雞粒」及「北菇臘腸」三款口味。看起來,是否有點似曾相識?

拿回「講。鏟。片」於十二月的文章,當時這款小食英文名稱一樣,中文名稱卻只稱為「飯團串」,售價也是一樣,只是沒有北菇臘腸這款口味而已。

「飯團串」與「煲仔飯串」聽起來的聯想截然不同,何以嘉禾可以將兩者混為一談呢?

說到這裡,又是為各位準備新高中的中學文憑考試的學生作出準備的時候了。大家對於「飯團串」改稱為「煲仔飯串」,該用以下哪個詞語來形容呢?(可選多項)

離天萬丈
亂作一通
誤導觀眾
貨不對版
指鹿為馬

台灣王晶:朱延平

Picture

朱延平過個名字,相信不少香港觀眾不會陌生,甚至很多時候都會以「台灣王晶」來形容他。而他也有過不少電影在上映。

事實上,朱延平與王晶,也有著不少共通點,兩人也是多年的老友。

朱延平其實現在已年屆六十一,八零年開始執導拍下《小丑》與《大人物》兩片。不過香港孤眾對他的認識開始,也許要數到九零年由劉德華、庹宗華與柯俊雄主演的《異域》。

九十年代之初,香港影團十分蓬勃,不少台灣投資者也來港投資,當中朱延平那時開始便有不少作品在港上映。他走的路線與王晶都不謀而合,以商業市場作主,至今參與作品過百。以台灣電影產量而言,比例可算是十分高。

發掘童星,也是朱延平多年在台灣影圈的經驗之一,當中曾參與港片演出的小彬彬便是由朱延平發掘。九十年代則有郝劭文與釋小龍兩人。當中前者近年再於演藝界復出,近作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後者則於近年復出,曾於電影《葉問2》演出。

雖然近年台灣電影甚有起色,可是朱延平執導的大製作卻水準不佳,當中《功夫灌籃》特技效果不理想,而周杰倫與林志玲合演的《刺陵》更是令兩人一度成為票房毒藥之作。

Picture

朱延平近作《新天生一對》雖然看起來跟楊千嬅與任賢齊主演的《天生一對》類似,不過實質上卻是跟朱氏八四年執導的《天生一對》有關,而童星小小彬正是小彬彬的兒子。然而,朱延平在接受訪問時,也坦言前作《刺陵》對他教訓甚大。而是次官方發行上,也將其宣傳重點放在演員及台灣墾丁美景身上。

朱延平跟王晶一樣,近年也有過低潮之時,《新天生一對》於台灣賀歲票房稱冠,且看在港能否為朱延平一洗頹氣好了。

周末票房:港片票房跌幅較少

周末票房基本排位與周四相距不遠,當中頭十位電影位置不變,然而在假期氣氛接近尾聲之時,票房較周四繼續下滑,結果周日的總房較周四下跌約一成半左右。

在整體票房下跌之下,新開畫由霍士發行的應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繼承大丈夫》成為唯一一部未有票房下跌的電影,不過增場百分之七於29院映121場票房增長也只有二千多左右,但觀乎大勢已算有所交代,累積四天連同優先場達258萬。至於新一發行於九院各映兩場的日本動畫《火影忍者劇場版:血獄》票房則較周四下跌兩成,總人次接近一千,累積則達28萬,觀乎電影只屬粉絲向類型,繼後票房並不樂觀。

新春主檔期的九部電影票房也順勢回落,當中票房榜首由華納發行的3D片《地心探險記2世外秘島》的跌幅最為明顯,周日於40院映248場下,票房下跌達兩成七,入場人次比起亞軍的《2012我愛HK喜上加囍》及《逆戰》為少,反映了放映場數飽和的結果,累積11天則達2,877萬,相信三千萬已不成問題。至於周四跌幅顯著,由洲立發行的3D動畫《無敵貓劍俠》周日於45院映173場下跌幅較少,約為一成三左右,然而在每場人次只有58之下仍不理想,累積九天則達1,175萬。

同屬洲立發行的《紅花板上的海》與迪士尼發行的《慈善星輝布公仔》在大量家庭客源電影競爭下未見好轉,兩片每場人次約在50上下,不過較周四票房跌幅則只在百分之六至七左右。當中吉卜力創作室的《紅》片周日映90場錄得約四千六百人次,累積達492萬,可望今天衝破五百萬大關。至於《慈》片累積則達195萬,看來這兩天亦可衝破二百萬,但整體成績仍令人失望。

華語片方面,三部賀歲港片入座仍然高企,當中邵氏與無線的《2012我愛HK喜上加囍》周末維持41院映207場下,錄得逾萬八人次,每場人次達87,不過票房仍較周四下跌一成七,累積則以1,454萬成為賀歲最賣座的華語片,但在新春假期過後的票房並不樂觀。英皇與娛藝發行的動作片《逆戰》雖然昨天只於39院映180場,不過每場人次卻接近一百,跌幅只有百分之九,為電影累積達1,406萬,仍保持奪得新春票房榜首的機會。天馬與尚品合作的《八星抱喜》於39院映154場下則跟隨大勢跌一成半票房,每場人次仍在80左右,累積十天達915萬,相信仍可望達千萬水平。安樂發行的張藝謀電影《金陵十三釵》周日縮場一成於28院映94場下,票房也按比例減少一成,累積也達657萬,較早一周開畫的《大魔術師》累積多出11萬,看來有此成績實為旗下院線支持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去年創出票房奇蹟的電影仍在上映。當中霍士發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只於嘉禾旺角上映一場,但映期已達102日,累積達至6,182萬。而安樂發行的印度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則上映達151天,昨天仍於四家戲院各映一場,每場人次仍在70以上,累積則達2,320萬,難怪發行公司於新春期間仍於巴士媒體路訊通賣廣告賀年。

飛行日記:從阿漢正傳到入境審查

近日上映的印度電影《阿漢正傳》最初的一幕,便是阿漢在美國登上航班前作入境審查,怎料因為國籍或其他舉動,令入境當局以為他是恐怖份子,於是需要查。

其實,到外地入境有時不一定等於可以順利通過。

未能順利地在外地入境櫃檯完成手續,而需要作進一步處理的原因很多。有時未必代表閣下的身分有甚麼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護照在防偽方面並不足夠,加上一般成人使用的護照會用足多年,當容貌有點「走樣」的話,走上防偽不足,便會被邀請來作進一步的護照鑑定。

另一個很常見的情況,但與職員對話時卻未能好好溝通,由於很多時入境櫃檯都大排長龍,也無奈地被「請」到一旁再作了解。其實入境的人員一般英語也不是太差,倘若英語程度可作簡單交談的話,也不會有甚麼問題。

當然,還有一些情況,就是入境時簽証相關文件不完全,通常需要簽証才能入境的地區,該地區對來自非免簽証地區也會著緊一些。

對於很多當入境櫃檯職員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工作,很多時人龍很長,但又不能馬處了事,時間較長搞不了的話,也只好交給其他人處理。

Alex專欄:巴士廣告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出,敬希垂注。)

近年電影公司利用不同的渠道來宣傳電影,不只是在戲院內的海報與擺設,還有在港鐵站內與巴士站的燈箱廣告海報,以及巴士的車身上,也會貼上了電影的宣傳廣告,這已屬近年世界各地宣傳電影的渠道之一。

昔日的巴士車身很少會出現廣告的,大慨是到八十年代開始,才會有廣告的出現,由早期的巴士公司廣告到政府廣告,至後期的物品宣傳廣告,也開始大行其道;而電影廣告則於近這十多年才於巴士廣告上出現,由於巴士終日會於街道上行走,於車身上的廣告好讓不少途人留意,這達到宣傳的效用,所以近年很多電影公司都會採取以巴士這個優點作宣傳。

猶記得於澳洲讀書、還是到外國旅行的時候,都會留意到當地的巴士近年逐漸張貼了巴士廣告,而款式與種類也不同的,由於部份地區的巴士以單層為主,故那些的電影廣告通常是比較小型,張貼於窗口對落的位置;然而雙層巴士的,就如香港的相若,張貼於兩層窗口之間;而車身後面位置的廣告,通常均會於兩款巴士中出現。

比較特別的,就是有時會於街上,看到巴士的全身廣告,均以電影為主,當然未必每一部電影都會作這樣的宣傳,但是若電影公司對該影片有著一定的信心,或是作預早的宣傳,這全身廣告的效用,大慨會有一定的成果。

未知大家有否於街上目睹過巴士上的電影廣告嗎?

賀歲爛片之四:《見習黑玫瑰》

Picture

雖然找來不同導演來執導賀歲電影有著不同的形式,但是倘若是合導的話,不能合拍的話只會是貌合神離。今天介紹這部《見習黑玫瑰》,便是在這個情況下的劣質產物。

《見習黑玫瑰》由兩名風格截然不同的導演黃真真與甄子丹合導,演員陣容包括蔡卓妍、鍾欣桐、毛舜筠與鄭伊健。觀乎片名,即時令人想起是拿著已於近年拍片多遍的「黑玫瑰」電影玩弄一番。可惜的是,要鍾欣桐及蔡卓妍來拍動作電影,實在對演員、觀眾及導演來說是一個「三輸」的格局。

雖然有傳聞指兩名導演並不合拍,但最終出來的,卻是一部十分無聊的產物。當中鄭伊健在片中的形象,更看起來像如盜版般的款式。在戲院觀看如斯的悶棍,其實也是一個十分難受的觀影經驗。

不知道各位當年有沒有入場中伏呢?

星球大戰推出3D眼鏡

Picture

近年隨著3D眼鏡盛行﹐不少要電影為主題的3D眼鏡亦陸續推出。不過﹐這類眼鏡有些時候卻跟電影發行無關。

上圖所見﹐便是近日於戲院所見的宣傳﹐推出了以《星球大戰》電影為主題的3D眼鏡。售價四十大元,以RealD的3D制式為標題。

從外型所見﹐這款星球大戰的3D眼鏡戴起來仿如望遠鏡一樣﹐其眼鏡比起一般的3D眼鏡為大﹐而重量亦相對地較重。當大家以為這是電影公司為3D版本《星球大戰》前傳首集於二月上旬推出的宣傳之時﹐實際上這個3D眼鏡的銷售卻跟香港的霍士發行無關﹐只是產品生產商的配合而已。

觀乎這款眼鏡的設計﹐倘若在戲院觀看3D電影時戴上這副眼鏡的話﹐感覺卻十分奇怪。未知各位《星球大戰》的影迷﹐對於這款眼鏡又有沒有興趣呢?

群星賀歲片是否已經拍爛?

Picture

以一大班演員合演「群星報喜」式喜劇於八、九十年十分盛行,可是九十年代末開始沒落。近幾年又再出現。不過觀乎今年無論是曾志偉或是黃百鳴製作的電影,於票房上也不理想。到底,這類型的喜劇於市場上是否已經看厭,而兩片最終票房又會怎樣呢?今天試圖從數據上來探討一下。

Picture

上圖所見,便是縱合了過去四年「群星報喜」式賀歲喜劇於主要賀歲四天的票房,包括年初一至三及年初一的前夕。紅字的為黃百鳴製作電影,藍字則為邵氏與無線合作,曾志偉製作的電影。

先從黃百鳴那方去看,零九年的《家有囍事2009》屬近年曾部再度出現的賀歲喜劇,當時於場次上不算最多,不過假期三天卻有百五以上的每場人次。到了一零時因往績不俗,《花田囍事2010》的場次較《家》片更多,可是入座卻低出接近三分之一,反映觀眾在有競爭對手下,對電影內地取向的拒抗。去年《最強囍事》內地味道減褪,入座場比起《花》片上升一至兩成。惟今年到了《八星抱喜》,在票房上調一成,加上同期獲得場次較過去少兩少三成下,票房偏低,而入座比起《花》片更差。這點也許反映了黃百鳴的系列在過去幾年已經飽和。

再看邵氏與無線的合作的情況,若果不考量年初一皂前夕是否假日的因素,過去三年於年初一至年初三的每場人次亦是持續下滑。而今年獲得的場次也較去年減少兩成,令其電影票房不佳。

從上述圖表的數據來看,也許出現在基本因素不太改變之下,這類賀歲喜劇的入座普遍出現持續下滑的情況,或許反映了市場飽和的情況。這個飽和期比起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還要短。

賀歲喜劇在短短四年間飽和,涉及多個因素,當中主因是供應過多。八十至九十年代,這類的賀歲電影每年平均只有一部,但過去三年卻有兩部,漸漸出現「兩敗俱傷」之勢。另一方面,在製作增下之下,這些電影於翌年也可在家透過電視或影碟觀看,入場意欲也漸減。而這類型電影欠缺其他元素,也令在市場同類影碟漸多下及對手的款式較多下失去競爭力。

或許有朋友問道,到底這類電影今年最終票房如何。我們也許可從過去的數據來看看有沒有端倪。

Picture

上圖所見,便是過去數年賀歲喜劇的票房情況。可見除了一零年的《72家租客》外,這類型喜劇的主要票房來自農曆年的三天假期及年初一的前一年,收入便佔全片最終票房的三成半至四成二。這個情況亦十分合理,因為這類型的製作主要是為新春期間服務,新春過後實在看不出觀賞的理由。

若果我們以大約以三成半至四成二的比例作推算,觀乎今年兩部賀歲喜劇至今數據去看的話,《八星抱喜》最終票房便介乎1,080萬至1,300萬之間,而《2012我愛HK喜上加囍》則介乎1,800萬至2,156萬之間。可是,觀乎今年農曆年過後有多部電影上映及場次因素,最終票房更會傾向其下限居多。如斯的成績,實在難以說成滿意。

到底最終成績會否如上述推算這樣,則留待兩片落畫後再去証實好了。

Page 30 of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