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香港記者於新彊烏魯木齊採訪時受到干預的事件,令人更感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可貴。正值此時,「講。鏟。片」近月來也同樣感覺到,這份自由空氣絕對是可貴之處。
感覺可貴,也許源於不少人對於「講。鏟。片」模式不理解之致。
「講。鏟。片」一直以來,相信讀者能在閱讀主題後,以自行分析的方法以達一己之見,再以理性的方式回應,從而達到理性互動及共同增值之效。正因為相信讀者,故此文章剪裁方面,均需讀者閱讀時自行分析,絕對不能全盤反對或盲從附和。
然而,要維持這個模式並不容易。因為,對於部份不習慣該模式人士,特別是行內人士,會有其憂慮。
其實「講。鏟。片」部份人員,在網誌成立至今兩年多時間,也曾收過一些行內人士的訊息,對於個別的文章十分在意,部份更希望了解情況。
可是,其實「講。鏟。片」一直以來,其實只仿如一干人等在遊樂場玩泥沙而已。相對而言,也許是眾人的一個小型空間,實在沒有甚麽情況值得去了解。
說到底,這裡只是一個網誌,人微言輕,實在不太理解要在意的理由。
也許是這些事件,霎時間聯想起近日於The Grand Cinema上映由崔允信執導的《三條窄路》。 片中談及的一些課題,也許跟現在這個大小氣候又有點呼應;而電影算是有心的製作,雖然每天只映一場,仍值得去支持一下。
只能說的是:一個私人空間,顧名思義是在正常情況下運作不受干擾才叫做私人空間。如果不預期的外間勢力不斷插手空間的話,也許最終只會淪為屍人空間,實在令人不堪入目。
若果真的有這一刻之時,也許「講。鏟。片」已沒有生存價值可言。
charlie
希望看到「講。鏟。片」一直維持自由空氣
李仔
香港勝在有言論自由,例如拍咗套戲,大陸上演時要點改點刪,好在香港仍然可以播原來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