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影藝戲院周四正式重開

銀都機構旗下的影藝戲院,雖然自今年四月起接手原九龍灣百老匯位於淘大花園三期的戲院位置,令影藝戲院於四月一日「重生」,不過其實一直並沒任何儀式表示正式復業,而經營情況一直不太理想。經過三個多月的裝修期後,戲院宣佈於七月三十日正式復業,並隨著宣傳一連串計劃以增加入座率。

影藝戲院復業的消息,於今天不少報章也有報導,當中包括蘋果日報、大公報及文匯報等,可是奇怪的是消息並非於娛樂版而是港聞版出現。縱合三份報章的報導指出,影藝戲院於淘大重開後已斥資逾五百萬進行內部裝修,當中包括翻新戲院大堂、影廳座位及洗手間等。其實影藝自零六年十一月於灣仔北結業後一直物色地點,觀乎不少報導所指,看來曾有查詢的包括灣仔道的京都戲院、筲箕灣的新金明戲院及青衣的龍都戲院等。最終由淘大商場的業主恆隆主動聯絡,以特惠租金與影藝簽約六年復業。

銀都機構董事及戲院部經理崔顯威坦言,影藝在灣仔北結業前幾年不斷虧蝕,加上現時另類電影生存空間較過去為狹,故此淘大影藝將會同時播放主流電影及非主流電影。觀乎這個策略,一方面也許可藉播主流電影獲穩定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藉此讓主流觀眾接觸及得悉非主流電影。就以本周四為例,便會選映西班牙藝術片《愛你愛到殺死你》(Perfect Crime)。

至於推廣策略方面,影藝將會先以播放廉價早場吸引客源,當中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十一日期間重播十三部電影,票價僅為十元。九月則安排周六及周日早場播放「中國電影坊」主題電影,票價亦僅為二十元,希望可以先來增加人流。

香港近年戲院經營已被高度商業化,稍為慢熱又或是非主流電影每每開畫首個周末已被縮減場次。影藝戲院於淘大商場能夠復業,主因之一是業主願意以特惠租金給予銀都機構。銀都機構也同時投入資源為影院裝修,並設立展覽區,也顯示對營運影藝的誠意及決心。不過,暫時不少發行也許仍對影藝抱觀望態度,也許影藝暫時先要做的,或是網羅優質的內地電影播放,以打響其品牌形象,令其他抱觀望態度的發行商釋疑來給予片源。

Previous

周末票房:《哈利波特》以量取勝

Next

陳果合導《成都我愛你》威尼斯閉幕

40 Comments

  1. Ryan

    部份留言跟主題偏度高度,現予以刪除。文章回應需符合原文主題,而非東拉西扯。

    對於非主題的其他留言或課題,本網站歡迎投稿,有意者請電郵文章至右方所列電郵,先謝。

  2. 39624

    致命傷就是高地價, 租又貴, 逼到戲院只能夠放主流片

    另, YAHOO影評被指作弊, 拉低, 面推高, 可否徹查一下?

    http://tswtsw.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17.html:
    (附朋友為《再生號》殊死血拼雅虎影評,發現有作弊,給《再》4或5星會被刪,留下的全是一星的;而給《殺人犯》則相反,一星被刪,4或5星留。其實《矮仔多情》都係咁,明明一直拉到2.5星,後來影評大幅由200多篇刪到120篇,留下的全是一星的,連我那篇5星影評,都無法在影評列表中找到。這是事實啊。)

  3. KK

    Ryan,上次有網友指淘大影藝3院的座椅依舊,是否真有其事? 從今日明報的照片所見,那些紅色座椅應該是新換上的(不知道照片中是哪一院呢?).

  4. MOVIE KID

    真的會上PERFECT CRIME? 戲院網頁也找不到資料

  5. dts6.1

    re:MOVIE KID

    預售資料已Update La….

    http://www.cityline.com/chi/movie/byCinemaStep2.jsp?venueKey=8

  6. avocado

    也許發行商真的對影藝抱觀望態度,上映多個星期的《小飛B》在百老匯及grandcinema都快將落畫的時候才接捧上映,而且缺乏宣傳(宣傳海報上沒有列出影藝),對戲院的發展實在很不利。

  7. pug

    九龍灣百老匯 學習 油麻地百老匯經營方式
    但有得選擇你會選…
    唔就腳係致命傷!

  8. mm

    avocado :
    也許發行商真的對影藝抱觀望態度,上映多個星期的《小飛B》在百老匯及grandcinema都快將落畫的時候才接捧上映,而且缺乏宣傳(宣傳海報上沒有列出影藝),對戲院的發展實在很不利。

    o下?
    佢係接手 bc 個 print 當二輪畫上
    都唔係一早 plan 定
    點會有宣傳…

  9. KC

    假如影藝上番BC的戲,我都會去影藝睇,好坐d嘛….

  10. JJ

    從今天各報章報導,影藝會搞10元早場上映兒童和家庭的舊電影,又會重映曾紅極一時的日本電影”情書”.又會搞20元的「中國電影坊」.

    10元早場上映兒童和家庭的舊電影,在暑期應有效用,最少可吸引區內的街坊客入場.家庭客向來是以往九龍灣百老匯最強的電影.

    重映曾紅極一時的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一定要選得對,”情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部電影經得起時間考驗,雖然dvd/vcd已賣通街,但相信仍會有新一代和念舊的觀眾有興趣入戲院看.本人更推介”五個相撲的少年”和”陽光燦爛的日子”重映.”五個相撲的少年”當年在影藝每天都聽到不少拍手掌的聲音.”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三小時足版本當年只有影藝才放映過,即使dvd也只是普通版,只有在戲院觀看最佳的菲林效果才能領會到電影的陽光燦爛的效果,dvd做不到.其實可重映的電影還有不少,要看看影藝的眼光了.

    20元搞「中國電影坊」希望可以長遠吸納新一代的觀眾看中國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影藝最終一定要行自己的道路才有可能長遠運作得到,但很需要時間和耐性.

  11. JJ

    KC :
    假如影藝上番BC的戲,我都會去影藝睇,好坐d嘛….

    個人很不喜歡bc要抬高頭看電影的感覺,我都會選影藝.

  12. JJ

    今天報章還報導,影藝還更換了播放室的反射鏡,令畫面更明亮和sharp.

    以本人曾在以前灣仔影藝的觀影經驗,舊影藝的一大優點正是銀幕夠光亮和影像相當sharp,能充分呈現菲林的最佳效果.相信這優良傳統也會帶到新影藝.

    重映電影更可集中在一些在dvd/vcd也難找到的電影,當中不可遺漏的一定是”搶錢家族”和”五個相撲的少年”,印象中未有在dvd有見過有中文字幕的香港版.應有不少香港觀眾對這類電影有興趣的.

  13. Rat

    JJ :
    從今天各報章報導,影藝會搞10元早場上映兒童和家庭的舊電影,又會重映曾紅極一時的日本電影”情書”.又會搞20元的「中國電影坊」.
    10元早場上映兒童和家庭的舊電影,在暑期應有效用,最少可吸引區內的街坊客入場.家庭客向來是以往九龍灣百老匯最強的電影.
    重映曾紅極一時的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一定要選得對,”情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部電影經得起時間考驗,雖然dvd/vcd已賣通街,但相信仍會有…

    “重映曾紅極一時的電影” 要搞個名單, 單計8-90年代映過的戲, 閒閒地會有一二百部

  14. Rat

    JJ :
    KC :假如影藝上番BC的戲,我都會去影藝睇,好坐d嘛….個人很不喜歡bc要抬高頭看電影的感覺,我都會選影藝.

    bc長期排2-3部商業片, 咁都可以扮藝術, 真係貽笑大方

  15. JJ

    Rat :
    JJ :從今天各報章報導,影藝會搞10元早場上映兒童和家庭的舊電影,又會重映曾紅極一時的日本電影”情書”.又會搞20元的「中國電影坊」.10元早場上映兒童和家庭的舊電影,在暑期應有效用,最少可吸引區內的街坊客入場.家庭客向來是以往九龍灣百老匯最強的電影.重映曾紅極一時的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一定要選得對,”情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部電影經得起時間考驗,雖然dvd/vcd已賣通街,但相信仍會有…

    基於種種不同的原因,有部份受歡迎的電影遲遲都無發行dvd,這類電影是重映的首選之一.當然最重要還是看電影的質素和是否經得起時間考驗.

  16. JJ

    Rat :
    JJ :KC :假如影藝上番BC的戲,我都會去影藝睇,好坐d嘛….個人很不喜歡bc要抬高頭看電影的感覺,我都會選影藝.bc長期排2-3部商業片, 咁都可以扮藝術, 真係貽笑大方

    不單止針對bc,個人覺得百記集團應加強在非主流電影的建立和孕育新一代的觀眾欣賞非主流和藝術art house電影,重現90年代香港觀眾看art house電影的文化,那年代香港的觀眾是充滿個性,不像今天大部份淪為荷里活大片的奴隸,令整個電影和戲院業發展也不健康.電影和戲院業需要百花齊放的環境,香港戲院和觀眾也需要更有個性和獨立思考和風格.這方面中國大陸近年慢慢也做得不錯了,在各方面的先天環境限制下開始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17. shtmanhk

    pug :
    九龍灣百老匯 學習 油麻地百老匯經營方式但有得選擇你會選…唔就腳係致命傷!

    地點不是問題,片源才是重點.

  18. shtmanhk

    pug :
    唔就腳係致命傷!

    過去身處灣仔北也不見得就腳.

  19. shtmanhk

    Rat :
    JJ :KC :假如影藝上番BC的戲,我都會去影藝睇,好坐d嘛….個人很不喜歡bc要抬高頭看電影的感覺,我都會選影藝.bc長期排2-3部商業片, 咁都可以扮藝術, 真係貽笑大方

    本人對所謂 百老匯電影中心 推動藝術電影之說一直嗤之以鼻.

    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幕初期四院是全上非主流電影,如沒記錯的話,半年後才上首部主流電影: Romeo+Juliet, 隨後是 The Fifth Element,但當時最多只有一院上主流電影,而且 picky 好多,印象中好似連 The Lost World 都無上.

  20. shtmanhk

    影藝周四開幕禮後兩星期會推出10元早場,重映(重播是錯誤用詞,播放該用放映)13套舊卡通片及電影如《數碼暴龍03大電影》、《小孩不笨》、《舞出真我》,《導盲犬小 Q》等…

    都是 golden scene 的片(高先發行十周年回顧展剩餘物資?)

    高先發行即將上映的非主流電影 清潔小小姐 line up,卻不見影藝.

    Cinemas:
    1/ PALACE IFC
    2/ BW Cinematheque
    3/ AMC Pacific Place
    4/ The Grand
    5/ UA Times Square

    高先旗下電影在影藝只會作二輪上映?

  21. shtmanhk

    如果影藝九月能夠獨家上映《建國大業》, 生意可能會有所突破,但機會似乎不太,此片應會作大規模上映.

  22. PAL

    shtmanhk :
    pug :九龍灣百老匯 學習 油麻地百老匯經營方式但有得選擇你會選…唔就腳係致命傷!

    地點不是問題,片源才是重點.

    油麻地呢個位置一樣唔見得就腳, 一樣出港鐵要行十分鐘左右, 呢度出左九龍灣站一樣係要行十分鐘左右.
    但呢度反而有得食有得玩有得行, 點計都好過油麻地.

    想當年我住跑馬地我幫不少住九龍新界D 朋友買飛睇搶錢家族, 佢地一樣坐車過黎睇,有好片先係最重要!

  23. shtmanhk

    今日的影藝與百老匯電影中心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身處一個樓價不高的住宅區內.

    其實今日的香港能否容納到七個銀幕都上映非主流電影?

    影藝全盛時期的九十年代初,會上映非主流電影的戲院(間歇性也包括在內)尚有新華,普慶,大華,利舞台,港威,美麗華,新港,皇室,UA金鐘.

    1995年 影藝戲院票房開始下滑,時值荷李活片開始紥根本地.越來越多主流荷李活片大收旺場,普慶,大華也逐漸遠離非主流電影,1996年底開幕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因此也有得着.1997年新華結業,影藝亦每況愈下.

    個人認為百老匯電影中心對影藝的影響頗大,但那些
    支持非主流電影的觀眾逐漸減少也很致命.

  24. JJ

    PAL :
    shtmanhk :pug :九龍灣百老匯 學習 油麻地百老匯經營方式但有得選擇你會選…唔就腳係致命傷!

    地點不是問題,片源才是重點.

    油麻地呢個位置一樣唔見得就腳, 一樣出港鐵要行十分鐘左右, 呢度出左九龍灣站一樣係要行十分鐘左右.但呢度反而有得食有得玩有得行, 點計都好過油麻地.
    想當年我住跑馬地我幫不少住九龍新界D 朋友買飛睇搶錢家族, 佢地一樣坐車過黎睇,有好片先係最重要…

    這就是建立戲院個性的重要性,住很遠都要來影藝看電影,一樣看得很開心.

  25. JJ

    shtmanhk :
    今日的影藝與百老匯電影中心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身處一個樓價不高的住宅區內.
    其實今日的香港能否容納到七個銀幕都上映非主流電影?
    影藝全盛時期的九十年代初,會上映非主流電影的戲院(間歇性也包括在內)尚有新華,普慶,大華,利舞台,港威,美麗華,新港,皇室,UA金鐘.
    1995年 影藝戲院票房開始下滑,時值荷李活片開始紥根本地.越來越多主流荷李活片大收旺場,普慶,大華也逐漸遠離非主流電影,19…

    有否留意,在西片院線制度(即以前的泛亞線,新寶西片線等)漸漸淡化和消失後,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和形勢越來越少.

    院線制度的確有助建立不同的觀眾群,例如主流觀眾喜歡看港產片和荷里活大片,還有其他各類型中小片也能百花齊放.不同的觀眾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長期下來成為一個長期習慣,令各自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都有生存空間.

    但自從舊有的院線制度漸漸消失後,香港現有四大院線為了更強化自身的院線經營和看重短期利益,便減少了投放在非主流電影的資源,還大大聲時不時說現在的觀眾對非主流電影減少了支持.實質惡果由他們自己一手造成.令整個香港的觀影氣候嚴重傾向大片.令不少優質中小型片好片無好報.灣仔影藝戲院也因此而被慢慢地邊緣化.最終結業.此乃本人時常提議恢復舊有院線制度的重要性.

    還有,非主流電影發行商在近十多年也無新的接班人,90年代還有創造社等有心人.現在買非主流電影的發行商越來越少.

    以現時香港電影和戲院的觀眾氣候,暫難以長期容納七個銀幕的生存.要重建90年代那班有心和有個性的觀眾,要令好片有好報的局面再現,始終要看主流戲院商和發行商的取態和是否有心再長期推廣非主流電影和建立其院線和品牌.

  26. 我想,戲迷支持一間戲院與否,除了戲院的地點外,戲院職員是否尊重電影或戲迷也很重要。

    還記得上次到當時仍在灣仔的影藝看《瘋狂的石頭》,本來想看畢片尾字幕才走的,豈料片尾一出,戲院已經亮燈,現場職員已開始準備清理現場,再加上當時已不算多的觀眾紛紛起身便走,基於「入鄉隨俗」的心態下,我只有無奈離去。

    相比之下,雖然百老匯電影中心的座位不算舒服,但至少戲院職員及大多數的觀眾仍會聯手尊重電影的。

    而且,似乎淘大影藝的附近應該新增一家高格調的書店/唱片店,以吸引戲迷前來呢。

    不過,家在灣仔的我,仍然很自私的希望影藝能夠在灣仔「再續前緣」。畢竟,九龍灣除了影藝,還有MCL德福甚至UA MegaBox,但灣仔區(不計銅鑼灣在內)已經沒有戲院了!

  27. KK

    JJ :
    shtmanhk :今日的影藝與百老匯電影中心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身處一個樓價不高的住宅區內.其實今日的香港能否容納到七個銀幕都上映非主流電影?影藝全盛時期的九十年代初,會上映非主流電影的戲院(間歇性也包括在內)尚有新華,普慶,大華,利舞台,港威,美麗華,新港,皇室,UA金鐘.1995年 影藝戲院票房開始下滑,時值荷李活片開始紥根本地.越來越多主流荷李活片大收旺場,普慶,大華也逐漸遠離非主流電…

    現在的發行制度已與八九十年代大為不同,四大院線亦同時有發行電影. 即使有優質的非主流影片,亦會優先放在其院線上映.(如安樂發行的外語片,大多只會在PALACE IFC,BC或AMC上映) 除非銀都機構自行購入另類影片,據知灣仔影藝在開業的首兩年,銀都是有發行另類電影(如”街童”,”末世風情畫”等).

    環顧各另類影片的發行商,只有Golden Scene和第一是沒有自己的院線(過往還有一間叫”名威”的發行商,曾發行一些韓國電影,並在影藝上映). 影藝亦較有機會與這兩間發行商合作. 不過,Golden Scene似乎與百記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其發行的另類影片,大多只在PALACE IFC和BC上映. 正如”清潔小小姐”亦不會在影藝上映,看來影藝真的加把勁,以爭取更多另類電影的播映權.

  28. KK

    JJ :
    shtmanhk :今日的影藝與百老匯電影中心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身處一個樓價不高的住宅區內.其實今日的香港能否容納到七個銀幕都上映非主流電影?影藝全盛時期的九十年代初,會上映非主流電影的戲院(間歇性也包括在內)尚有新華,普慶,大華,利舞台,港威,美麗華,新港,皇室,UA金鐘.1995年 影藝戲院票房開始下滑,時值荷李活片開始紥根本地.越來越多主流荷李活片大收旺場,普慶,大華也逐漸遠離非主流電…

    即使PALACE IFC有上映非主流電影,但其放映的場數往往不足5場,如早前的”二十四城記”,每天只放映1-2場,可供選擇的場數不多. 如果在影藝上映,應該可以放足1日5場.

    現在所謂的彈性排映制度,讓戲院把更多場次放映大片,從而扼殺了非主流影片上映的機會(至少容許有cut場情況的出現). 所以,日後在非主流影片的海報上看見PALACE IFC會上畫,也不用太開心,可能放映的場次只得1-2場.

  29. Raymond

    今天,戲院都只由幾個戲院商經營,院線制已無意思。

  30. shtmanhk

    JJ :

    有否留意,在西片院線制度(即以前的泛亞線,新寶西片線等)漸漸淡化和消失後,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和形勢越來越少.

    院線制度的確有助建立不同的觀眾群,例如主流觀眾喜歡看港產片和荷里活大片,還有其他各類型中小片也能百花齊放.不同的觀眾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長期下來成為一個長期習慣,令各自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都有生存空間.

    但自從舊有的院線制度漸漸消失後,香港現有四大院線為了更強化自身的院線經營和看重短期利益,便減少了投放在非主流電影的資源,還大大聲時不時說現在的觀眾對非主流電影減少了支持.實質惡果由他們自己一手造成.令整個香港的觀影氣候嚴重傾向大片.令不少優質中小型片好片無好報.灣仔影藝戲院也因此而被慢慢地邊緣化.最終結業.此乃本人時常提議恢復舊有院線制度的重要性.

    還有,非主流電影發行商在近十多年也無新的接班人,90年代還有創造社等有心人.現在買非主流電影的發行商越來越少.

    以現時香港電影和戲院的觀眾氣候,暫難以長期容納七個銀幕的生存.要重建90年代那班有心和有個性的觀眾,要令好片有好報的局面再現,始終要看主流戲院商和發行商的取態和是否有心再長期推廣非主流電影和建立其院線和品牌.

    JJ :

    現在的發行制度已與八九十年代大為不同,四大院線亦同時有發行電影. 即使有優質的非主流影片,亦會優先放在其院線上映.(如安樂發行的外語片,大多只會在PALACE IFC,BC或AMC上映) 除非銀都機構自行購入另類影片,據知灣仔影藝在開業的首兩年,銀都是有發行另類電影(如”街童”,”末世風情畫”等).

    環顧各另類影片的發行商,只有Golden Scene和第一是沒有自己的院線(過往還有一間叫”名威”的發行商,曾發行一些韓國電影,並在影藝上映). 影藝亦較有機會與這兩間發行商合作. 不過,Golden Scene似乎與百記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其發行的另類影片,大多只在PALACE IFC和BC上映. 正如”清潔小小姐”亦不會在影藝上映,看來影藝真的加把勁,以爭取更多另類電影的播映權.

    得利及立基也間中發行非主流影片

    Golden Scene 發行的另類影片,大多只在PALACE IFC和BC,或再加 GRAND.

    我也懷念舊有院線制度,但一切已成追憶,其實九十年代末已行不通,只要一看98年 RAINBOW 院線壽命之短可見一斑.

    今日戲院主流消費群普遍欠耐性,很容易就覺得冗長沉悶乏味.觀眾素質下降及變異,也是問題所在.

  31. JJ

    shtmanhk :
    JJ :

    有否留意,在西片院線制度(即以前的泛亞線,新寶西片線等)漸漸淡化和消失後,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和形勢越來越少.
    院線制度的確有助建立不同的觀眾群,例如主流觀眾喜歡看港產片和荷里活大片,還有其他各類型中小片也能百花齊放.不同的觀眾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長期下來成為一個長期習慣,令各自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都有生存空間.
    但自從舊有的院線制度漸漸消失後,香港現有四…

    個人不完全認同.80和90年代的港產片主流觀眾(特別是勞動階層的男性觀眾是主流)更怕悶和節奏慢,一到悶的場面更會群起起哄,當年”阿飛正傳”的起哄場面記憶猶新.反觀現今的觀眾的耐性肯定比當年主流港產片的觀眾高.

    可以這樣去分析,香港的舊有院線制度未有與時並進追貼觀眾的需求.非主流電影和戲院在種種不同的不利因素下慢慢被主流的大環境邊緣化.漸漸失勢.

    Rainbow院線當年的戲院座位數目普遍在300多位以上,反觀今天要搞一條類似的院線,基於戲院座位數目已大大減少,靈活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機會成本相對低了很多.十分適合靈活去組合一條非主流院線.GRAND + IFC + BC + 影藝已是一個不錯的組合,而且可靈活調配.問題反而是主流的戲院商會否有心去打造而已.

  32. DMH

    之前有人提過影藝裝修後3院仍係用舊椅,
    今日從購票通數一數影藝座位數目,
    竟然有奇怪結果

        九龍灣百老匯  影藝
    1院   199    199
    2院   248    243
    3院   254    260

    點解3院裝修完座位數仲多左
    而大家覺得換左靚椅既2院座位數又冇乜少到?
    真係離奇

  33. thierry

    裝修後的影藝1院係199, 2院243,3院254至真.

    DMH :
    之前有人提過影藝裝修後3院仍係用舊椅,今日從購票通數一數影藝座位數目,竟然有奇怪結果
        九龍灣百老匯  影藝1院   199    1992院   248    2433院   254    260
    點解3院裝修完座位數仲多左而大家覺得換左靚椅既2院座位數又冇乜少到?真係離奇

  34. shtmanhk

    JJ:現在那些追棒荷李活主流片的觀眾和8,90年代的港片主流觀眾,容忍度會好些少,但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提昇.

    近幾年香港觀眾的口味都偏向庸俗及單一化,令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90年代中那一大班對電影有要求的觀眾,今日賣少見少.

    你常提倡的非主流院線,本人相信Rainbow院線的失敗令往後的主流院商卻步.Rainbow院線98年成立時(倫敦,利舞台,GV荷里活,GV旺角,UA沙田;凱聲,UA金鐘視乎情況而加入),主流西片院線已不走舊有的院線制度,當時四大院線亦已隱約成形.

    Rainbow院線是洲立+泛亞+UA(當時並非強勢的安樂也沒有參與),片源由洲立,泛亞,霍士提供.戲院組合不差,頭炮也打響了,但很快就後力不繼.

    現在餅仔這麼大,各自為政謀取最大利益才符合他們的心態

    JJ :
    shtmanhk :JJ :
    個人不完全認同.80和90年代的港產片主流觀眾(特別是勞動階層的男性觀眾是主流)更怕悶和節奏慢,一到悶的場面更會群起起哄,當年”阿飛正傳”的起哄場面記憶猶新.反觀現今的觀眾的耐性肯定比當年主流港產片的觀眾高.

    可以這樣去分析,香港的舊有院線制度未有與時並進追貼觀眾的需求.非主流電影和戲院在種種不同的不利因素下慢慢被主流的大環境邊緣化.漸漸失勢.

    Rainbow院線當年的戲院座位數目普遍在300多位以上,反觀今天要搞一條類似的院線,基於戲院座位數目已大大減少,靈活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機會成本相對低了很多.十分適合靈活去組合一條非主流院線.GRAND + IFC + BC + 影藝已是一個不錯的組合,而且可靈活調配.問題反而是主流的戲院商會否有心去打造而已.

    有否留意,在西片院線制度(即以前的泛亞線,新寶西片線等)漸漸淡化和消失後,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和形勢越來越少.

    院線制度的確有助建立不同的觀眾群,例如主流觀眾喜歡看港產片和荷里活大片,還有其他各類型中小片也能百花齊放.不同的觀眾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長期下來成為一個長期習慣,令各自不同類型的電影和戲院都有生存空間.

    但自從舊有的院線制度漸漸消失後,香港現有四大院線為了更強化自身的院線經營和看重短期利益,便減少了投放在非主流電影的資源,還大大聲時不時說現在的觀眾對非主流電影減少了支持.實質惡果由他們自己一手造成.令整個香港的觀影氣候嚴重傾向大片.令不少優質中小型片好片無好報.灣仔影藝戲院也因此而被慢慢地邊緣化.最終結業.此乃本人時常提議恢復舊有院線制度的重要性.

    還有,非主流電影發行商在近十多年也無新的接班人,90年代還有創造社等有心人.現在買非主流電影的發行商越來越少.

    以現時香港電影和戲院的觀眾氣候,暫難以長期容納七個銀幕的生存.要重建90年代那班有心和有個性的觀眾,要令好片有好報的局面再現,始終要看主流戲院商和發行商的取態和是否有心再長期推廣非主流電影和建立其院線和品牌.

  35. JJ

    shtmanhk :
    JJ:現在那些追棒荷李活主流片的觀眾和8,90年代的港片主流觀眾,容忍度會好些少,但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提昇.
    近幾年香港觀眾的口味都偏向庸俗及單一化,令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90年代中那一大班對電影有要求的觀眾,今日賣少見少.
    你常提倡的非主流院線,本人相信Rainbow院線的失敗令往後的主流院商卻步.Rainbow院線98年成立時(倫敦,利舞台,GV荷里活,GV旺角,UA沙田;凱…

    各自為政謀取最大利益在生意角度上無可口非,但卻犧牲了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加快被邊緣化的速度,間接令灣仔影藝執笠收場,BC多了上映主流電影.若98年rainbow院線即使消失後,4大院線仍合力只出低過10%的資源去搞好非主流電影和戲院的經營,相信90年代那群對電影有要求和有心的觀眾不會消失得那麼快.

  36. KK

    shtmanhk :
    JJ:現在那些追棒荷李活主流片的觀眾和8,90年代的港片主流觀眾,容忍度會好些少,但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提昇.
    近幾年香港觀眾的口味都偏向庸俗及單一化,令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90年代中那一大班對電影有要求的觀眾,今日賣少見少.
    你常提倡的非主流院線,本人相信Rainbow院線的失敗令往後的主流院商卻步.Rainbow院線98年成立時(倫敦,利舞台,GV荷里活,GV旺角,UA沙田;凱…

    在PALACE IFC開張前(即2003年年底前),影藝亦有上映安樂發行的另類影片(如韓片”觸不到的戀人”,”求偶一枝公”,”假如愛有天意”等). 可見即使BC出現後,當時港島區確實需要有一間放映非主流影片的戲院,而影藝就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可是PALACE IFC開業後,安樂就沒有再把另類影片排在影藝上映.

    新影藝在九龍區營業,無疑會與同在九龍區的BC有直接的競爭. 相反,如果新影藝在港島開業,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港島區沒有一間類似BC的戲院,加上對港島區的觀眾亦較為方便,不用過海就可以觀賞非主流電影. 嚴格來說,PALACE IFC和AMC Pacific Place提供的選擇(非主流電影)不多,這兩間戲院始終是放映大片為主.

  37. JJ

    KK :
    shtmanhk :JJ:現在那些追棒荷李活主流片的觀眾和8,90年代的港片主流觀眾,容忍度會好些少,但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提昇.近幾年香港觀眾的口味都偏向庸俗及單一化,令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90年代中那一大班對電影有要求的觀眾,今日賣少見少.你常提倡的非主流院線,本人相信Rainbow院線的失敗令往後的主流院商卻步.Rainbow院線98年成立時(倫敦,利舞台,GV荷里活,GV旺角,…

    在本人印象中,”觸不到的戀人”,”求偶一枝公”,”假如愛有天意”應無在灣仔影藝出現過.要數的話應是更早期的”傷心街角戀人”,此片曾在影藝獨家放映,創造社發行,另有”網上有緣”也是影藝獨家.曾在影藝上映的韓片數目不多.

    不過PALACE IFC出現後的確搶去了影藝不少生意,那時的影藝已踏入蝕本期的階段.

    影藝的確更適合在港島區生存,但問題是港島區連主流電影的戲院也嚴重不足,以前關門了的舊戲院如京都,個人認為不再適合經營戲院.灣仔影藝消失了兩年半正是由於難以再找到新地點經營,剛好九龍灣百老匯不續約才有機會重現.

    現成最適合改變為ART HOUSE戲院路線的,個人認為是尖沙咀的港威.隨著I-SQUARE和THE ONE的戲院他日落成,港威和海運無可避免被邊緣化,主流電影的觀眾多個選新戲院,廣東道仍是高檔名店的集中地,若港威放映以高檔藝術電影為主應仍有不少成熟的觀眾捧場.

  38. KK

    JJ :
    KK :shtmanhk :JJ:現在那些追棒荷李活主流片的觀眾和8,90年代的港片主流觀眾,容忍度會好些少,但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提昇.近幾年香港觀眾的口味都偏向庸俗及單一化,令非主流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90年代中那一大班對電影有要求的觀眾,今日賣少見少.你常提倡的非主流院線,本人相信Rainbow院線的失敗令往後的主流院商卻步.Rainbow院線98年成立時(倫敦,利舞台,GV荷里活,G…

    ,

    我可以確實”觸不到的戀人”,”求偶一枝公”,”假如愛有天意”這三部韓片曾在影藝上映,因為我當時是影藝的座上客. 事實上,我寧願到影藝觀賞另類電影,也不想到BC,因為在BC看電影要抬高頭.

    我不太同意港威放映非主流影片,因為港威的硬件實在不理想,一來樓底矮,二來銀幕細,三來斜度不足. 總之,港威的場地不適合作戲院之用.

  39. shtmanhk

    JJ :
    現成最適合改變為ART HOUSE戲院路線的,個人認為是尖沙咀的港威.隨著I-SQUARE和THE ONE的戲院他日落成,港威和海運無可避免被邊緣化,主流電影的觀眾多個選新戲院,廣東道仍是高檔名店的集中地,若港威放映以高檔藝術電影為主應仍有不少成熟的觀眾捧場.

    策略正確,但很難成事,始終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及 GRAND 相隔不算太遠.

  40. JJ

    shtmanhk :
    JJ :現成最適合改變為ART HOUSE戲院路線的,個人認為是尖沙咀的港威.隨著I-SQUARE和THE ONE的戲院他日落成,港威和海運無可避免被邊緣化,主流電影的觀眾多個選新戲院,廣東道仍是高檔名店的集中地,若港威放映以高檔藝術電影為主應仍有不少成熟的觀眾捧場.

    策略正確,但很難成事,始終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及 GRAND 相隔不算太遠.

    始終最理想的art house戲院的地點應在港島區,由中環至灣仔都是理想的地點.位置偏一點不是問題.不過這只會永遠存在於夢想中,是很難實現得到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