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影展競爭百熱化,很多時都會聚焦在取得多少電影在影展作全球首映、國際首映和該地區的首映等。可是,部份影展卻因此而忘記了選片的基本原因,結果本末倒置。
在影展界別當中,一直流傳著衡量一個影展成功與否的方法 – 當中標準之一就是可以拿到多少電影作全球首映或國際首映。結果,部份影展為求全球首映,每每只看影片未完成版本或影片的一部份片段,甚至連電影也沒看過便即時邀請到影展作全球首映。結果部份選片在首場播放後反應未如理想,觀眾感到有被「搵笨」的感覺。
去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影展及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當中受到批評的地方之一,便是於選片上為求首映而沒有先行從質量上考量,當中例子便是余力為的《蕩寇》。即使是首映電影數目不多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去年閉幕選播聲稱全球首映的《咖啡,或茶》,觀眾即場反應也仿如投下了不信任票;而該片至今仍未如主創所言,推出完成版本予觀眾添飲。
當影展追求首映的同時,也許也該回到起點,審視一下有關的選片是否真的值得去播放,不然的話,所謂首映其實只是淪為電影優先場之流而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