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電影發展基金的資助準則

香港特區政府自零七年七月注資港幣三億入電影發展基金,並擴大範疇至資助中低成本的電影製作,繼批核了多個計劃後,當中兩個計劃《親密》及《愛得起》於今年二月在港作商業發行。不過,前者票房不算理想,而後者在港發行無聲無息下亦不樂觀。

那麼,電影發展基金會以何準則來評審資助項目呢?
 

根據影視及娛樂事務處電影服務統籌科的資料顯示,若果申請電影發展基金資助電影製作,有關電影須符合以下四個要求:

一.具備完整劇本,所製作電影擬於本港的電影院作商業放映,預算製作費不超過1,200萬元;
二.獲確定為符合商業效益,並得到第三者融資提供某種形式的資助,例如預算製作費的50%;
三.有至少一半主要演員和工作人員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
四.可根據《電影檢查條例》(第392章)獲取准許向公眾放映的證書。

要求一是為中小型製作劃上定義,同時也要求電影需要作商業放映。至於要求二則是希望獲資助電影不是單靠電影發展基金注資了事,因為基金只會提供製作費三成上限資助。至於三明顯是希望為本地電影業提供就業機會,至於要求四則是確保電影可符合香港作商業放映的條件。

據資料指出,整個計劃原意是鼓勵商界增加投資電影製作、創造更多的電影活動及就業機會,並協助振興電影業及深化其發展。

其實資助指引中有「收回成本和攤分盈利」段落,政府是可按投資比例收回成本並攤分盈利。

從整個原意來看,其實所謂的資助也許不像台灣的輔助金模式,因為電影是要求「符合商業效益」,也有著收回成本的條款來。可是,如何才叫做「符合商業效益」呢?

就以現在公映中的《親密》為例,獲資助金額為$ 1,618,225,假設資助為三成上限,意味製作費約為540萬。可是觀乎現在票房來看,恐怕扣除廣告後,難以在本地票房有盈利來。剩下的便只有影碟收入及海外發行,不過若要能達到這個數字,正常情況下也許不易,唯一寄望也許只是內地票房。

寄望內地票房,在另一受資助項目《愛得起》更為明顯,該片獲資助金額為$ 2,419,674,若又假設獲上限資助的話,製作費便是約八百萬。以現時題材而言,在港收回成本也幾乎是不可能,結果該片選擇於內地早上周開畫,至於香港則只以十二院作中型發行。

從上述兩個情況,其實或多或少反映了即使獲得資助,「收回成本」似乎未必能收到十足。不過,倘若作品若本身能在商業市場完全生存的話,就根本不用申請基金,故此若是投資能收十足實在很難說。但是,商業計算該如何計又怎樣計,觀乎上述兩例真的不易參透。

當然,首期電影發展基金共批出八個項目,現在只見兩個公映,若現已談基金成效也許言之過早,不過基金如何在運作上可符合中小型作品需要兼能收回成本,恐怕又是另一門學問來。

Previous

《愛得起》:進退失據的愛情小品

Next

甚麽本來就是「乜都得」

4 Comments

  1. Ryan

    Lo So:恐怕好難期望真的有成本效益吧。

    Lo So :
    咪話我話,這種用公家基金模式撥款的方法,最後都係兩邊不討好。一方面要審批,開戲速度一定比私人公司難和慢;另一方面,如果項目有利可討,私人片商早已據為己有,才不會等政府審批,結果基金只能有一大批冷門計劃,除咗等待奇蹟,想回本兼分紅?難咯。

  2. Ryan

    肥仔:的確是一個悲哀。

    肥仔 :
    資助的目的居然不是要資助集資有困難但藝術性強的電影,而是支助一開始便會設想 “有成本效益” 的商業片,變成了一個四不象。於是導演越想claim 數,便越要想得如何拍得商業,如此這般王晶應該可以claim 很多次錢﹗

    這種反智的電影發展基金是誰想出來的主意?難怪香港被人稱為文化沙漠。

  3. 咪話我話,這種用公家基金模式撥款的方法,最後都係兩邊不討好。一方面要審批,開戲速度一定比私人公司難和慢;另一方面,如果項目有利可討,私人片商早已據為己有,才不會等政府審批,結果基金只能有一大批冷門計劃,除咗等待奇蹟,想回本兼分紅?難咯。

  4. 肥仔

    資助的目的居然不是要資助集資有困難但藝術性強的電影,而是支助一開始便會設想 “有成本效益” 的商業片,變成了一個四不象。於是導演越想claim 數,便越要想得如何拍得商業,如此這般王晶應該可以claim 很多次錢﹗

    這種反智的電影發展基金是誰想出來的主意?難怪香港被人稱為文化沙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