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直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影響深遠,電影業界當然不能倖免。當中雖然電影製作受影響外,電影節亦首當其衝。
繼去年釜山國際電影節出現巨額虧蝕後,全球各地影展也想盡方法去尋求更高的成本效益,避免「財赤」。然而,解決問題不外乎開源和節流方面。
先談開源,其實很多國際影展近年十分倚賴外間贊助,因為門券收入對於整個大型活動絕對是杯水車薪。經濟環境逆境,各贊助商也不能像昔日般慷慨,這方面的收入勢將大幅減少。至於門票上調,則或影響整體收入,亦不能輕舉妄動。
剩下來的,就只有節流,不過這一下也是很難去做。近年國際影展活動過於膨脹,由以往只辦影展活動,變成影展、頒獎禮、融資甚至電影市場的多合一活動,覆水難收。因為萬一收縮,面子不好看。結果只能在細微地方左慳右慳,例如邀請嘉賓開支縮點,宴請活動又慳一點。
不過,這種慳法的同時,嘉賓們又在慳錢不去外遊,結果很多影展也辦到星光暗淡。可是,在這個「非常時期」,恐怕沒影展敢去好大喜功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