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電影發行來說,沒有片買當然不能發行。可是,即使有大量電影在手,原來亦不是一件好事。
外語片的發行過程,一般都是看到合適的電影或一組電影時,便開始採購程序,那時其實已經在賬面上需要付款。影片購入後,要到正式在戲院發行或推出影碟相關產品時,才真的可以收回成本。當然,收到多少要看實際情況。在這類期間,其實資金某程度上是有入無出。
當然,對著不同的影展及市場活動,發行公司大多會準備資金,趁這些時機抓緊機會購入合適的影片。可是,若果電影遲遲都未能發行又或推出音像產品的話,便會收不回成本來。故此「上倉」太多的話,只會影響資金流動。
香港有個別發行公司,買片仿如「上倉」一樣,情況就令同行也大為費解。因為如斯情況,對於影片本身的發行潛力也有影響,不過也許箇中包括了一些發行自家的策略,也許不足為外人道吧。
Ryan
FM:恐怕不能拖太耐吧。
Ryan
OlewaGundam:這件事已討論過了,歡迎細閱舊文。
Ryan
Billy:但部部都咁上,恐怕亦排到亂。
FM
買片可以先拖數,待上映後才計算嗎?
OlewaGundam
有一種”買豬肉搭豬頭骨”, 最經典是午夜凶鈴.
Billy
如果外國上映左2個月香港都唔上, 人地dvd一出, 網上馬上有得download, 到時你才上, 票房一定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