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已於十一月二十日在香港開畫,而公映的版本則早前香港亞洲電影節的版本略有本同,雖然同樣是有著國語、日語、台語等夾雜的原音,不過字幕則配上了由台劇《霹靂火》編劇鄭文華翻譯的粵語字幕。
問題來了,到底「粵語字幕」的效果會怎樣?
當大家看到《海角七號》的預告片時候,也許對於上圖的字幕有點錯愕,上圖所見的便是片中讀出六十年前信件的情節,換成粵語有點過於口語。不過慶幸的是,現在上映的版本,在信件的內容全用回書面語,大家可以放心。
粵語字幕很早便出現,首幕當男主角阿嘉(范逸臣飾)離開台北時,說了一句「我操你媽的台北!」,港式變成了「我小你老母的台北!」,在尺度之下也算是傳神的。部份台語如茂伯的「死猴崽子」被譯成「死衰仔」,也是合適的選擇。而大部份台語轉換後,也在保留原意下令香港觀眾明白。這點可見鄭文華是在台語翻譯成港式粵語上,作出了很大的考量,這份努力其實是值得鼓勵。
不過,在粵語字幕的用字方面,雖然用了常見的「嘅」和「哋」字,《海角七號》其實潛在的暇疵不少。
就以上圖截至《海角七號》預告片的兩例,便出現「報佐名」及「前左佢」的情況,兩者不協調之餘,也沒選用香港慣用的「咗」字。至於「果個人」、「果樣」,也沒選用了粵語裡的「嗰」字,「果個人」還可以,但「果樣」還以為是飲品的名稱。
同時間,部份用字亦沒有轉用香港較流行的用語,例子之一便是「吉他」,因為香港常稱吉他作「結他」,也許鄭氏較注重保留語氣用語,沒有留心這些兩地不同用字。
雖然是粵語字幕,可是並非全片也是粵語字幕,除了讀信外,很多對白也是用回台式語體文。結果,粵語與語體字幕同時出現時,如何互相協調亦是難以處理的地方。現在看到的情況,便出現時粵語時語體的字幕,有時甚至在同一場也會出現,效果上仍有改進的空間。
粵語本身是一種很多變化的方言,特別是流行文化變動得快的港式粵語,要用這種字幕表達殊不容易。當粵語及語體同時出現時如何考量功夫甚多。《海角七號》台版字幕有著不少台語,於香港發行時實有需要對這類台語字幕作出調整。港式字幕在這種台語翻譯上其實是下了不少功夫,不過在選字上有點暇疵,而粵語與語體共用時仍有點不協調情況,也許若能在上映前再作多一重校對或審視,效果也許更佳。
Ryan
B_Q: 或者真的想試,但效果未臻完美。
Ryan
小黑大王: 這也許是本來港式字幕的原意。
Ryan
bbon99: 要譯得傳真,其實不易的。
Ryan
FM: 多謝補充。
Ryan
Alex: 多謝提供,怕看粵語字幕的朋友可到該處看了。
B_Q
真係多此一舉…..多了好多舊魚….仲要錯晒字…..點解唔全部用番書面語呀…..很無謂呀真係……
小黑大王
都不難明白譒譯台語o既難度o既…
bbon99(Gears of War2)
譒譯台語是難,但用字或詞不當,粵語化亦教觀眾看不明白內容用意,亦有教壞細路之嫌,以國語表達本人認為更好一點。
你負責彈貝斯- 「貝斯」可以改作「低音結他」,或者直接用英文「Bass」亦可。
FM
我看百老匯電影中心的是原裝台版中文字幕,很有趣,完全可以明白
Tony
你是否看亞洲電影節??
FM
No, 是正式公映的昨天和今天,我看了兩次...
Kelly
我也看了兩次…..
《海角七號》絕對不是完美的作品,但卻是誠意十足的上乘之作。
很溫暖。
FM
的確可以更好,但作為第一部作品,導演的堅持絕對令人欣賞
Alex
昨晚 (21號晚)於電影中心看9:45 p.m.海角七號, 好FM所說, 電影中心放映的是原裝台灣拷貝版本, 但可能已經於亞洲電影節放映了數次, 故拷貝已經有點花, 但幸好的是電影中心放映的是台式字幕版本, 難道是於亞洲電影節放映完畢後, 拷貝沒有送到其他地區或回台灣, 仍留在電影中心才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vavo
我不想看完美的電影
我只想看讓我心中感動滿溢的作品
期待導演的第二部作品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