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施政報告的電影發展

Picture

行政長官剛於昨天發表了零八至零九年度的施政報告,雖然經濟與民生成了該報告的主打,但大家又會否看到其實當中也提及電影業的發展?
 

今年施政報告第二章「優質城市 優質生活」中便表示會推行下列措施:

  1. 復興本港電影在東南亞(包括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市場。
  2. 開始檢討「電影發展基金」的運作情況。
  3. 透過「電影發展基金」支持一項將動畫加進視覺藝術課程的計劃,培養中學生對動畫及電影技術的鑑賞能力及創意。
  4. 透過推行電影發展局所提出的建議,推動電影業發展。

四點之中,其實「電影發展基金」雖然推行十年,但去年才開始注入三億元資助中低成本製作,要如何檢討值得深意。至於如何執行,也是值得深思。其實起初業界就用途跟政府談了一大輪才上馬,且看今回檢討的結果。

至於復興本港電影在東南亞的市場,現時這些地區的電影進步程度比香港還要快,近期《海角七號》便有台片反攻香港市場的情況,泰國本土片亦發展不俗,香港電影業有一片合拍片情況下,如何開拓市場,實在一大疑問。

至於將動畫加進視覺藝術課程,其實香港發展也不算快,因為相比之下,內地動畫製作發展更為成熟,但至少終於有零的突發。

至於「 透過推行電影發展局所提出的建議,推動電影業發展」則是說了跟沒說差不多的東西。

在今年施政報告中,電影業當然不是主打,不過不提又會被業界人士說政府不重視電影,現在出來的,除了動畫加進視覺藝術課程外,其他的根本十分籠統,到底說了明年又做到多少呢?實在不太清楚了。

Previous

看電影是敗家的麼?

Next

《有隻僵屍暗戀你》:錢江漢再下一成之作

50 Comments

  1. Ryan

    路人X:多謝指正。

    路人X :
    批評人哋之前唔該做吓research,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嘅仲有熊欣欣《戰•無雙》同馬偉豪《愛得起》。

  2. Ryan

    乙人:的確一語中的。

    乙人 :
    台灣在低迷多年之後,終於拍出了一套台灣人公認可以代表台灣意識的電影, 香港還是只有華人面目模糊的合拍片,和困在小房子的青春片

  3. Ryan

    Charmaine:很多人想的是內地市場大,很易回本,結果拍起來忽略了內地觀眾也對創意有所要求,再咁落去只會兩方也不討好。

    Charmaine :
    講得好~~~!!!香港的電影人到現在還是執迷不悟,拍那些面目模糊的合拍片,大陸人其實最想看90年代那類港產片,不受拘束,不用每每受執政當局限制,而且又瘋狂玩0野,兼創意無限,如果不是,大陸人不會那麼愛周星星的戲。香港自己本土意識是有市場的,只是香港的電影人無膽識和見識去開發,而創作人亦無創意,搞好劇本。

  4. Ryan

    hide.:現在看港片,有時也不清楚是否真的看港片了,唉。

    hide. :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舊肥豬肉而不斷…

  5. Ryan

    shtmanhk:短視根本是近年很多港片的特質,不然續集也不會開得拍,重覆的戲繼續拍了。

    shtmanhk :
    香港電影人(尤其投資者)在90年代初就是因為短視(97大限?!)而直接或間接自毀市場,好境時也是如此,劣境時更只可以眼前利益為重,一切自作自受.
    太多香港人已離棄港片,習慣了荷李活口味,很難番轉頭,能一直維持現狀已屬萬幸!

  6. Ryan

    Charmaine: 電檢條例,好聽一點叫「因時制夷」,難聽一點則是「無所適從」。

    Charmaine :
    極之贊成這一句—>”大陸個d變態電檢根本就係扼殺創意,諸多限制。”大陸的電檢真係好變態,我睇過佢0地的電檢條例,基本上,所有負面的東西,例如自殺,社會腐敗,黑暗,令人不安……所有所有負面元素,基本上是不合乎大陸的電檢條例,只有正面的東西才可上映,完全是共產黨要求拍樣板戲的模式,但他們的電視劇有時又好”離譜”,色情暴力什麼東西都有,覺得大陸的電檢條例真的好”人治”。

  7. Ryan

    Charmaine: 其實不如拿來零八年高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口試小組討論其中一題來說好了(今天暫不用討論,稍後另文探討):

    靈活變通就是投機取巧

    Charmaine :
    講到底是香港整個電影行業出問題,香港電影行業出名靈活,但同時出現無制度的問題(規範化),由電影一開始構思,再到執行,再到發行,一直都有問題,例如你想到的好”橋”,怎樣避免被人偷,又例如電影行業常常說青黃不接,他們是如何有系統和大規模培訓新人???監管制度如何???那些所謂業內人士,是如何選出來,如何代表業內聲音???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有做電影的人,投訴自己所屬協會閉門造車,自己人”圍威畏”做0野,完全忽視其他同行,如果這樣,他們這些人又有什麼面目要求政府給這個那個資源,搞好香港電影業???

  8. Ryan

    Charmaine: 《江山美人》便是一例了。

    Charmaine :
    有一點不同意—>”如果係電影老細既角度諗,唔理大陸市場真係分分鐘本到回唔到,因為而家香港人根本比十幾年前入場睇少好多戲,但人地老細開套戲就係為左賺錢,所以咪搞到依家港產片情況咁尷尬”

    有機會在大陸上都收唔番成本,世事無絕對。

  9. Ryan

    Charmaine:談這個要另開話題詳談,到時請多給意見好了。

    Charmaine :
    以上一切,都是短視的人所做成的,不能怪其他人,包括觀眾,老翻/非法下載和外國市場。

  10. Ryan

    Paul ng:不過也看是哪群,至少也許較九十年代末期好一點的。

    Paul ng :
    同意

    現在的香港電影人(尤其投資者), 不可說是有遠見, 但其實已經沒有像在90年代初時那麼樣短視.

  11. Ryan

    hide.:又關我事?

    hide. :
    同埋我真係希望大陸唔好成日搞到香港d創意工業一片白色恐怖,因為根本依家好多香港創作人都為左唔想斷大陸條米路而唔敢拍一d太批評大陸,或者涉及國內一d敏感既政治問題(唔方便講太白啦,始終呢個blog都係開係d大陸機構搞既網站,點知一個唔覺意比人del埋篇post再del埋ryan個blog,累埋ryan就唔好)既戲,所以根本無法係電影入面反映得哂香港人對大陸既感覺,仲有希望大陸當局唔好成日掛住建造美好形象比人睇,都搞搞d知識產權丫唔該,d死人大陸網又多毒,又多咸野,最慘係個d咩’線上視頻’ ‘在線觀看’,搞到自己d人民同我地香港人完全漠視咩叫版權,咩都淨係識得上網download(我非常清楚呢個問題既嚴重性,我呢個年紀話自己未download過戲/歌既千祈唔好信佢),呢個問題你大陸尤其普遍,甚至連我地既國手劉翔都係自己個blog到話自己上網down左套 功夫熊貓同埋唔知乜野,可見知識產權對電影工業既影響性,當然,一個好既創作人應該先做好自己既本份,拍好套戲先講呢d野,咁樣至有說服力.

  12. Ryan

    Paul ng:要找的話,能忍受到工作環境及待遇的門檻其實不低。

    Paul ng :
    香港男星仲有d後浪, 但女星就….

    其實以前,大部分幕後猛人都是在香港電視台出身, 現在電視台節目質素下降, 電影人又少了通路搵新血…. (而電視台本身亦越來越只重用舊人)

    同意電影界應更開放, 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當幕後. (或者電影人應該用更多方法搵新人)

  13. Ryan

    Paul ng:不過在沒其他方法情況下繼續拍下去?

    Paul ng :
    而且而家d合拍片, 國內片商在很多時候只需投資小量金錢, 但那些國內片商卻不是經常把那些合拍片的國內市場收入跟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分享…. 難怪經常有文章指合拍片表面票房風光, 但香港片商實際上蝕唔少錢….

  14. Ryan

    Charmaine:倒覺得習慣也是雖然培養出來的。

    Charmaine :
    我唔覺得香港人已經”習慣了荷李活口味”,shtmanhk忽略了最有消費力,但最不喜歡入戲院的一班人,就是40歲以上的中年老年人。他們不喜歡入戲院,只是不喜歡/不滿現在的電影,沒有他們想看,或習慣/喜歡看的電影,如果對症下藥,應該有不錯的成績,他們都是一批習慣在戲院看戲的觀眾,這種習慣不會那麼容易變,他們亦不是一批喜歡追潮流的人,不是有明星就一定入場,口碑對他們更重要。香港人已離棄港片???很難番轉頭???未必,這些觀眾是喝香港電影奶水大的一批人,只要對他們的胃口,他們對港產片仍然有感情。很難番轉頭的,恐怕是20多歲以下的一批觀眾,他們習慣已成,香港電影的將來,比現在更值得憂慮。

  15. Ryan

    Paul ng:肯作冒險精神的,恐怕要找也不易吧。

    Paul ng :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
    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他便是 …

  16. Ryan

    JJ:韓國的問題,跟香港九十年代的製作量方面有點似。

    當然,其他地區電影問題,不宜在此討論。

    JJ :
    韓國電影近年的問題主要並非是政府的問題,而是韓流由約2001年起,至約2006年止,出現投資泡沫,主因是賣埠去外國(主要是日本)價錢屢創新高,拉高了一些明星的片酬和製作費,但在外埠的票房表現又未達預期,而創作上又難以突破前幾年的成功,導致投資慢慢萎縮,加上銀幕配額制改變,令韓片在國內的票房也逐年減少.這是完全另一件事.要談的話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討論.

  17. Ryan

    JJ: 不過也看哪類型製作,仍有個別良莠不齊的例。

    JJ :
    同意,近年港產片和華語片製作認真了很多和很明顯(如”C+偵探”在各方面的製作水準都很高),80和90年代那些電影連杜比立體聲都無,製作相當粗糙和偷雞(舒琪時常在電台說香港電影製作人態度疏懶),但那年代反而在軟件上較優性,靈活和有創意,可說是有軟件無硬件.但現今是有硬件,軟件卻大部份不太合港人口味.

  18. Ryan

    葉一哥:其實你又怎去看現時其他電影的劇情情況呢?

    葉一哥 :
    近年港產片和華語片製作認真了很多和很明顯(如”C+偵探”在各方面的製作水準都很高)
    必須補充一句除了劇本

  19. Ryan

    Paul ng:已另文討論,敬希垂注。

    Paul ng :
    被我不幸言中: “海角七號”成功, 看來只會令香港片商更投入地投資製作主攻台灣本土觀眾口味的國片; 正如shtmanhk兄所言,香港市場太細,被離棄是大勢所向,無可挽回….
    (我都是對陳慶嘉的意見最有同感)

  20. Ryan

    shtmanhk:閣下對這文章有何觀點?單是轉貼而沒觀點,其實對討論價值而言未必是最高

    shtmanhk :
    (轉貼) 青春偶像有助台片發圍(明報 2008年10月19日)
    台片是否從此走向興盛之路?當然,勢頭是好的。
    潮流的形成,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大家看好,於是會有一種推動力。
    跟,就要看基本條件。
    本土電影做得好,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才,可以支持一定的產量,否則市場打開了,產量不足,無法成為潮流。
    筆者常說,電視是電影的先鋒,一個地方的電視產品成功,電影會隨之而蓬勃。
    香港八十年代如是,…

  21. Ryan

    ka:是否擔心沒演技?

    ka :
    今年17歲 =v= 小時候看的港產片,好看多了。現在的港片,一看到某某紅歌星什麼的來拍就不想看了 -____-
    荷里活口味也愈來愈不慣…感覺就是電影沒有以前好看。

  22. 台灣在低迷多年之後,終於拍出了一套台灣人公認可以代表台灣意識的電影, 香港還是只有華人面目模糊的合拍片,和困在小房子的青春片

  23. 路人X

    批評人哋之前唔該做吓research,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嘅仲有熊欣欣《戰•無雙》同馬偉豪《愛得起》。

  24. Charmaine

    講得好~~~!!!香港的電影人到現在還是執迷不悟,拍那些面目模糊的合拍片,大陸人其實最想看90年代那類港產片,不受拘束,不用每每受執政當局限制,而且又瘋狂玩0野,兼創意無限,如果不是,大陸人不會那麼愛周星星的戲。香港自己本土意識是有市場的,只是香港的電影人無膽識和見識去開發,而創作人亦無創意,搞好劇本。

    乙人 :
    台灣在低迷多年之後,終於拍出了一套台灣人公認可以代表台灣意識的電影, 香港還是只有華人面目模糊的合拍片,和困在小房子的青春片

  25. hide.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舊肥豬肉而不斷改劇本,改到變成可以一刀不剪係大陸上,但我想講大陸個d變態電檢根本就係扼殺創意,諸多限制;但如果係電影老細既角度諗,唔理大陸市場真係分分鐘本到回唔到,因為而家香港人根本比十幾年前入場睇少好多戲,但人地老細開套戲就係為左賺錢,所以咪搞到依家港產片情況咁尷尬.

    我個人認為應該政府要多d推行本土意識,令佢地更加唔單止愛國,更要愛港,鼓勵市民多入場看本地製作,慢慢做大港產片個市,等d投資者對本土市場重拾信心,多拍充滿港味,100%岩香港人睇既戲,唔需要顧慮大陸市場下拍,令觀眾睇到有共鳴感,佢地就會慢慢重新愛上港產片,咁樣香港電影業先可以重上8,90年代既高峰!!

  26. shtmanhk

    香港電影人(尤其投資者)在90年代初就是因為短視(97大限?!)而直接或間接自毀市場,好境時也是如此,劣境時更只可以眼前利益為重,一切自作自受.

    太多香港人已離棄港片,習慣了荷李活口味,很難番轉頭,能一直維持現狀已屬萬幸!

  27. Charmaine

    極之贊成這一句—>”大陸個d變態電檢根本就係扼殺創意,諸多限制。”大陸的電檢真係好變態,我睇過佢0地的電檢條例,基本上,所有負面的東西,例如自殺,社會腐敗,黑暗,令人不安……所有所有負面元素,基本上是不合乎大陸的電檢條例,只有正面的東西才可上映,完全是共產黨要求拍樣板戲的模式,但他們的電視劇有時又好”離譜”,色情暴力什麼東西都有,覺得大陸的電檢條例真的好”人治”。

    hide. :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舊肥豬肉而不斷…

  28. Charmaine

    hide. :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舊肥豬肉而不斷…

    講到底是香港整個電影行業出問題,香港電影行業出名靈活,但同時出現無制度的問題(規範化),由電影一開始構思,再到執行,再到發行,一直都有問題,例如你想到的好”橋”,怎樣避免被人偷,又例如電影行業常常說青黃不接,他們是如何有系統和大規模培訓新人???監管制度如何???那些所謂業內人士,是如何選出來,如何代表業內聲音???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有做電影的人,投訴自己所屬協會閉門造車,自己人”圍威畏”做0野,完全忽視其他同行,如果這樣,他們這些人又有什麼面目要求政府給這個那個資源,搞好香港電影業???

    香港電影業完全是一個不開放的行業,如果不是偶然有電視台搞訓練班,或給好多錢讀關於電影/電視的課程,或者最好彩有演藝收留,否則想加入做幕後,真的難過登天。至於幕前則剛剛相反,想做明星,不知有幾多門路,青黃不接的是幕後製作人。香港新一代的明星,明星夢就識得發,但一點真才實學都沒有,個腦又未發育完成,人生閱歷又淺,前半生又沒有大挫折和考驗,基本上,只能夠賣得得意意,完全無內涵可言。

    加上又不是做戲/明星資質,這一代香港所謂明星,真係無眼睇,完全無魅力。仲要數張柏芝???阿Sa???她們年齡不算輕,張柏芝仔都生埋啦~~~!!!阿Sa都係時候要轉型喇~~~!!!

  29. Charmaine

    hide. :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舊肥豬肉而不斷…

    至於無創意,創意不是單純的天馬行空,無根無據。創意其實是將你見慣見熟的東西/元素,再重新組合一次,然後再加上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觀念,再重新組合成一樣0野,而這個東西是新鮮的,獨一無二的,這才叫創意。如果只有天馬行空,香港很多片都好有創意,但唔收得,因為它們無內容/無內涵,如果隨口0翕,可以當秘笈,咁好多人都可以做大導演。現在香港電影處於水深火熱是有理由的,投資的人只顧賺大陸的錢,犧牲了創意,而將這些片放到香港,香港人又覺得無誠意,在”兩意皆失”的情況下,香港電影又點會唔死呀???

    有一點不同意—>”如果係電影老細既角度諗,唔理大陸市場真係分分鐘本到回唔到,因為而家香港人根本比十幾年前入場睇少好多戲,但人地老細開套戲就係為左賺錢,所以咪搞到依家港產片情況咁尷尬”

    有機會在大陸上都收唔番成本,世事無絕對。

  30. Charmaine

    shtmanhk :
    香港電影人(尤其投資者)在90年代初就是因為短視(97大限?!)而直接或間接自毀市場,好境時也是如此,劣境時更只可以眼前利益為重,一切自作自受.
    太多香港人已離棄港片,習慣了荷李活口味,很難番轉頭,能一直維持現狀已屬萬幸!

    我唔覺得香港人已經”習慣了荷李活口味”,shtmanhk忽略了最有消費力,但最不喜歡入戲院的一班人,就是40歲以上的中年老年人。他們不喜歡入戲院,只是不喜歡/不滿現在的電影,沒有他們想看,或習慣/喜歡看的電影,如果對症下藥,應該有不錯的成績,他們都是一批習慣在戲院看戲的觀眾,這種習慣不會那麼容易變,他們亦不是一批喜歡追潮流的人,不是有明星就一定入場,口碑對他們更重要。香港人已離棄港片???很難番轉頭???未必,這些觀眾是喝香港電影奶水大的一批人,只要對他們的胃口,他們對港產片仍然有感情。很難番轉頭的,恐怕是20多歲以下的一批觀眾,他們習慣已成,香港電影的將來,比現在更值得憂慮。

    有誠意的製作,現在比任何時候更需要,更值得珍惜,更值得鼓勵,台灣的”海角七號”是一個典範,期望香港都有。

  31. Charmaine

    Charmaine :
    hide.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

    以上一切,都是短視的人所做成的,不能怪其他人,包括觀眾,老翻/非法下載和外國市場。

  32. Paul ng

    shtmanhk :
    香港電影人(尤其投資者)在90年代初就是因為短視(97大限?!)而直接或間接自毀市場,好境時也是如此,劣境時更只可以眼前利益為重,一切自作自受.
    太多香港人已離棄港片,習慣了荷李活口味,很難番轉頭,能一直維持現狀已屬萬幸!

    同意

    現在的香港電影人(尤其投資者), 不可說是有遠見, 但其實已經沒有像在90年代初時那麼樣短視.

  33. hide.

    Charmaine :
    Charmaine :
    hide.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

    -v-,,我今年得15歲,中四,眼見身邊有唔少同學一聽到港產片都即刻耍手擰頭,但有時又難怪,西片黎得香港上既係質素上一般都有番咁上下,港產呢!?呢兩,三年d港產片d水準都好唔穩定,就算好睇既都好多時係hk+大陸資金,演員,場景,對白又廣普夾雜(最近既例子就係保持通話);,真正有香港特色,令我地睇到有共鳴而又正既真係少之有少,所以我成日都想早十幾二十年出世,見證香港娛樂圈歌影視既輝煌時期..
    其實我覺得d電影公司都唔應該太大貪,想個個唔同地方既市場都分一杯羹,應該集中1個,hk就hk,大陸就大陸,互相唔好係對方市場作發行上映,就算係都做小眾發行,唔好成日拍埋d兩頭唔到岸既片,令佢地分清楚咩係港片,咩係大陸片,咁樣先可以慢慢挽回兩地觀眾既信心,當然最好就係大陸放寬電檢(雖然我認為20年內都唔會做到hk今日個電檢尺度).
    至於入行(幕後),由於香港漸漸被大陸同化,而做得幕後既,尤其創作個part個d,未必個個肯背棄理想,返大陸拍埋d垃圾搵真銀,但堅持既又盞遲早揸兜,所以都好難吸引d真正有料,有heart既人入行.
    同埋我真係希望大陸唔好成日搞到香港d創意工業一片白色恐怖,因為根本依家好多香港創作人都為左唔想斷大陸條米路而唔敢拍一d太批評大陸,或者涉及國內一d敏感既政治問題(唔方便講太白啦,始終呢個blog都係開係d大陸機構搞既網站,點知一個唔覺意比人del埋篇post再del埋ryan個blog,累埋ryan就唔好)既戲,所以根本無法係電影入面反映得哂香港人對大陸既感覺,仲有希望大陸當局唔好成日掛住建造美好形象比人睇,都搞搞d知識產權丫唔該,d死人大陸網又多毒,又多咸野,最慘係個d咩’線上視頻’ ‘在線觀看’,搞到自己d人民同我地香港人完全漠視咩叫版權,咩都淨係識得上網download(我非常清楚呢個問題既嚴重性,我呢個年紀話自己未download過戲/歌既千祈唔好信佢),呢個問題你大陸尤其普遍,甚至連我地既國手劉翔都係自己個blog到話自己上網down左套 功夫熊貓同埋唔知乜野,可見知識產權對電影工業既影響性,當然,一個好既創作人應該先做好自己既本份,拍好套戲先講呢d野,咁樣至有說服力.

    p.s.可能我係大陸打呢篇野會比人的左去勞改或者無限期拘番呢xd

  34. Paul ng

    Charmaine :
    hide.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

    香港男星仲有d後浪, 但女星就….

    其實以前,大部分幕後猛人都是在香港電視台出身, 現在電視台節目質素下降, 電影人又少了通路搵新血…. (而電視台本身亦越來越只重用舊人)

    同意電影界應更開放, 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當幕後. (或者電影人應該用更多方法搵新人)

  35. Paul ng

    Charmaine :
    hide. :有時真係幾灰唔係講笑,成日睇埋哂d四不像港產片,一套戲入面幾種語言幾種文化,都唔知似咩,但冇計,可能係電影人既角度呢d叫做大包圍啦,但我自己個人認為點解會依家冇純正港產片係因為我地新一代太鐘意上網dl戲,又歧視港產片,根本唔肯入場睇戲,hk咩得起飛既新一代影星又少之有少,拍得太港式又未必過到大陸電檢,過到又要勁cut戲,所以我覺得有時未必係hk電影人冇創意,而係佢地經常為左大陸市場呢…

    而且而家d合拍片, 國內片商在很多時候只需投資小量金錢, 但那些國內片商卻不是經常把那些合拍片的國內市場收入跟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分享…. 難怪經常有文章指合拍片表面票房風光, 但香港片商實際上蝕唔少錢….

  36. Paul ng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

    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
    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他便是 江志強. (儘管我懷疑 江志強 可能會拉攏美商Universal合作投資港產片)

    其實如果電影界太依賴政府幫助, 長遠而言不是好計策, 電影界最好是靠自己打救. (南韓影壇近年來的慘狀是一個好例子)

  37. JJ

    Paul ng :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
    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他便是 …

    韓國電影近年的問題主要並非是政府的問題,而是韓流由約2001年起,至約2006年止,出現投資泡沫,主因是賣埠去外國(主要是日本)價錢屢創新高,拉高了一些明星的片酬和製作費,但在外埠的票房表現又未達預期,而創作上又難以突破前幾年的成功,導致投資慢慢萎縮,加上銀幕配額制改變,令韓片在國內的票房也逐年減少.這是完全另一件事.要談的話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討論.

  38. JJ

    Paul ng :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
    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他便是 …

    同意,近年港產片和華語片製作認真了很多和很明顯(如”C+偵探”在各方面的製作水準都很高),80和90年代那些電影連杜比立體聲都無,製作相當粗糙和偷雞(舒琪時常在電台說香港電影製作人態度疏懶),但那年代反而在軟件上較優性,靈活和有創意,可說是有軟件無硬件.但現今是有硬件,軟件卻大部份不太合港人口味.

  39. 葉一哥

    近年港產片和華語片製作認真了很多和很明顯(如”C+偵探”在各方面的製作水準都很高)

    必須補充一句
    除了劇本

  40. Paul ng

    JJ :
    Paul ng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我不是指南韓電影近年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政府; 而是如果電影界如果不自強, 政府點幫也沒有用.

  41. Paul ng

    被我不幸言中: “海角七號”成功, 看來只會令香港片商更投入地投資製作主攻台灣本土觀眾口味的國片; 正如shtmanhk兄所言,香港市場太細,被離棄是大勢所向,無可挽回….

    (我都是對陳慶嘉的意見最有同感)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1019&sec_id=462&subsec_id=11633737&art_id=11737838

    《 海 角 七 號 》 吹 出 錢 途
    港 片 商 棄 守 內 地 搶 攻 台 灣

    台 片 《 海 角 七 號 》 在 當 地 票 房 已 收 逾 四 億 新 台 幣 , 不 但 打 破 了 台 灣 本 土 電 影 沉 寂 多 年 的 悶 局 , 也 引 起 東 南 亞 各 地 對 台 片 的 關 注 , 尤 其 香 港 電 影 市 場 持 續 不 景 氣 , 內 地 又 對 合 拍 片 批 文 諸 多 留 難 , 令 部 份 香 港 電 影 公 司 對 開 拓 內 地 市 場 感 到 灰 心 , 故 有 意 加 開 一 條 新 戰 線 , 進 軍 台 灣 市 場 。   撰 文 : 李 全

    香 港 星 皓 電 影 公 司 早 於 今 年 8 月 已 在 台 灣 成 立 分 公 司 , 找 當 地 演 員 與 導 演 拍 攝 台 片 , 頭 炮 《 愛 到 底 》 由 四 個 故 事 組 成 , 更 找 來 《 海 》 片 當 紅 炸 子 雞 范 逸 臣 、 台 劇 《 命 中 注 定 我 愛 你 》 人 氣 偶 像 阮 經 天 及 《 不 能 說 的 . 秘 密 》 的 曾 愷 玹 參 演 , 製 作 成 本 約 5,000 萬 新 台 幣 ( 約 1,200 萬 港 元 ) , 成 本 雖 不 低 , 但 其 實 電 影 未 拍 好 已 封 蝕 本 之 門 。

    台 政 府 慷 慨 資 助
    星 皓 老 闆 王 海 峰 日 前 接 受 訪 問 時 , 大 讚 台 灣 政 府 對 電 影 業 十 分 支 持 , 他 說 : 「 一 部 台 片 開 拍 , 台 政 府 可 以 畀 電 影 公 司 120 至 360 萬 港 元 輔 助 金 , 後 期 製 作 又 再 有 50 萬 津 貼 , 宣 傳 費 又 有 約 70 萬 輔 助 金 , 另 外 台 北 市 或 台 南 市 呢 地 方 拍 外 景 , 又 可 以 得 到 約 300 萬 推 廣 城 市 獎 勵 金 , 再 唔 夠 錢 拍 , 仲 可 以 向 行 政 院 發 展 基 金 申 請 無 息 借 款 , 最 多 可 以 借 到 約 2,400 萬 港 紙 , 到 影 片 上 映 之 後 , 如 果 票 房 達 到 5,000 萬 新 台 幣 , 政 府 會 畀 1,000 萬 新 台 幣 ( 240 萬 港 元 ) 獎 勵 金 , 總 之 係 以 票 房 兩 成 收 入 做 獎 勵 , 再 加 上 台 灣 本 土 有 好 多 收 費 電 視 洽 購 版 權 , 基 本 上 拍 千 萬 製 作 電 影 風 險 唔 大 。 」
    王 海 峰 又 讚 揚 在 台 灣 任 何 政 府 機 構 拍 外 景 不 用 付 分 文 , 他 說 : 「 《 愛 到 底 》 中 正 機 場 拍 一 日 , 一 分 錢 租 都 唔 使 , 現 場 仲 有 警 察 維 持 秩 序 , 香 港 就 冇 可 能 發 生 , 如 果 請 外 地 演 員 同 幕 後 人 員 去 台 灣 拍 戲 , 五 星 級 酒 店 只 收 三 折 租 金 , 成 個 台 灣 咁 齊 心 去 幫 電 影 工 業 , 人 復 蘇 係 有 原 因 。 」
    香 港 美 亞 電 影 也 於 去 年 在 台 灣 開 了 分 公 司 , 老 闆 李 國 興 說 : 「 今 年 公 司 已 經 當 地 拍 三 部 台 片 , 每 套 成 本 約 400 至 500 萬 港 元 , 台 灣 有 輔 助 金 , 的 確 可 以 幫 到 影 業 復 蘇 , 不 過 我 進 軍 台 市 場 , 主 要 因 為 當 地 有 收 費 台 , 並 唔 係 因 為 內 地 政 策 緊 , 對 於 台 灣 發 展 我 暫 時 持 觀 望 態 度 。 」

    陳 慶 嘉 態 度 保 留

    連 寰 亞 電 影 對 開 拓 台 灣 市 場 也 持 正 面 態 度 , 負 責 人 莊 澄 說 : 「 我 已 經 搜 集 緊 資 料 , 對 開 拓 台 灣 市 場 都 有 興 趣 , 但 目 前 情 況 係 唔 可 以 憑 一 部 戲 收 得 去 判 斷 台 灣 市 場 係 咪 復 蘇 番 , 都 要 睇 跟 住 有 冇 承 接 電 影 , 其 實 輔 助 金 有 好 處 亦 都 有 唔 好 處 , 好 似 之 前 導 演 一 窩 蜂 去 輔 助 金 拍 藝 術 片 , 唔 拍 商 業 戲 , 搞 到 台 灣 市 場 重 死 , 如 果 香 港 公 司 去 台 拍 片 , 就 要 商 業 與 藝 術 並 重 先 可 以 有 可 為 。 」
    寰 宇 公 司 一 直 致 力 開 拓 內 地 市 場 , 故 大 部 份 製 作 都 以 合 拍 片 為 主 , 但 隨 內 地 電 檢 制 度 收 緊 , 該 公 司 也 不 能 不 思 變 , 寰 宇 老 闆 林 小 明 說 : 「 我 聽 講 好 多 公 司 已 經 打 台 灣 市 場 主 意 , 我 都 好 努 力 去 了 解 緊 , 有 意 過 去 開 公 司 , 因 為 台 灣 政 府 對 電 影 工 業 好 支 持 , 香 港 政 府 就 唔 及 台 灣 幫 得 盡 啦 ! 」
    不 過 導 演 陳 慶 嘉 對 香 港 電 影 公 司 進 軍 台 灣 市 場 , 態 度 頗 為 保 留 , 他 說 : 「 如 果 純 拍 台 片 , 咁 當 地 上 映 當 然 冇 問 題 , 但 外 地 就 未 必 受 , 所 以 《 海 角 七 號 》 香 港 上 映 , 票 房 冇 可 能 好 似 台 灣 咁 勁 , 收 到 1,000 萬 就 偷 笑 , 不 過 我 覺 得 台 灣 市 場 家 係 有 得 做 , 但 香 港 公 司 最 好 坐 低 同 台 商 傾 點 合 作 , 拍 到 一 兩 地 觀 眾 有 興 趣 電 影 先 至 會 有 生 機 , 我 都 贊 成 開 台 灣 市 場 , 唔 好 俾 內 地 綁 死 晒 。 」

    片 酬 超 值 范 逸 臣 3 萬 有 找
    因 《 海 角 七 號 》 在 台 灣 創 出 當 地 史 上 最 高 票 房 華 語 片 的 紀 錄 , 台 灣 電 影 市 場 近 日 引 起 香 港 電 影 公 司 注 視 , 除 因 當 地 政 府 大 力 支 持 電 影 工 業 外 , 台 灣 演 員 普 遍 片 酬 偏 低 也 是 一 個 要 點 。
    憑 《 海 》 片 紅 遍 台 灣 的 范 逸 臣 , 近 日 接 拍 星 皓 公 司 新 片 《 愛 到 底 》 , 開 工 三 日 片 酬 約 10 萬 新 台 幣 ( 約 24,000 港 元 ) , 拍 《 海 》 片 也 僅 收 20 萬 新 台 幣 ( 約 48,000 港 元 ) , 認 真 超 值 。

    港 星 坐 底 過 百 萬
    原 來 台 灣 演 員 接 拍 本 土 電 影 都 會 打 折 扣 , 如 吳 尊 接 拍 港 片 酬 金 收 過 百 萬 港 元 , 但 拍 台 片 頂 多 收 半 價 。 憑 台 劇 《 命 中 注 定 我 愛 你 》 走 紅 的 阮 經 天 , 電 影 片 酬 約 30 萬 新 台 幣 ( 約 71,000 港 元 ) , 就 算 一 線 姐 仔 徐 熙 媛 ( 大 S ) 也 僅 收 40 萬 新 台 幣 ( 約 95,000 港 元 ) 。
    相 比 之 下 , 香 港 演 員 拍 港 片 不 但 不 會 打 折 , 而 且 叫 價 也 相 當 高 , 譬 如 余 文 樂 近 期 主 演 的 電 影 , 票 房 大 都 慘 淡 , 但 他 片 酬 叫 價 180 萬 。 謝 霆 鋒 早 兩 年 已 開 始 叫 價 400 萬 片 酬 , 值 與 不 值 , 片 商 可 以 自 己 斟 酌 。

    話 你 知 : 內 地 電 檢 打 擊 電 影 發 展

    港 片 商 開 拓 台 灣 電 影 市 影 , 其 來 自 有 因 , 自 去 年 《 色 , 戒 》 ( 圖 ) 及 《 蘋 果 》 在 內 地 相 繼 被 秋 後 算 賬 後 , 內 地 電 檢 尺 度 也 收 得 越 來 越 緊 , 原 本 已 獲 批 文 的 合 拍 片 都 要 重 檢 , 例 如 英 皇 由 鍾 欣 桐 主 演 的 《 出 水 芙 蓉 》 、 成 龍 演 出 的 《 新 宿 事 件 》 、 寰 亞 由 陳 冠 希 主 演 的 《 神 鎗 手 》 、 鄭 秀 文 主 演 的 《 大 搜 查 之 女 》 及 劉 德 華 主 演 的 《 星 夢 奇 緣 》 等 , 影 片 遲 遲 未 獲 內 地 發 出 上 映 批 文 , 以 致 香 港 映 期 也 被 一 拖 再 拖 。

    另 一 方 面 , 申 請 新 的 合 拍 片 批 文 又 遲 遲 不 發 , 令 幾 間 大 公 司 近 乎 停 產 , 故 為 了 自 救 , 香 港 的 美 亞 、 星 皓 及 寰 亞 公 司 均 積 極 轉 戰 台 灣 市 場 , 不 想 再 任 由 內 地 市 場 主 宰 。

  42. Paul ng

    JJ :
    Paul ng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十分同意

  43. Paul ng

    葉一哥 :
    近年港產片和華語片製作認真了很多和很明顯(如”C+偵探”在各方面的製作水準都很高)
    必須補充一句除了劇本

    很多電影的劇本編寫亦不可說是不認真, 只是找錯創作路向.

  44. shtmanhk

    (轉貼) 青春偶像有助台片發圍
    (明報 2008年10月19日)

    台片是否從此走向興盛之路?當然,勢頭是好的。

    潮流的形成,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大家看好,於是會有一種推動力。

    跟,就要看基本條件。

    本土電影做得好,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才,可以支持一定的產量,否則市場打開了,產量不足,無法成為潮流。

    筆者常說,電視是電影的先鋒,一個地方的電視產品成功,電影會隨之而蓬勃。

    香港八十年代如是,韓國早幾年也是,日本又何嘗不是。

    台劇以偶像劇最流行,雖然思想成熟的觀眾或會覺得內容傻傻癡癡,不能接受,十幾歲的青少年卻甘之如飴,每次有台灣偶像來港,都會起哄。

    台劇製造了一批偶像,也成功開拓了年輕人的市場,他們是最常進電影院的一批觀眾。

    目前台劇偶像在電影未有任何突出表現,部分甚至是票房毒藥,早幾年最受歡迎的F4,由劇集轉攻電影,沒一個是票房保證。

    但不能說他們不能拍電影,只是未遇上合他們演的角色,而且才藝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改善。

    偶像劇的要求比電影低很多,所以那些人氣偶像一上大銀幕,就露出馬腳,也無法吸引更闊的觀眾群。

    當電影市道被看好時,他們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台灣觀眾愛上台片至盲目的話(是有這個可能的),情會有一百八十度改變。

    潮流永遠是昨天錯,今天對,沒有原則,要發生便發生,無論之前怎樣理性,一過了臨界點,就不理性。

    台片要發圍,至少有一批偶像可用,政府也大力支持,只是走上娛樂路線的話,創作這一瓣仍是最困難的。

    郭繾澂

    http://ol.mingpao.com/cfm/star5.cfm?File=20081019/saa02/mee1.txt

    Paul ng :
    被我不幸言中: “海角七號”成功, 看來只會令香港片商更投入地投資製作主攻台灣本土觀眾口味的國片; 正如shtmanhk兄所言,香港市場太細,被離棄是大勢所向,無可挽回….
    (我都是對陳慶嘉的意見最有同感)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1019&sec_id=462&…

  45. 葉一哥

    Paul ng :
    葉一哥 :近年港產片和華語片製作認真了很多和很明顯(如”C+偵探”在各方面的製作水準都很高)必須補充一句除了劇本

    很多電影的劇本編寫亦不可說是不認真, 只是找錯創作路向.

    我只說這部而已!

  46. ka

    今年17歲 =v= 小時候看的港產片,好看多了。
    現在的港片,一看到某某紅歌星什麼的來拍就不想看了 -____-

    荷里活口味也愈來愈不慣…
    感覺就是電影沒有以前好看。

  47. JJ

    Paul ng :
    JJ :Paul ng :其實近年來一些香港片, 也算是製作認真, 但影片題材不太適合香港觀眾口味 (可能因為太注重迎合國內市場有關)其實而家要救香港電影, 真係要有人抱住類似羅傑承投資香港足球的精神; 以敢於承擔蝕大本風險的勇氣, 投資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主的電影, 是有很大投資風檢….)幸好現在看來有一位猛人將會願意投資製作絕對以香港本土觀眾口味為…

    AGREE

  48. Charmaine

    Ryan :
    ka:是否擔心沒演技?
    ka :今年17歲 =v= 小時候看的港產片,好看多了。現在的港片,一看到某某紅歌星什麼的來拍就不想看了 -____-荷里活口味也愈來愈不慣…感覺就是電影沒有以前好看。

    同意Ka的觀點,以周星星為例,他的”審死官”,”九品芝麻官”一類的古裝笑片,是我的至愛,非常好笑(我覺得對白最正,最抵死,最搞笑),睇了幾次,仍然笑得出,反而現在拍的千萬製作,就差得遠了,睇了一次,已經無興趣睇第二次。

  49. Godfather

    其實台灣的電影市場很驚人
    只是台片佔的比例都很低
    這代表成長空間很大

    台灣商業週刊報導
    對比中國與台灣的票房收入(不管外片或當地片)
    是不成比例的三比二(中國與台灣人口比六十比一)
    假日去戲院看片子是一件很容易的選擇

    只是台灣採取開放政策
    導致好萊塢片子為最大宗的票房(跟播放通路有關)
    一年有近300部外片湧入(大眾或小眾)

    台灣的版權意識也高(亞洲僅次日本新加坡)
    連這次海角七號已經有盜版在網路上供人下載
    台灣觀眾還是寧願去戲院看
    要求高品質的視聽效果(小螢幕真的不過癮)
    導演在放映前的座談會就說
    已經沒有多餘的宣傳經費了
    所以真的是靠口碑相傳(部落格、座談會)
    很多都是全家大小去看的
    以前台灣一些片子也沒有很多人支持的
    寧願去看美國片
    所以海角七號能夠賣超過四億
    最主要是產品也很強 很打動人的緣故
    所以現在台灣導演做的
    就是先贏回台灣人的心
    合乎台灣人口味的題材
    也間接記錄台灣的文化
    不是那些曲高和寡的作品

    就像”海角七號”導演說的
    “先要說服自己 才能說服別人”

    海角七號只是個開頭

  50. Godfayher

    台灣電影進軍東瀛—「韓流」推手,在日本掀「台流」

    作者:張漢宜  出處:天下雜誌 405期 2008/09

    相關關鍵字:東京六本木/六號出口/佳映娛樂/亞洲海洋電影/練習曲

    台日民間企業跨國聯手舉辦「台灣電影節」,包括「練習曲」等八部電影在日本各大城市巡迴上映,票房表現搶眼,是什麼力量,讓「台流」繼「韓流」之後,在日本掀起廣大風潮?

    八月二十三日,東京六本木Cinemart戲院,台灣電影「六號出口」上映,滿場是買票的日本觀眾。「我看到了台灣電影的希望和機會!」佳映娛樂總經理劉嘉明興奮地說。劉嘉明正是這首次由民間主導在日本舉行「台灣電影節」的推手。
    過去在國外舉辦的台灣影展多由政府主導,官方色彩濃厚,沒有從觀眾喜好與行銷的角度去看,「政府以『預算』概念來看電影,給了補助花掉就好,」劉嘉明表示,往往花了大筆經費卻成效不彰。

    這一次,則是「民間推動,官方贊助」,劉嘉明找日本SPO株式會社跨國聯手舉辦台灣電影節,爭取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一百萬日圓(約三十萬台幣),以及華航贊助電影相關人員赴日的機票。活力與成效大不同於以往。

    「台灣電影節」首站在東京六本木的戲院上映,第一個週末的門票全部售完,開出好彩頭,其中以「練習曲」最受歡迎。繼東京之後,還將到九州福岡、本州名古屋與大阪,一直巡迴到北海道札幌,等於讓台灣電影縱貫全日本。

    這次參展的八部電影,都是台灣近兩年來票房表現最佳、並獲得許多國際影展獎項肯定的國片,包括二○○七年國片票房冠軍、獲得亞洲海洋電影展審查委員特別獎的「練習曲」;獲得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影片的「刺青」;獲得鹿特丹影展奈派克最佳亞洲電影獎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二○○六年台灣票房第一的國片「詭絲」;以及「最遙遠的距離」、「六號出口」、「沉睡的青春」、「基因決定我愛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