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每每因為首集成績理想便會開拍續集,但是大家又可曾想過,一部電影可以忽然成為另一部電影的續集來?近期便有一個例子。
去年由邱禮濤執導,以性工作者為題材的《性工作者十日談》於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反應不俗,其後正式上映時雖然因院數不多以致成績一般,不過電影卻贏得了口碑。
今年邱禮濤執導的《我不賣身,我賣子宮》雖然同樣有性工作者角色,可是故事卻有著不同的層面,真的談性工作者的份量不多。而最初的電影海報,也只有《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的名字,就連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的訂票小冊也用這個片名。
當HKAFF正式開幕之時,由金馬娛樂送檢的片名仍是《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可是,當戲院貼出電影海報時,片名卻變成了《性工作者2:我不賣身,我賣子宮》,就連海報設計也有著《性工作者十日談》的影子,予人疑似續集的感覺。但事實上,《我》片的人物根本跟《性工作者十日談》無關。
問題來了,到底何以要加上《性工作者》之名?要來作票房保証麼?看來不是,因為首集成績也不理想。是作質量保證麼?又不太像,因為兩者又沒有太大關係。如此看來,何以要忽然成為續集電影呢?恐怕是一個不解之謎。
Ryan
CR: 加起來反而很易被人誤解。
CR
畫蛇添足之舉。
阿珊
點解電檢紙的英文戲名可以出錯?
“Ture” Women For Sale?
g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可能很貼題, 但不太易記.
如何為電影起名, 都有很多計算, 版主在不同條目都提過, 可否綜合談一談??
自己 人
我有去佢開幕
導演話本來係構思好拍子宮先
但係0個陣時拍唔到
拍左個差唔多題材的十日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