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主題電影曾是香港電影市場的死穴,可是今年這類電影的上映卻為數不少,當中包括一月上映的《愛鬥大》、三月上映的《我的最愛》、本月上映的《愛情萬歲》及《六樓后座2家屬謝禮》、下月上映的《圍。城》、還有電影節曾播放的《烈日當空》及《咖啡,或茶》等。
然而,拍年青人主題電影,又如何分出高與低?
上述提及的多部電影,驟眼看來仿如蘋果與橙難以比較。不過,各片的共通點,就是希望描述香港時下年青人的種種,《愛鬥大》描繪是大學生的遊戲、《我的最愛》、《愛情萬歲》及《咖啡,或茶》寫的是少男少女、《烈日當空》及《圍。城》是中學生,而《六樓后座2》則是廿多歲的青年。
談年青人電影,不談劇本,先談的就是其處理手法。現今年輕男女也許會常摸不著邊際、也許聚在一起時主題不集中,可是若這種方法在電影上不加修飾地呈現,那倒不如拍紀錄片算了。這種剪裁,是最為困難的地方。剪裁得宜的可以有條理地看到年輕心態,剪裁失當則會令全段情節「水過鴨背」。年輕人聚在一起不少過程散得緊要,情況就如一起出來聚會一樣,但總會有點片段「紀錄」下來。這些「足印」的存在,對於劇本上的色彩甚為重要。
拍電影出來,倘若拍得欠缺適度處理令觀眾明白,就只像自閉患者一樣難以理解。適度的註腳,可以為電影注入恰當元素,令電影更有印象。不然的話,只會徒然。
大家又怎看上述各片拍下年青人的手法呢?
Ryan
Nic:其實用偶像或新人也不是問題,重點是拍起來要有適應剪裁及顧及不同觀眾層。
Ryan
Zacky:認同《圍。城》的宣傳手法值得商榷,且看五月一日開畫時票房如何了。
Ryan
Carol:不過《頭文字D》是漫畫改編,似乎相對原創程度不像前述各片。
Nic
只要套戲的觀感係由年青人觀點出發,引起佢地的共鳴,不過這些觀感可能成年觀眾唔buy,仲有套戲一定有d爛gag位,唔可以多悶位~
而且搵d年青一輩的歌星/名星做主角,
這都是年青電影的特色呀..
Zacky
要睇齣電影有幾商業,以及電影本身的題材
烈日當空索性全數起用新演員
圍城亦只有Joman和李日昇有演戲經驗而已,論知名度而言,他們也未到「明星」的地步
當然結果有好有壞
好的地方是拍出來的東西真實感較強
而且,如果導演導戲的水平足夠,絕對可以把那些演員的潛質激發出來
壞的地方是不能靠演員的知名度宣傳 (相反地,葉念琛系列中的小方和Stephy本身已經是一個宣傳)
對宣傳公司來說絕對是一個難度
圍。城的宣傳手法實在可圈可點
還望烈日當空不會重蹈覆轍
Carol
仲有頭文字D,講既係一班年青既賽車手既賽車故事